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硯書最終選擇留在民宿裡,不知道他是真的無處可去,還是出於對予歡的愧疚,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讓民宿重新開業。

他一個人忙碌,重新打掃衛生,整理“無舍”裡的故事,定製精美的小盒子,有好多人來尋回故事,讓它們生根結果。

他們看到是沈硯書一個新人,就問以前的老闆呢,去了哪裡?沈硯書說老闆臨時有事回家了,他過來幫忙照看一下。

其中有一個40多歲的大姐說,在這裡的那個小姑娘人可好了,特別善良,還懂事,不知道還能不能再遇到了?

大姐說的可能就是予歡了,因為這裡就予歡一個小姑娘。沈硯書笑著說,一定會再相見的,她會回來的,你們也是。

那是一句謊言,怎麼可能會再相見呢,去哪裡見呢。

沈硯書一個人打理民宿,包括前臺,打掃衛生,這裡不負責飯菜,因為他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

有客人建議他招一個服務員,他笑著說沒錢,客人調侃他說別開玩笑了,做這麼大個生意怎麼可能沒錢。

沈硯書真的沒錢了,為了讓民宿重新開業,他投入了所有的積蓄。這段時間,母親沈博雄沒有問過他的生活,周月也沒有找過他,他徹底被遺忘了,或者說,他們真的不再需要他了。

也好,沈硯書每天忙碌著,身體很疲憊,但身心卻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再也不用考慮複雜的合作伙伴,再也不用想令人頭疼的婚姻關係。

現在的他天黑就關門,累了就休息,學會了一個人做飯,一個人獨處,偶爾還可以和客人聊聊天,聽他們談論一下真正的人生和愛情。

他現在終於理解了予歡為什麼會選擇留在這裡,這裡讓人身心放鬆,讓人忘卻煩惱,讓人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民宿的不遠處就是大海,騎腳踏車就可以到達。他經常帶著記憶去大海發呆,大海那麼大,一定能包容人所有的委屈和相思。

現在的沈硯書過得很自由,這種自由也伴隨著孤單,家裡人不問他去了哪裡,也不再關心他。

而他也不想回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兒子,好像那不是他的兒子,只是沈家的後人。

他不知道周月現在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交新的男朋友,會不會和別人結婚生子,過得快不快樂。

這和他沒有關係了。

經過沈硯書的努力,民宿的生意還不錯,他也攢了一些錢,以前沒錢,有予歡陪著;現在有錢了,予歡卻不在了。

要做些什麼呢?就開一個花店吧,名字叫“花予”,就開在“無舍”的旁邊。

“花予”有什麼意義呢?因為予歡一直想開一個花店,“花予”這個名字,是予歡想的。

故事有了,鮮花有了,現在就差故人回來了。故人會回來嗎?

想念,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遠去,最安靜的時刻,思念最為喧囂。

以前總以為,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後來才明白,難得的是重逢,如果說相遇是久別重逢,那希望我們,別來無恙……

別來無恙,希望你在那邊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