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中軍將請示石虎比武開始,令旗一擺,董閏首先上場。
他手使一把丈八蛇矛跳上擂臺,高聲喊道:“今日比武奪魁非我莫屬,誰不服氣上來比試一番。”
董閏口氣夠狂,一下惹惱了張溫,那張溫提著合扇板門刀就躥了上來,手指董閏道:“董閏莫要猖狂,我來會你。”
說罷張溫揮刀摟頭便砍,刀光閃閃,"嗖嗖"帶風。
董閏不慌不忙舉丈八蛇矛招架,二人戰到一處。
戰罷二十多個回合,張溫有些招架不住了,一個不留神大刀被董閏擊落,只好認輸下了擂臺。
董閏贏了一陣,更加意氣風發,擂臺下的李農按捺不住,跳上擂臺舞動大槍與董閏戰鬥到一處。
這二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本領都差不多,打了半天沒分勝負。
擂臺下的呂護著急了,也不管二人分不分勝負,拎著一對八稜紫金錘就跳了上來。
這邊董閏和李農正殺的起勁,呂護一上來倆人一打愣神,收住兵刃齊聲問道:“呂護,你要幹什麼?”
呂護哈哈一笑:“我說二位,你們半天沒分出勝負了,這樣你兩人也別打了,合起來打我,讓你們看看什麼是真本領。”
兩人一聽心想呂護你太狂了,就這麼定了,等我倆把你打下去再比也不晚。
說罷二人一個揮丈八蛇矛一個舉槍,人分左右奔呂護打了過來。
那呂護不慌不忙,舉起雙錘野馬分鬃式,嘴裡喊了一聲:“你倆就給我在這裡吧!”
就這一下再看董閏和李農手裡的武器被彈起四尺多高,兩人被震得膀臂發麻,虎口發熱,手一鬆,武器掉落擂臺之下。
呂護金錘震落兩人的武器,引起演武場一陣騷動。
石勒也是不停的點頭,回頭對石虎道:“侄兒,這呂護頗有神力,不知道石閔是不是他的對手?”
石虎微微一笑道:“陛下靜待好戲。”
呂護擂臺同時擊敗兩人興高采烈,環顧四周有種捨我其誰的感覺。
此時只剩冉閔沒有上臺了,石虎向他點頭示意,冉閔不慌不忙,穩步而上。
當冉閔走上擂臺,周圍之人一陣驚呼。
看冉閔身高九尺開外,身軀凜凜,相貌堂堂。
虎目圓睜發出奪人光華,眉墨如漆分外規整。
鼻直口方有吞吐天下之志;胸脯壯闊,有獨霸四海雄風;
骨健筋強,如蛟龍出海,步履沉穩,似猛虎下山震群雄。
再看他手中的武器更是奇特,左手持矛,右手持戟。
書中暗表,冉閔手中的這對武器乃是當初石勒為其父親石瞻所鑄,工匠們選取百鍊精鋼為材,吸天地精華,人間百氣,歷經煉爐七七四十九天錘鍊方可而成。
分別取名曰虎頭盤龍戟,金蛇雙刃矛,每把都重約兩百斤,石瞻死後這對武器被石虎所藏,
石虎與石瞻感情深厚,他對石瞻兒子冉閔更是寄予厚望。今日冉閔參加比武,石虎提前把虎頭盤龍戟和金蛇雙刃矛交給冉閔。
冉閔走上擂臺衝著呂護道:“呂護休得猖狂,可敢與我石閔一戰。”
呂護把嘴一撇道:“石閔,看到沒,董閏和李農兩人都不是我對手,讓我看看你有何本領?”
說罷,呂護揮動八角紫金錘摟頭蓋頂砸了下來。
冉閔不慌不忙,盤龍戟雙刃矛十字插花往外一架,那呂護的錘砸在了冉閔的武器上直冒火星子,雙錘被震起三尺多高,
再看呂護蹬蹬櫈被震退好幾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雙錘也撒手了。
好啊!太厲害了!
演武場喝彩之聲震天,大將軍石虎也是倒吸口冷氣。
石勒激動的一下子戰了起來,拉著石虎道:“這石閔真是虎兒呀,我大趙無憂了。”
演武場比武,石閔奪魁,石勒將抱月燭龍馬賜與他,並讓他恢復了冉姓。
從此石閔,就改稱為冉閔了。
呂護,董閏,張溫,李農四人,也都獲贈寶馬良駒,盔甲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