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安定後趙後,計劃討伐前燕的慕容皝。

石虎這個人就愛打仗,他是說幹就幹。

再加上石虎,早就看慕容皝不順眼,

他隨即下令,

命前不久剛歸附自己的鮮卑頭領段遼為前軍,讓他帶領部落的軍隊攻擊前燕。

可是石虎的命令還沒出鄴城,關外六百里加急戰報送入宮內,

石虎開啟戰報一看,是勃然大怒。

原來那段遼,早已叛變又投降了前燕,成為了慕容皝的臣子。

段遼投降燕國,實在出乎意料之外!

石虎氣的拍案而起:“段遼,好你個牆頭草,我非把你抓住碎屍萬段不可。”

石虎當即拜麻秋為徵東大帥,陽裕為前任先鋒,出兵十萬;

任命桃豹為二路元帥,王華為先鋒,率領十萬水軍由漂渝津(今天津東)出發;

又任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率領步兵、騎兵各十萬前往討伐段遼。

自己隨後親自統領二十萬人馬御駕親征,五路大軍,六十萬人馬討伐段遼。

後趙人馬遮天蔽日,浩浩蕩蕩,氣勢洶洶的直奔草原殺來。

那麻秋率領十萬大軍迅速突入鮮卑境內,攻勢迅猛,

不幾日,就接近了段遼大本營令支城。

幸虧段遼指揮有方,手下大將慕容翰更有萬夫不擋之勇,力殺大趙國十多員大將,威震趙軍,

麻秋大軍,一時間也攻不進令支城。

這一日,段遼正發愁如何擊退趙軍,

突然守城的軍官前來報告,說是收到城外射進來的一封書信。

段遼以為是勸降信,開啟一看不禁樂了:“哈哈,我段遼終於有救了。”

原來。這封信正是那趙國的第一路先鋒陽裕寫的,

書信上告知段遼:他本是鮮卑人,石虎殘暴專橫自己早有迴歸故土之意,陽裕勸段遼趕緊向燕國慕容皝求救,屆時他可以裡應外合大破石虎的人馬。

段遼收到此信大喜,趕緊派人前往燕國國都龍城求救。

那前燕國皇帝慕容皝很是謹慎,收到段遼的求救信一直猶豫不決。

便召集文武群臣商議。

大司馬封弈出班奏道:“陛下,今石虎發五路大軍合計六十萬人馬攻擊段遼,其勢太大,已經非人力所不能及。我燕國立國未久,國力根本比不上後趙,那段遼乃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如果因為一個叛亂的部落貿然與石虎開戰,勢必引來災禍。”

朝中的文臣也大都紛紛附和封弈的意見,但是武將則低頭不語。

慕容皝環顧了下眾人,不覺有些失望。

此時朝堂之外有人大喊:“父皇休得聽封弈一派胡言,兒臣願領兵前去營救段遼,勢將那石虎生擒活捉。”

眾人回頭一看,只見一小將噌噌噌走上朝堂。

慕容皝一看,正是自己的小兒子慕容恪。

那慕容恪年方十五,身高八尺開外,生的眉清目秀,鼻直口方。

別看慕容恪長的清秀,卻武藝高強,力氣大無窮,

跨下閃電銀河駒,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打遍天下無敵手,乃大燕國第一勇士。

他不但馬上功夫厲害,更是熟讀兵書戰策,胸懷韜略。

那慕容恪來到朝堂上,

跪拜父親道:“石虎兇狠殘暴,狡猾異常,他如果剿滅段遼,勢必長驅直入我燕國,父皇難道不知道唇亡齒寒嗎?有段遼在,我大燕國就多了一道屏障,我們營救段遼就是在維護我們趙國的安全。”

慕容皝一聽頻頻點頭,

其實,他心裡何嘗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當下不再猶豫,決定出兵,營救令支城的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