這個影片評論區把各個提到名字的皇帝的心扎的透透的,但卻看樂了各朝代的百姓。

“這些皇帝可真無情。”

“原來皇帝對自家孩子這麼無情啊,我可捨不得殺了我們家大娃,二娃三壯。”

“這皇帝家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啊,連親兒子都能逼死。比老王家還冷血,老王家好歹只是把孩子趕出家門,沒有打殺了。”

“這個朱元璋和朱標關係這麼好的嗎?都傳到後世了。”

“皇家哪兒有親情啊,那皇帝的位置可就有一個。”

“讓兒子坐了也沒事啊。難不成這個兒子還敢不孝順老子?”

“哎,皇家的事誰說的清嘞?”

“……”

不關自己的事,這個影片的彈幕上全都是百姓們的吃瓜評論。

……

【#天下豈有40年之太子乎?#】

【“昔日李世民若非玄武門之變,早就做了階下之囚。”大臣對太子勸道。

“你是說逼皇上退位。”胤礽的扮演者問。】

又因玄武門之變被波及二鳳陛下:你們說就說老扯上我幹嘛?[不開心.jpg]

【“他是康熙和赫舍裡皇后的嫡子,曾被寄予厚望,可惜最終卻因權利父子反目成仇。”】

評論區

[胤礽腦子不行,你是李世民嗎?你是太子李建成啊,你造什麼反啊?最後便宜胤禛了吧?連玄武門之變都省了。]

[老四最後吃雞成功。]

[老四能忍啊,四大爺藏的深。]

[李世民:你什麼身份?我什麼身份?這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我打下來的,我坐這個位置過分嗎?這明明叫眾望所歸,理所應當,好不好。]

[一戰擒雙王,秦王當天下。]

[胤礽這個位置很尷尬,做的太好,康熙信不過他,做的不好,康熙看不上他,而且康熙還把別的皇子派出來擔任各部門管事,這就導致這些皇子想不生出來搶皇位之心都不行。]

廢太子胤礽想到被廢之前的種種煎熬,汗阿瑪的各種不滿意,兄弟們的步步相逼。

已經放棄了的胤礽:這破太子之位,誰願意要誰要。

其他皇子看到這個一針見血的評論,回想之前汗阿瑪的種種作為,真正距離那個位置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誰甘心跪在兄弟之下。

[主要是康熙活的年歲太長了,康熙要是跟他爹順治一樣,他們父子也絕對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突然被詛咒短命的康熙:……

[說起來,古代大多數親爹活的長的,太子的下場好像都不咋地。]

[朱元璋:誰在造謠?]

[朱元璋不在其內,朱元璋和朱標父子情簡直是皇帝當中的異類。]

[天下豈有40年太子乎,也就可惜他沒生在現在,不然高低讓他見識見識70年的太子。]

[查爾斯:誰在叫我?]

[……]

看到最後一句評論直接震驚各朝代的所有人。

“世界上竟然還有70年的太子。”

“70年,這還能活到登基嗎?”

“我覺得我都活不到70,竟然還有人能在太子之位上待70年。”

“這個太子也太慘了。”

“……”

別說百姓們討論了,各朝的太子們看到‘70年’這個數字,都感覺頭皮發麻。

真讓他們在太子之位上坐70年,那這太子不當又如何?

……

【#一人一馬#】

【一人一馬阻擋,終於等到增援部隊。】

【“誰敢橫槍立馬,為我鋼鐵七連,伍萬里僅一人一馬,攔住潰逃的美陸戰一師。”】

【影片開頭只有一人一馬。

馬上的人看起來將要倒下,眼睛卻死死盯著眼前的敵人,更是用全身所有的意志力拿起手中的槍,一人與一個軍隊對陣,明明對方人數多多但卻遲遲不敢上前……】

並且在軍營裡看光幕影片計程車兵到這一幕都驚了。

“只有他一個人嗎?他的嘴上是血嗎?”

“他已經沒力氣了。”

“對方有坦克,有槍,他只有一匹馬,一把槍,這怎麼辦?”

“這隻能逃跑了吧?這完全不是對手啊,只剩一個人了,跑也不丟人了。”

“他抬起火槍了。”

“打不過的,快跑吧。”

看著光幕上敵軍開始往前走試探,觀看光幕的所有人都提起了心。

【就在這時候槍聲響起,大部隊來了……

“衝啊!”

伍萬里聽到槍聲,回頭在看到飄揚在天空中的鮮紅旗幟,放心的倒下……】

各朝代的親自帶領過軍隊的將軍們看著這個影片有一瞬間的沉默。

他們看到的更多是,後世的性格士兵哪怕明知必死,卻仍然敢向敵人揮刀且絲毫無畏的信念,這種信念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這樣計程車兵不可怕,那一百個呢?一千個呢?一萬個呢?

這有著這樣信念計程車兵組成的軍隊才可怕。

評論區

[他們的任務就是拖住敵人,哪怕一分鐘,哪怕就剩下最後一個人,也絕不後退。]

[就是阻擊戰,咱們的軍事裝置不能完成大型殲滅戰和攻堅戰,最理想的就是運動戰,所以就有了大穿插,阻擊戰,這都是沒辦法的辦法。]

[“你們的衣服這麼薄,怎麼撐過今年的冬天?”

“我們沒打算活過冬天。”]

[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見英雄享太平。]

[凡是間接或直接挑釁威脅我國的,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無論是誰。]

[其實導演還是拍保守了,實際上歷史上有比這還神的。]

[紅肩章的陝西兵王一人挑數百個鬼子,還能全身而退回部隊。]

[朝鮮戰爭的最強兵王譚秉雲,一個人阻擋美軍一個裝甲師長達八小時,一杆槍打掉敵軍三個坦克,三百多名精銳。電影裡都拍不出來的情節,但在歷史上真實發生了。]

[還有上甘嶺……]

[小時候看電視劇覺得那是神劇,但真正瞭解了前輩們的經歷之後,我都覺得當年的電視劇還是太保守了。]

[……]

“一個人殺300多人,真的嗎?”

“能殺這麼多人,這要是在我們這兒現在都能夠當官了。”

“這真的是人能做到的嗎?”

“……”

……

【#張宗昌的詩#】

【忽然發現北洋軍閥張宗昌寫的詩,這精神狀態真是遙遙領先當代人。】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噠。”】

【“趵突泉

趵突泉,泉突趵,

三個眼珠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王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這也是詩嗎?這詩我竟然聽懂了。”

“咕嘟咕嘟光咕嘟,咕嘟咕嘟咕嘟……哎,我也會背詩了,我也會背詩了。”

“……”

百姓們倒是挺喜歡這樣的詩的,朗朗上口,稍微念幾句就能背下來。

評論區

[最後一個我知道,後面他還真的拿炮轟了,關鍵是老天爺還真下雨了。]

[看來神仙也怕熱武器。]

“真的會下雨嗎?”

“那要不要試試?”

“咱又沒炮,王獵戶不是有一個他自己做的土槍嗎?用那個頂那老龍王腦門子上看他下不下雨。”

不少因為頭疼,田裡缺水要一桶一桶提水,澆水的百姓看光幕,看到這裡躍躍欲試。

[那個“一戳一蹦噠”這首詩在瓦舍江湖出現過,我還以為隨口編的,沒想到還有出處。]

[我背過一個我記得是他仿劉邦的。《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他是不是覺得帶上“兮”字就等於是大風歌了?]

[他還諷刺過劉邦來著。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的劉邦就要*,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劉邦:……

這個人是跟他槓上了嗎?

[詠詩

我想寫首詩,

這詩寫四行。

這是第三行,

這是第四行。]

[你也是個人才。]

[他還寫過《詠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

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

篩石灰呀篩石灰。]

[還有《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要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個:

《遊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t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很好,成功的讓我未來幾個月都忘不了這首詩。]

[這個才有意思:《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幹,

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小混蛋,

全都混你媽的蛋。]

[真的,毫不誇張的講,他和乾隆真的能在作詩這個領域一較高下。]

[菜雞互啄嗎?]

[那不一樣,張宗昌的以前沒學過這些,而且張宗昌才寫了幾首詩,乾隆可是四書五經從小享受著頂尖資源,還寫了4萬首詩,從這方面而言還是乾隆勝。]

乾隆看著下面那群低頭的低頭,做事情的做事情,假裝幹事的幹事,就是沒人瞅他的大臣們

乾隆:這個勝利也不是很想要。

[……]

而看完這些詩的各朝代詩人:這詩……編的還真是朗朗上口。

不過,這真是割據一方的大佬作的詩,而不是民間的打油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