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師說完這些話,覺得氣氛有點沉悶,於是他大笑起來說道:“沒有關係,現在我們已經在努力了,從一開始因為落後學習西方的醫學,到現在有了我們自己創新的醫學體系。

醫學的進步讓我們從古代生四五個孩子才活一個,到現在生一個就能養大一個,我們的現在的生活對於古人來說就是奇蹟吧。

從自學成才到現在建立專門的醫學院,帶到普及到城鄉縣村的醫療機構。我們已經很努力了,我們已經做到了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雖然我國大多數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仍源自國外,但我們也在不斷的進步,早晚有一天,我們會追上他們,超越他們。”

於老師再次看了一眼底下的孩子,說:“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它們早晚會是屬於你們的未來。”

身為一個老師,他一直認為:科學不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誠然,在科學上除了汗流滿面是沒有其他收穫的方法的;熱情也罷,幻想也罷,以整個身心渴望也罷,都不能代替勞動。

赫爾岑(俄國哲學家)

餘老師的眼神很溫柔,他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有美好的未來。雖然社會上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危險:毒品、詐騙、綁架、賭博,甚至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奪去我們的未來。

但是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去努力。痛苦也好,無知也罷。

“老師也知道這些醫學知識對你們這些學歷史的人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畢竟也不可能讓你們畢業去醫院上班。但老師講這麼多,其實也只是想要提醒告誡你們,珍惜你自己的身體。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有那麼多的機會,請不要讓身體成為拖垮你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我要告訴你們的一句話:

我要踏上那可以通到天堂的階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先輩的蔭庇。

〔西〕松蘇內吉:《合同子》”

歷朝歷代的人們,剛開始看到老師講的是醫學時,除了醫者和因為生病需要看醫者的普通百姓外,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去關心這個講題的。

但是看到這個老師將後世的西方醫學與中醫相對比時,就像一棍子打在了他們的頭上。

尤其是明清的一些有良知的統治階級,他們有很多並不是在意醫學的發展如何,他們在意的是那句話——他們拿著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加以改進就成他們自己的,我們的知識成了他們前進的墊腳石。

這句話顯得有點格外刺耳,對於每一個自認為天朝上國的朝代來說,這無異於就是打自己的臉。

雖然自己的朝代早已滅亡,但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他們依舊也學習著和我們相似的文化,說著和我們相似的語言,我們是他們的前輩啊,那是我們的後輩呀。

從一開始的不在意,到慢慢的不滿,再到憤怒,一直到最後的無奈。

短短几分鐘的時間內,秦始皇心理的變化那麼的迅速,他有點理解後世那位老師的那些。

毫無疑問,這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他不僅有著豐富的學識,還有著崇高的理想。沒有一個人可以否定另一個人的理想,他講了那麼多,其實就是在告誡他的學生:落後就要捱打。

因為這位老師恐怕也不知道他的講課內容在歷朝歷代都被播放出來了,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他沒有諷刺的意思。

但是當聽完他講的內容之後, 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一種隱秘的愧疚。

這個時候突然天幕中傳出一道聲音,是宋曉對林妍說:

“我也真是奇了怪了,古代那些帝王將相要了血命去修仙長壽,結果有毒的丹藥一顆一顆當飯吃。

能救命的良醫多少年才能培養出一個,一言不合就砍十幾個助助興。

我也真是服了這些傻逼皇帝,天天磕丹藥的秦始皇49歲就死了。他後面的人卻還不知悔改,明明不少醫者能活八九十歲,結果沒一個皇帝去請教怎麼生活長壽,答案放在跟前不知道抄,活該他們短命。”

這句話當真是諷刺的辛辣,簡直是把帝王的臉面丟在地上踩,這不就是明晃晃的說他們傻嗎?

可是他們又能怎麼辦?他們又不能跑到天幕上去跟人家理論,也不能誅人家九族。除了自個生悶氣,還能有什麼辦法?

當聽到天幕上的人說丹藥有毒時,不少皇帝的臉都綠了,尤其是像秦皇漢武這些喜歡嗑藥的猛人,就差沒掀桌子跳腳了,當場就下命令將那些煉丹的方士抓起來。

聽到後面說不少醫者能活八九十歲,不少想要長壽的皇帝就開始打主意了。

尤其是擁有前面提過的幾個名醫,當真是恨不得三叩九拜的去請那些名醫來給自己看看,最好學上兩手。不求活個上百上千年,活到100歲他們就知足。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一時之間各個朝代開始興起了“學醫熱”。

“當家的,你說要不讓孩子跟村頭的老大夫學一手,到底是門養家的手藝,這也不算虧。”一個一邊聽著天幕,一邊手上不停織布的女子對旁邊的男子說道。

男子猶豫了一下,他們家就一個孩子,一家人省吃儉用的供其讀書,就是指望著孩子光宗耀祖,要是因為學了醫耽誤了他讀書,沒有考上。那可真是就白費了那麼多心血了。

“問問孩子願不願意,他要是願意,那就讓他去學,就算不學這東西,就他那成績,我看考不考得上還是兩說呢,萬一沒考上,到底是門手藝,到底還能養家餬口。”

一個老頭子坐在旁邊的炕上,叭嗒的吸了口煙說。

聽到一家之主都已經開口了,男子也就不再反駁。

歷朝歷代不少沒法參加科舉或者考試成績比較差的人紛紛轉而開始學醫,加上朝廷的鼓勵,一時之間醫者的地位水漲船高的提高了不少。

不少一心為醫的醫者不禁感慨萬千,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