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最後一日,姚若嵐開車去詭案組上班。

車開到門口,見一中年女人站著,姚若嵐對這人有些印象,這個月這名中年女人應該已經來過三四次了。

每次都是站在門口,提著一籃子菜,不進去。

姚若嵐下車,問中年婦女,您有什麼事嗎?

中年婦女認出了姚若嵐,你就是電視裡很出名的那個心理學姚博士吧?

“我,我”,中年婦女欲言又止。

姚若嵐請中年婦女到了辦公室,給她倒了一杯茶,說,有什麼事就說出來,或許我能幫到你。

中年婦女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密封袋,從密封袋裡拿出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很有年代了,是黑白的。

照片中是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和一個看起來氣質很好的女子。

這兩人應該是一對戀人,且十分的相配。

這張照片很有年代了,起碼是幾十年的老照片。

這名婦女是家庭婦女,住在附近的村子裡,每天早上買菜的時候會經過詭案組。

她說:“那個,我,我沒有錢,也不知道這能不能拜託你幫忙查一查這個案子,畢竟。”她嘆了口氣,“這宗案件看起來真的就是證據確鑿的謀殺案。”

“請說。如果存在可疑,我們詭案組定會幫忙查出真相。”

中年婦女指著照片,說了起來。

這照片裡的英俊男子名叫陳庶民,是中年婦女的四世表親。

而照片裡頗有氣質的女子,名叫葉雯,是陳庶民的未婚妻。

......

而這,是一宗發生在1920年的謀殺案。

陳庶民老家在桃園村,他在桃園村開了一個養雞場,以此謀生。

而葉雯住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大城市,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打字員。

他們兩人是筆友認識的,談了有一年多,是異地戀。

葉雯每週都會坐幾個小時火車從大城市來到桃園村,與陳庶民共度週末。

而在1920年12月的一天。

葉雯突然失蹤了。失蹤前她有和朋友說過,今天她會坐火車去桃園見陳庶民。

警察找到陳庶民問詢,陳庶民矢口否認,說,這周並沒有看見葉雯。

警察將案件當做失蹤案掛著。

葉雯的家裡人很著急,不斷的登報尋找葉雯的下落,這樣一個乖巧的女孩怎麼會無緣無故的失蹤了呢?

而有一天,報紙上葉雯的照片被一個桃園村的村民看見了。

村民去警局反映了一個情況,確實有一天看見葉雯來找陳庶民,好像兩人還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爭吵。

警方以此展開調查,一調查發現。

陳庶民和葉雯的感情在最近出現了破裂,陳庶民想要解除這段訂婚關係,而葉雯不同意。

警察再次去找陳庶民,在他家附近展開搜查。

很快,就有了發現,在養雞棚後面的一塊地,發現土很鬆,將土挖開。

挖出了一隻斷手。

而後陸陸續續挖出了全部的屍體。一共十六塊。

拼成了一具無頭女屍。

隨後在一棵樹下,找到了一個很大的餅乾盒子,盒子裡裝著一個人頭。

經過檢驗證實了,這具女屍就是葉雯。

葉雯被謀殺了,而後肢解,埋在了雞棚邊上。

這宗案件在當時很轟動,因為證據確鑿,很明顯,就是陳庶民殺死了葉雯。

而關於這宗案件,陳庶民含含糊糊的承認了一部分。

他說了另一個版本的事情。

他說:

是,我和葉雯是出現了感情危機,我也決定要退婚。

那天葉雯來找過我,她顯得出奇的平靜,說,“沒關係的,分手了我們就做好朋友,陪我吃一頓飯吧。”

於是我買了點菜,在家中和葉雯吃了一頓晚飯。

席間我們喝了很多酒,我喝得很醉,倒頭在床上就昏睡了過去。

而等我醒來的時候,看到了震驚的一幕。

葉雯死了。

她找了繩子,吊死在我房子的橫樑上,屍體搖搖晃晃。

我...我當時怕極了。

我很怕警察會認為是我殺了葉雯,我不想要坐牢,不想要死。

於是...我...我那時腦子裡鬼使神差的一個念頭。

就找了一把刀,把葉雯的遺體給肢解了,而後埋在了養雞棚附近。

而後,你們來找過我,問我有沒有見過葉雯,我只能說沒見過。我騙了你們。

“警察同志,我說的都是真的,我沒殺葉雯。”在審訊室裡,陳庶民說道。

警察聽完之後,覺得這個理由實在是太扯了。

如果葉雯是上吊自殺的,那陳庶民直接報警就是了,交給警察來查。

他為什麼要分屍?

況且陳庶民說的分屍時間是在葉雯死後一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他能做出這麼愚蠢的事嗎?

但既然他說了,警察就找了法醫去求證。

在1920年,法證技術十分匱乏,法醫只能判斷葉雯應該是窒息死亡。

至於是否是上吊自殺,這個無法確定。

因為葉雯的屍體被肢解了,頭還被放在一個餅乾盒子裡。

加上屍體後來又埋到了土中,無法辨認出脖子上是不是有勒痕。

就算有勒痕,那也有可能是陳庶民用繩子勒死了葉雯。

同時警察還找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陳庶民的新歡。

陳庶民和這個女人保證過,會和葉雯講清楚,提出分手,然後和這個女人結婚。

那案件動機就很明確了。

陳庶民想要分手,葉雯不同意,二人爭吵中,陳庶民錯手勒死了葉雯,而後分屍。

證據確鑿,將陳庶民告上法庭,一個多月後,法庭開庭審理,用了半個小時就做出了宣判。

陳庶民謀殺罪名成立。判處絞刑。

三天之後,陳庶民被送到刑場,有幾百市民來看,朝刑場扔臭菜、臭雞蛋。

一條粗粗的繩子結束了陳庶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