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王闡老祖為何要救慕容恪呢?
原來,金華教主和金靈子、銀靈子、散花玄女三個徒弟都已經戰死,就剩下慕容恪一個傳人了。
王闡老祖心疼金華教主一身武學,不能沒有傳人,
所以就向魏王冉閔求情,希望放過慕容恪一命,讓他跟隨自己回雲夢山。
慕容恪也知道,如今燕國大勢已去,
自己也沒有顏面再見燕王慕容俊,便答應跟著王闡老祖回雲夢山出家。
送走王闡老祖師徒之後,紫陽真人和柳夢臣也前來告辭。
五方大陣已破,他們也不想在燕國境內多待,
魏王冉閔雖有不捨,但也沒辦法挽留,只得親自為他們送行。
等冉閔回到落馬坡,軍師謝艾對他道:“魏王,五方大陣已破,如今龍城孤掌難鳴,我們需一鼓作氣將它拿下!”
“恩,軍師說的是!”
魏王冉閔道:“攻下龍城,就可以直搗丸都城,那燕王慕容俊縱有天大的本領,也只得率眾投降!”
隨即,冉閔下令,大軍向龍城進發!
此刻,鎮守龍城的太保陽鶩,已然知道了五方大陣被破的訊息。
太宰慕容恪也已離開燕國,他知道龍城早晚是保不住了。
於是,陽鶩把副將鄧鴦叫過來道:“鄧將軍,五方大陣被破,魏王冉閔不日便兵臨城下!如今連年征戰,燕國軍民死難頗多,我不忍生靈再遭塗炭,打算將龍城獻給冉閔!”
啊?
聞聽太保陽鶩之言,副將鄧鴦大吃一驚!
“太保!”
鄧鴦對陽鶩道:“冉閔若佔據龍城,丸都無險可守,燕國真的要亡國了!”
“哎!”
太保陽鶩長嘆一聲道:“我燕國數年來,屢次與魏王冉閔為敵,如今他兵臨城下,絕不會善罷甘休!只是國內精銳盡喪,就是燕王也無回天之力!不能再讓百姓遭生靈塗炭之危,為今之計,只有投降!”
“好吧!”
聽完陽鶩之言,副官鄧鴦覺得有理!
說實話,再打下去,燕地之人有亡國滅種之險。
說話間,只見陽鶩取出兵符官印交給鄧鴦道:“鄧將軍,待冉閔大軍到來,你可將龍城獻出,以換得全體將士和百姓的性命!”
“太保!”
鄧鴦不明白陽鶩這是何意,趕忙問道:“把龍城獻給冉閔,太宰將往何處?”
只見陽鶩慘然一笑道:“我陽鶩乃是燕國三朝老臣,豈能背叛燕王!我決定先走一步,好在九泉之下陪伴先王!”
說白了,陽鶩要自殺!
“不可!”
副將鄧鴦及手下眾偏將道:“太保,不如我們與龍城共存亡!”
“不,不,不!”
陽鶩急忙擺手道:“仗打到這個份上,再堅持下去毫無意義!你們好好活下去,為燕國留下些火種!”
眾人還想勸誡,但是卻被陽鶩給趕了出來。
等魏王冉閔率領大軍,趕到龍城的時候,陽鶩已經自刎而亡!
副將鄧鴦,按照陽鶩的遺命,
率領龍城的守軍和百姓,舉步 出城,向魏王冉閔投降。
冉閔進的龍城之後,深感陽鶩的大義,
命人將陽鶩父子厚葬,並出榜安民,下令士卒不得騷擾百姓。
龍城,那是慕容世家的龍興之地,
攻下了它,等於佔據了燕國的心臟。
訊息很快便傳到了丸都,燕王慕容俊聞聽是大驚失色。
不過,還有更令他糟糕的訊息,
那就是冉閔的水軍大都督蔣幹,佔據三韓之後,一路向北進軍,
在當地軍民的支援下,勢如破竹,
遼東三郡,大部分都被蔣幹佔領,大軍已經逼近了丸都城!
“完了!”
燕王慕容俊接到戰報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燕王!”
中書監封裕急忙道:“如今國勢如此危急,燕王還要儘快拿定主意!”
慕容俊穩了穩心神,覺得封裕說的有理,這個時候自己不能亂了陣腳。
於是,燕王慕容俊便召集文武群臣,商議應對之策。
這一商議不要緊,朝堂之上可就亂開了。
文官堅持要儲存實力,先暫且向魏王冉閔投降,
而武將則一個個義憤填膺,要與冉閔決一死戰。
一時間,燕王慕容俊竟然拿不定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