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捉拿行動開始!
反向逃荒,搬空大學去賑災 焦糖小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其實,就連崔鴻信和洪忠,盧意遠也完全沒有徹底信任,仍在派密使暗中地抽查,以防他們在這一世出現了姜瓊音這一變數以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覆。
對比了這些人名以後,盧意遠吩咐手下負責看管那位長史的秘史們。
“把這人好好地看管起來,不能讓他再接觸到外面的任何人,但是要對外宣稱這人已經死亡。”
“死因呢?”
“就遂了他們的心願,說是中毒而死吧。”
“是。”
盧意遠在那時就已經想好如何利用這份名單中提供的資訊,他對崔鴻信說。
“之前在城中抓捕搶劫百姓糧食的潑皮無賴行動一直不夠順利,學生想正是因為那些潑皮無賴,透過咱們這裡潛伏的內鬼掌握了某些訊息,所以才能夠鑽了空子。”
崔鴻信也贊同:“大人所言極是。”
“所以學生準備來個將計就計,這才拜託老師將假的排班表在汝文院裡面過一遭。”
崔鴻信微微一笑:“這樣的話,那幫賊人自然會按照這個固定的內鬼傳遞出去的時間來躲避官差和士兵的抓捕。”
“沒錯,等到他們再次行動的時候,咱們正好請君入甕。”
“大人的安排著實精妙。”
“老師不要這樣誇獎我了,學生擔心自己會驕傲,您還是對我嚴厲一些更好。”
盧意遠正色說道:“今晚還需要採取行動,我會親自帶人前去抓人,還要勞煩老師在汝文院內坐鎮,看住那些可能看到形勢不明,企圖通風報信的內鬼。”
“沒有任何問題,這件事情就交給老夫。”
“還有一事,想要跟老師說明一下。”
“大人請說。”
盧意遠將他從姜瓊音那裡聽到的僱傭流民來做軍糧的想法跟崔鴻信和盤托出。
在盧意遠的意料之中,崔鴻信並不支援。
“姜姑娘未必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讓流民進城乃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那些刁民沒有土地,很容易貪心無厭。咱們城內剛剛透過大人的檢查,發現士兵的人數遠遠小於這座潤州城應有的人數,一旦流民暴動,後果不堪設想,不如說現在有些流民已經虎視眈眈,想要進城,並不老實了。”
盧意遠也明白這個顧慮,於是跟崔鴻信說道:“既然姜瓊音願意小範圍的嘗試,那麼就讓她先嚐試著,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最小的範圍內解決掉。”
“我對這件事當然沒有任何的異議,只是要辛苦大人多留神了。”
“還好,不算辛苦。昨天我派人送了姜瓊音和她的手下做出來的酥餅和蒸餅給汝文院,老師嚐到了嗎?”
“當然,那些小孩子們非常喜歡,無論是甜食還是鹹食都吃光了。”
“那老師您呢?”
“老夫喜不喜歡有什麼打緊?只不過把送來的食物都吃完了而已,這本就是軍糧,即使是試做的產物,也不可隨意揮霍浪費。”
盧意遠聽了這句話,就知道崔鴻信覺得昨天送去的酥餅和蒸餅對於他自己來說味道還不錯。這老人家心裡就算再讚美喜歡,也難說一個好字,尤其是對姜瓊音。他對待盧意遠也是,就像一個嚴厲的東方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驕傲自滿,所以批評得多,鼓勵得少。盧意遠明白他的脾氣。
“我明白了,汝文院那邊還請老師您多留心。”
盧意遠等到當天的晚上,到了他制定的虛假的排班表顯示的時間中沒有人巡邏的時候。
突擊行動需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人一網打盡才好,因此除了他最信任的密使以外,其他的官差一概不知,還以為是班表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班表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只有今天這一天是有變化的。
除了正常時間巡邏的官差和士兵以外,盧意遠臨時點來二百名士兵。這個數目可不算小,要知道潤州城內一共才兩千名士兵。
盧意遠把這些士兵召集而來的時候,他們並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服從命令乃是軍人的天職,只要長官召喚他們就要過來,僅此而已。
盧意遠在三公子府內,向他們做戰前動員。
“諸位都是我百裡挑一的驍勇之士,相信大家都能明白,最近城中有些不夠太平,我希望諸位幫我平定城中危險的禍患,經過我的調派謀劃,今天晚上就是最佳的時機,還請諸位與我一同平息敵人,把這城中攪亂秩序的賊人通通抓住!”
這番動員過後,盧意遠將武器親手分發給他們。
能從潤州刺史手中接過武器是難得一見的榮耀,士兵們都熱血沸騰,戰意高昂。
雖然,盧意遠是打算親自帶領這些士兵前去剿匪,但是要論作戰指揮方面,他可不如洪忠太多了。這個將軍身經百戰,幾萬幾十萬的大兵團都指揮過,何況是這區區兩百人。
盧意遠準備自己親自上陣,領著側翼部隊支援,做個心理上的支援,具體的作戰計劃還是由洪忠向大家宣佈。
洪忠提前幾個時辰得知了訊息,他已經將作亂士兵們的位置佈局街巷中的入口和出口,還有如何抓捕都在心中規劃得清清楚楚。
洪忠站在這二百士兵面前,大聲向他們喊話。
“要知道,這潤州城裡安不安全的責任,全都壓在咱們這些人的肩膀上,讓這夥賊人猖狂幾日,是時候該全部討還回來了!”
說罷,洪忠把這兩百名士兵分成五個小隊,從五個方向包抄可能出現的作亂分子。
那些人不過些許地痞流氓之流的烏合之眾,分為兩隊行動這樣也可以起到聲東擊西的作用。
洪忠決定將其中的三個小隊圍堵其中的一支,另兩個小隊圍堵另一支人數較少的隊伍,他不相信,一百二十人撲上去還抓不住十幾人的流氓團伙?
人手全部佈置妥當以後,洪忠和盧意遠便趁著夜色出發了。
這鬧得鋪天蓋地的陣仗,三公子府裡的其他人哪裡能一概不知,汝文院也聽到了一些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