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動稅收政策目標的實現,東林黨就不再談公平了。他們趁著萬曆不上班,一步一步讓河南陝西等地人民的賦稅高過了江南。因此,明末陝西河南到處烽火綿延,江南卻沒有什麼大規模民變…

最後萬曆時期徵收遼餉,蘇松兩府的遼餉份額是8.6萬和3.8萬兩白銀,一船松江布賣到呂宋就搞定了。而河南和陝西兩省的遼餉份額則高達67萬和27萬兩白銀。

從那時百姓的納稅能力和生活水平來看,簡直是發瘋。而崇禎六年,在東林黨的操縱下,明廷又再次發瘋加派,蘇松是2.9萬和1.2萬兩白銀,而河南卻高達21萬兩白銀以上。

這就是名垂青史,無數人追捧的東林黨真實的所作所為!他們在沽名釣譽的同時,瘋狂壓榨百姓,而他們所代表的那些背後的商賈士紳們,卻在享受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魏忠賢不是好東西,但為什麼總有人說魏忠賢不能死。因為魏忠賢在職時,他將稅收和欠銀收上來了八成!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只要魏忠賢還在那個位置上,明廷就一直不會缺錢!而不缺錢的明軍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無論是快遞員叔叔,還是黑還小胖子,都會被打哭…

更有趣的是,清初之時,野豬皮居然也在收遼餉,而且抄的肆無忌憚,連名目都不改一下。更牛逼的是,野豬皮徵收的遼餉在數目上還跟明朝一致!

但區別在哪裡呢?

區別就在於大部分的稅收重新由江南地區承擔了。然後把凡是不願意交稅的江南地主統統抓起來,或巨罰或直接抄沒財產或殺或流放,直接讓江南的稅收重新回到全國稅收的三分二。

隨著清朝各任皇帝一遍遍的抄殺江南士大夫,江南的大部分財富落入到野豬皮中央政府手裡,這才有了康乾盛世的基礎。想想真是諷刺…

這個大家可以查一查各類大史學家發表的明史期刊,上面都有,名字太長,打出來太佔字數,還請理解。)

朱由檢聽到施鳯來的彙報,臉色當場就黑了下來。

“朕已經取消了遼餉,還將賦稅永為定額,永不加賦的政策頒行全國,為什麼這些商人還會欠稅銀?他們究竟要幹什麼?”

張瑞圖見狀,出言道:

“陛下息怒,陛下仁德,體恤萬民疾苦,乃是百姓。然這幾年,我大明境內因災禍導致商業凋零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朝賦稅,對於江南百姓是極不公平的。蘇松常等南方地區幾乎承擔了我大明接近七成的賦稅,而河南,山東等北方地區只有不足三成。”

“而且,陛下您這幾年主要的減稅免稅政策又多在北方省份,北方賦稅減少就意味著南方要承擔更多的賦稅,百姓不堪其累,欠稅也在情理之中。還請陛下明查…”

施鳯來聞言眼神微眯,暫時沒有出言。宋獻策經過這幾年在司禮監的歷練,對大明政務卻是越發的熟練。此時,宋獻策微微一笑說道:

“張閣老這時候拿賦稅過重出來說事,我可不可以理解為,南方不是交不起賦稅,而是認為賦稅過重,所以在抗稅?”

張瑞圖聞言臉色一變,轉頭看向宋獻策。

“宋大人誤會了,老夫也是支援解決中樞財政問題的。此刻不過是就事論事,闡述事實而已,還請宋大人勿要過度解讀,老夫…”

宋獻策想要趁機試探一下張瑞圖的意圖,於是便向著張瑞圖微微一禮道:

“張閣老,晚輩有一事不明,還請閣老指教。施閣老方才所言,是在說拖欠的鹽課銀之事,為何閣老要將話題引到南方賦稅之上?”

張瑞圖聞言眼神之中尷尬之色一閃而過,隨即說道:

“宋大人何出此言?君前議事,我等臣子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老夫剛剛不過是有感而發而已,身為閣臣,居廟堂之高憂其民,難道不應該嗎?難道,就許你宋大人憂國憂民,卻不許老夫關注民生嗎?”

宋獻策見張瑞圖說的滴水不漏,又站隊明確,於是朝著張瑞圖躬身一禮道:

“謝閣老指教,小子知錯了…”

說完,宋獻策微微一笑,便不再言語,張瑞圖見狀也息了繼續說下去的心思。

施鳯來見二人交鋒結束,這才出言道:

“陛下,我朝從太祖爺開始,推行的便是差異化的賦稅制度,南方因其富庶,因此富庶攤派較多,北方如陝西,河南,山東等地因為平脊又或者封藩較多,因此賦稅攤派較少。”

“目的便是使我大明所有人都能夠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出自魏文侯李悝《說苑·政理》篇。)

“說句接地氣的話,太祖爺這就是劫富濟貧之舉,使貧瘠之地的百姓能夠吃飽飯,穿暖衣。至於其好壞,臣不敢多做置評。”

“但有明兩百餘年,我漢人北擊蒙古,南平叛亂,掃清蠻夷之禍患,七下西洋之時,皆無經濟之憂。且我大明百姓在成化之前,少有因凍餓而死者,此亦是事實…”

張瑞圖,李標等人聽完接沉默不語,因為這的確是事實。而朱由檢也是一拍桌子說道:

“善!朕生於這個動盪的時代,無法看到先朝的情況,但元輔所言,以事實佐證了太祖爺差異化賦稅制的正確性!”

“既然是對的事情,那朕便要遵從。此事不必再議!現在大家來說說,這積欠的鹽課銀該怎麼辦吧?”

次輔李標此時已經摸清了皇帝的心思,出言建議道:

“陛下,不若照例攤派下去,咱們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催收,能收多少算多少…”

張瑞圖藉機再度諫言道:

“這次積欠的鹽課銀數額有些巨大,全球攤派到蘇松一帶,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收齊,不若平均攤派?”

宋獻策與李信對視一眼,李信眼中狠色一閃而過。

“陛下,臣以為我朝鹽課銀之所以積欠那麼多,就是中樞官員一直採取了柔性的綏靖政策,這才使某些人膽子越來越大,債務越欠越多。”

“因此,臣建議,這次陛下應當採取強制攤派政策,核定好各省的定額之後,命令各部門按照實際數額全部償還,否則將對負責人進行彈劾。”

“同時,對於金花銀的積欠,採取了現徵和帶徵的方式進行,說白了,這是針對鹽商大紳的,咱們就擺明了勒索!他們不給,咱就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