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川歷6888年一月一日,百姓們都在慶祝新年節日的到來,期盼今年又來一個好年成,期盼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白霧鎮將軍府,董宓對劉嘯說道:“將軍,開春天暖,舒州極有可能發生數場大戰。其一,仇勒東進,準備一統北方三州;其二,東呂國四十萬鐵騎南下,趁火打劫,擴張勢力;其三,舒州王郭濟雄,抽調精銳部隊,攻打我們,將舒州存在的最後一支勢力剿滅。但不管是哪一方戰事,我們都不會置身事外。北方三州四個勢力,未來只能有一個勝者。”
陳宰道:“戰事將起,我部只有十六萬軍隊,實力遠遜其他三方。其中乾王仇勒實力最為強盛,他本是大永國北方人,兵士皆是本地人,若兵發舒州,則很有可能橫掃我等。所以必須施行合縱連橫之策,與郭濟雄講和,聯手對抗仇勒和東呂國。”
劉嘯點頭道:“兩位先生所言極是,我當立即派人前去舒城郭濟雄處,陳說利害,放下恩怨,共對外敵。今年一旦開戰,必將是大兵團的生死大戰,故從今日起,我們要立刻擴軍備戰。我意徵兵三十萬,訓練預備兵七十萬,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
“預備兵,將軍高見。藏兵於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好方法。”陳宰不停稱讚。
一週後,從舒城傳回訊息,郭濟雄願與白霧軍暫停戰事,攜手共對外敵。於是雙方立誓,簽訂盟約,主要內容是仇勒未滅,雙方須互相支援,不得開啟戰事,不得隨意擴大地盤。郭濟雄果然立即抽調舒城大量兵力,佈防仇勒和東呂前線。
郭濟雄頂在前方,白霧軍的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劉嘯命令,軍中操練每日進行,一邊進行徵兵,一邊對預備兵進行軍事技能訓練。
大規模練兵,糧食消耗極大,北方本就遭災三年,去年的豐收杯水車薪,白霧軍後勤壓力極大。劉嘯要求敬一白,必須在半月內組建一支海上貨運船隊,在東海開闢一條航道,從南方太安州的魚米之鄉滄澤城購買糧食物資,運到北方,補充不足。
以前只有透過雙龍關調運南方糧食,這一招海運,必將讓白霧軍的後勤保障能力,遠超其他勢力,敬一白幾人佩服不已。
到了二月,白霧鎮將軍府突然出現了三個奇怪的陌生人,指名道姓要求見劉嘯。
屏退下人,見到劉嘯後,領頭一人從懷中取出一個印章,正色說道:“我乃大永國太安州太守殷通麾下杜寵,奉太守之命,前來聯絡將軍,溝通軍務。劉將軍原是喬家學子,就讀於殷家學堂,靈川歷6886年七月接太守密令,秘密隨隊潛入舒州,任職參軍。”
劉嘯基本相信了,拿過印章,看了看,詢問了一些太安州之事,又問道,“不知大人此次前來,有何事務?”
杜寵笑道:“將軍神威,在豪強遍地的舒州,練軍備戰,屢戰屢勝,為我大永國在北方打下了一片難得的基地,可喜可賀,此功可謂震古爍今。太守大人有意今年開春後,出兵北方,率王廷大軍,掃平北方賊寇。到時將軍在內攪動舒州,吸引敵軍;而王廷大軍北出在外,內外相攻,一舉殲滅偽王郭濟雄,成就不世之功。”
劉嘯很吃驚,據各種訊息,王廷朝野上下內鬥不止,州府腐敗,民心不穩,時有暴亂髮生;軍務方面,軍備長期不整,將領久疏戰陣,兵士雖多卻久未臨陣操練,根本就沒有什麼戰力。北征平亂,與廝殺三年,脫穎而出的豪傑,與百戰餘生的精銳士兵對陣,豈不是自尋死路。
連忙誠懇相勸:“現今北方形勢非同尋常,仇勒軍數百萬,郭濟雄也有八十萬之眾,還有東呂國四十萬鐵騎,陳兵關外,虎視洶洶。王廷沒有十足把握,和絕對的實力,千萬不能出兵北方,否則有損兵折將之危。”
杜寵微微一笑,“將軍無慮,太守大人籌劃已久,麾下戰將千員,精兵兩百萬,囤積物資足夠五年之用,謀劃充足,對北方形勢瞭如指掌,若坐等仇勒統一北方,必成我國大患。將軍,你意如何?”
“不敢苟同。北方連續災荒三年,官府腐朽,以致大永國北方民心盡失,王廷威信掃地;去歲,北方農事豐收,叛軍如今物資充足,實力更上一層;我與叛軍相戰一年半,敵軍戰力不下官軍,其血戰意志甚至遠高於我等。而國內官兵久疏戰陣,大軍倉促北上,風險太大。可派軍隊,依託雙龍關,輪番出軍,一邊練兵,一邊消耗叛軍實力。我朝地大物博,穩紮穩打,待時機有變,再大舉進軍,則穩操勝券。”
杜寵變色,冷冷說道:“將軍百人,一年半便能打下如此大的一塊的地盤,進而與郭濟雄分庭抗禮,居然說叛軍戰力強大,豈不虛言?難道將軍已經忘了訓練營‘永不背叛,永聽太守之令’的誓言,只想著眼前的榮華富貴?”
來人說話如此放肆,劉嘯面帶慍色,正色道:“劉嘯之心,可昭日月。軍國大事,不可不慎;大人相問,嘯自然秉直相告。若太守大人,已經決定出兵北方,劉嘯必當全力相助。”
杜寵大喜:“如此,天下之幸。請大人接令!”
劉嘯跪下。
“太安州太守殷通之令,封劉嘯為舒州北路參將,領白霧軍助王廷平叛軍。”
送走杜寵三人,劉嘯立即召集董宓和陳宰兩位謀士,商議殷通之事。
陳宰道:“天下崩殂,大道淪喪,已成必然之勢。將軍何必屈居他人之下,我白霧軍兵精糧足,民心日附,正當起雄兵爭戰天下,立萬世之功。王廷無人,殷通張狂,此次出兵,最終必然大敗。請將軍虛應南方,暗自發展,積蓄力量。”
董宓撫髯說道:“王廷不可能有兩百萬大軍,必是殷通虛詐,以寬人心。不過大永國國祚千年,底蘊深厚,始終是天下正統,須臾之間,不會覆滅,我等不可輕易交惡,若被冠以賊軍之名,則失南方五州之望。請將軍交好太守殷通,守正統,收豪傑之心。殷通出兵,將軍見機行事,切不可衝動。”
劉嘯點頭採納兩人意見。
不管如何,大戰在即,劉嘯所部上下,全力擴軍備戰,白霧軍的一場惡戰又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