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翌日黎明,徐平安剛剛洗漱完畢,黃斯便找上門來,通報說老爺夫人吩咐前去城中採購一批生活物資。徐平安心中竊喜,看來是真的可以陪著父親出行了。
眨眼間,徐平安便出現在城中最大的集市。只見市場上熙熙攘攘、喧鬧異常。商販們高聲吆喝著,售賣的物品五花八門,從蔬菜水果到肉類,從絲綢錦緞到布帛棉麻,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黃斯遵循福伯的囑咐,選購了必備的生活用品,然後便陪著徐平安在城內閒逛起來。
“黃哥,我想去探望一下我的老師。”
“少爺啊,您這番稱呼若是讓福伯知曉,我可又得去抄寫書籍了。若您實在不好意思叫,就稱我為老黃吧,我比您年長十多歲,叫我老黃就成。”黃斯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言語間並無拘謹,昨日與徐家家長接觸後,他發覺方家並無過多繁瑣的規矩,凡事以簡便為主,基本的禮節卻還是存在的。
“行,那我就叫您老黃吧!”徐平安嘿然笑道。
“少爺,請問您的老師位於何處,待我回去將馬車駕來迎接您。”說完從徐平安手中接過路上購置的玩意兒。
“老黃,我在前方那家酒樓裡等你吧。”徐平安用手一指前方的酒樓。
“那麼少爺您稍等片刻,我片刻即回。”說畢從懷中掏出一些銀票交給徐平安,然後便迅速朝方家的方向疾步而去。
徐平安瞧著老黃的背影,撫平了一下略微褶皺的衣衫,邁步走向酒樓。
這家酒樓規模並不大,但佈置得十分雅緻,店面和後院還種植著一些花草樹木,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徐平安挑了個臨窗的位置坐下,吩咐小二上了一壺清茶和一道小菜,悠然自得地打量著周圍。
“客官,您請慢用。”正當徐平安四處觀望時,一個聲音不合時宜地打破了他的寧靜。
徐平安抬頭望去,原來是小二將茶水和一碟小菜端到了他的面前。徐平安象徵性地點了點頭,品味了一口酒樓標配的清茶,然後眼角餘光瞟向四周。
“各位,你們知不知道,道教將於近期要在定北郡和大遼的神教進行論道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事件!”
“怎麼回事?要開打了嗎?”
“據聞,我朝皇帝曾經答應過大遼的神教可以在我國傳播宗教,好多年前的事兒了,每隔幾年道教就要跟他們在北方進行一場論道,誰讓咱們國家道教盛行呢。”
“但是為啥非得在咱定北郡講論呀?”
“唉,這你可不知道了吧。聽說啊,這是因為兩國有默契的,反正都互相瞧不起,有時候論道也會在遼國境內搞。還聽說呢,最近大遼內的那幫神秘教派在定北郡鬧騰得厲害,搞得人心慌慌的,據說他們最近還在附近村落抓了一堆人呢。”
徐平安聽得幾個鄰桌客人的談話,心中暗自驚異。“定北郡,不就是此次父親帶我出行的地方嗎,看樣子可不止是拜訪朋友,恐怕還有穩固邊防的意思呢。”
一思忖就煩惱起來,乾脆繼續聽聽四周轉的閒談。
“那傢伙你們知不知道,道教跟神教那論道到底是為了啥呀?”有人問道。
“嗨,那還用說,肯定是為了搶奪教徒嘛!”另一個人立刻回答道。
“沒錯,咱們大漢以道家為主流,北邊的大遼以神教為主流,西邊的大燕以佛教為主流,還有一些地方信奉各地地方上的教義,比如咱們南疆的大部分老百姓就信奉巫教,他們可都是會些巫術的哦!”
一旁一位看似見多識廣的食客說得興高采烈。
“還巫術呢,你見過啊?”旁邊自然有些不服氣的反駁道。久而久之,本該高雅的酒樓變的喧鬧起來。
徐平安雙手託著下巴,琢磨著剛才聽到的話兒。這道教和神教為了拉攏信眾,互相廝殺。不過這也算不得大事,畢竟宗教信仰這玩意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他生在大漢,卻是個無宗教信仰者,可能跟家裡的原因有關係,小時候也見過幾個道士。
徐平安心裡還是難以平靜,腦海裡總是縈繞著剛才那幫人的討論。他想了想,把手中的筷子一放,向旁邊的小二問道:“小二,你們這兒有沒有什麼關於道教和神教的相關書籍?”
“客官,咱這酒樓雖然書挺多的,但是這種書一般都是道觀或者教堂才有。”小二恭敬地回答道。
“嗯,謝過小哥了。”徐平安說。
“好的,客官。”小二說完,轉身忙活去了。
徐平安心中的疑惑卻越來越濃重。他實在不明白,為啥這道教和神教之間的大戰會如此激烈。他一直以為,信仰應該是來自內心的自由選擇,而非外部的強迫。
想著想著,耳邊傳來黃斯的呼喊聲。“少爺,咱們該走了。”
徐平安愣愣地看著黃斯,“老黃,喝口茶水吃口飯菜再走吧。”說罷又讓小二弄了兩份麵食。
黃斯坐在徐平安對面,見他聽著周圍的話題後,面色凝重,他本是個無神論者,若真是有神論之用,他家又怎會變得如此破敗,慢慢地也沉入深思。
吃完麵食後,徐平安帶著黃斯出了酒樓,一坐上馬車便直奔城外竹林而去。
待馬車漸漸駛入竹林見到學堂的大門時,徐平安卻驚訝地發現大門緊閉,周圍的竹葉散亂地鋪滿地面,彷彿很久無人問津。他無奈地聳聳肩,自我安慰道:“看來,老師離家出走未歸,上次說要等我考完院試才肯收我為徒,看來接下來這段時間是看不見他老人家了,蘇師兄也去了京城,祝願他這次能蟾宮折桂吧。”說罷,便帶著黃斯在周遭忙碌起來,打掃這個略顯破敗的院落。
清風拂過面頰,徐平安和黃斯汗流浹背地坐在馬車上,手裡捧著水壺猛灌一口水,原本明媚的天空早已變得黯淡無光。看著曾經學習的地方,徐平安望向竹林高唱:“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黃斯驚訝地看著眼前這個少年,對自己所做的決定更是滿心歡喜,看來他這輩子算是押對寶了。然後也轉頭望向遠方的竹林,好似要找回他那已經逝去的童年。
夜漸漸深了,在黃斯的“糾纏不休”下,徐平安無可奈何地上了馬車,而黃斯則悠哉遊哉地駕駛著馬車向城中駛去,兩人一路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