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歌曲2)
歷史直播:我的影片通古代 安216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林研是真的被這首歌震撼到了,她對於辛棄疾這位詩人的瞭解並不多,只知道他是豪放派的代表。
他的詩雖然也背了不少,但是他的詩大部分寫的好像都是日常的生活,有關征戰和邊塞的詩很少。所以她一直認為辛棄疾就是一個文人墨客,但是看影片,好像早年的辛棄疾是個武將啊。
[分享一下青兕的含義,老辛年輕時被稱為“人中青兕”,大抵是取楚辭的典故,青兕意思就是天青色的犀牛類動物。原因是追殺叛徒義端和尚,將其擒獲時,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
[提一下歌詞中引用化用的辛詞:
1.西北的浮雲且看我倚天萬里寒芒劍影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
2.落日樓頭攜吳鉤奉帝詔命光復北地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3.馬做的盧氣吞萬里如虎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4.投鞭飛渡突騎朝射金姑,嘲鳴髇血汙踏賀蘭山戮。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汙,風雨佛狸愁。)
5.裂石驚弦看試手將天補。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6.收拾河山故嘗酬武穆夙。
——此處化用岳飛《滿江紅·寫懷》,武穆在此指岳飛。(提此之由在於二者的相同理想)
7.雕鞍未解轉身點檢飛騎卻隨風作塵泥。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此處反用詞句,李廣長亭解雕鞍,被灞陵侯小看侮辱)
8.床前夢醒難辨何為真景。
此句有兩種理解,一是《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二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都是似夢似醒所見壯觀之景。
9.鐵馬冰河王師北進蹄疾。
——此處化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提此之由在於二者的相同理想)]
[今非南宋我非君,君系南宋我係國,舊時棄疾喚殺敵,今朝國人呼過河。]
[是宗澤老將軍嗎,宗老將軍臨死還高喊三聲“過河”,完顏構你是真該死啊!!]
[至今我也不能明白,宋朝那麼多優秀的文臣武將,怎麼就堆出了一個積貧積弱的宋朝。]
趙構很惱怒,天上的天幕一口一個完顏構,簡直是把他的臉面踩到地上去了。難道是他不想北伐嗎?他難道不想光復汴洲嗎?
但是金軍的實力那麼強,萬一北伐失敗,連杭州都會沒有了,到時候可就真成了亡國之君,倒不如偏安一隅。
也幸好此時不是在朝堂之上,不然當真是讓別人看了笑話。但也因此,很多看了天幕的文臣心中如何想就不知了。
[如果讓我穿越歷史長河,請讓我和貝利撒留一起征戰北非,光復羅馬,請讓我在曼奇科特之戰中力挽狂瀾,和東羅馬的鐵騎們一往無前,請讓我成為大宋皇帝,助武穆北收汴京,一雪靖安之恥,讓幼安策馬北海,張弓大漠!]
[貝利撒留東戰波斯,西收羅馬,立不世之功,卻受皇帝猜忌,終老鄉里;
安西都護府的將士們孤軍奮戰四十載,以身許國,終成悲歌;
嶽武穆在十二道金牌下只能無奈嘆息,十年之功,付諸東流;
辛幼安年少立志,五十旌旗擒賊寇,何其豪壯!最後卻抱憾而終
為什麼歷史的天空總是充滿了遺憾和缺失?]
[漢朝有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為家,南宋有棄疾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岳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惜霍將軍隨年少成名,被武帝重用,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棄疾,鵬舉雖身懷大才,卻因為皇帝昏庸無能一個不得志鬱鬱而終,一個因莫須有被冤殺]
漢武帝劉徹此時非常的心急,他的冠軍侯英年早逝啊,這是怎麼回事啊?
衛青勸解漢武帝:“我們既已知道結果,就可以去改變。”
衛青心中也是著急的,畢竟霍去病也是他的侄子,他又怎能不擔心呢?
倒是霍去病本身倒不著急,此時他正值壯年,他相信自己有了天幕的提醒,自己一定能渡過難關。
岳飛望著天幕,他早已知曉天幕上的所作所為,只有漢人可看見,他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當他看到被自己是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殺時,其實他心中早有預料,但他以為,最多也只是貶官,沒有想到會直接以這種方式被殺。
雖然此時他還沒有收到那十二塊金牌,但此時的他還是感到黯然傷神,他背後精忠報國這四個大字隱隱在發燙,彷彿在提醒著什麼。
[歷史真的好殘酷,真的有好多的意難平。]
[歷史上南宋在1163年隆興北伐,準備不足,符離大敗,於1164年被迫和議,史稱隆興和議。然而就在整70年後的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自殺,金末帝在蒙古亂軍中被殺,金國滅亡。
歌詞中為六十年,正值金哀宗繼位,金國內憂外患,可是南宋卻在史彌遠等主和派一系列政變兵變下錯失良機,這六十年何嘗不是對歷史的感慨?]
[這才是最讓人痛心的,當時宋朝有主戰的皇帝,有辛棄疾這樣能文能武的將才,甚至連他們的對手金國都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可是宋朝還是因為內部主和派沒贏,這也不能怪後人評為弱宋了。]
趙匡胤氣的要死,這個局面要是給他,他能直接打到遼國都城,結果後世那幾個敗家子,硬是放跑了這麼好的機會,真是越想越生氣。
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早夭,但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都已經長大。
他對趙德昭和趙德芳說:“從今以後,你們就日日練武,跟著趙普學習四書五經,以後歷代皇子皇孫皆學文武。”
他可算是怕了,重文輕武鬧成這樣,還不如文武並重吧。
[去病幸逢漢武,棄疾悲遇宋孝。
棄疾似去病,臨安非長安啊。]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辛棄疾,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可以比較片面的概括,打仗裡面最有文采的,寫詩裡面武力值最高的]
回想了之前評論的那些詩詞,所有讀書人都很中肯,辛棄疾的詩詞真是極好,只是可惜。
[辛棄疾之所以後世聞名,不就是因為他的詩歌嗎?也算是有舍有得吧。]
[若是被重用,依照著辛棄疾的才華,也能寫下封狼居胥之詞,比這愁苦之詞何如?]
[北宋多名相,南宋多猛將。]
[稼軒,我真想穿到南宋皇帝身上,為你力排眾議,為你鋪好道路,讓你餘生不再遺憾。]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不受重用是自己作的?]
[什麼意思?]
[辛棄疾懷才不遇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官場排擠,受到歸正人身份的影響,但其實剛開始宋孝宗並不是沒有重用過他的,但辛棄疾這個人吧就……
他的性格就是一個大直男,一句話:他把皇帝上司朋友全得罪了個遍,人家打也打不過,罵也罵不過的,最後乾脆就不理他了。當年宋孝宗讓他組建飛虎營,下令說延緩進攻,結果這哥們兒藏起了虎符直接就是幹上去了。]
[啊,這……我倒是希望他跟岳飛換一換,岳飛當年要是學辛棄疾藏起那十二塊金牌,也就不至於被莫須有的罪名賜死了。反正這完顏構也不可能跑到岳飛的軍營里弄死岳飛吧]
[這事不能這麼算,岳飛是武將,辛棄疾再怎麼說人家也是文臣,宋朝沒有殺士大夫的習慣,岳飛要是跟辛棄疾一樣,那岳飛估計就要直接打成叛國逆賊了。]
此時的宋孝宗趙昚心中滿是無奈,並非是他不重用辛棄疾,而是辛棄疾這個人真的是太會招人恨了。
剛開始一堆人在罵宋朝,大概也是因為他一直主戰,所以沒有看到罵他的,估計在後世人的眼中,他大概是個急功近利,目不識珠的人吧。
看在天幕的份上,無論是礙於民意還是他本身的意願,他都願意再給辛棄疾一個機會,只希望這一次辛棄疾能夠收斂一點他的脾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