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好像一切都結束了,女主角予歡離開了,那個地方一定很美,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去了就不想再回來?
男主角沈硯書的家散了,他的妻子和他斷的斬釘截鐵,沒有和他留一點情面,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
周月說話算數,沒有帶走孩子,她一直說,孩子姓沈,理應留在沈家。
她只是偶爾回來看看,都是在沈硯書不在家的時候,她不想和他碰面,更不想和他有任何牽連。
沈硯書變得無家可歸,無人可依,父親不留他,母親也說這個家你想待就待。
他想到了予歡,於是這個痴情又無情的男人又一次來到了大理。
說他痴情是因為他曾經可以為了予歡放棄榮華富貴,說他無情是因為他連予歡的最後一面都不肯相見。
上一次來大理,是為了把予歡帶走,他信誓噹噹的說要為她治病,不惜一切代價,所以他寧願和不愛的周月結婚。
可是後來他竟然讓不愛的女人懷孕了,沒有人強迫他,是他自願的,就這一點,他不值得原諒。
事情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步錯了,他始終想不明白。
其實從他答應和周月結婚的那一刻起,他就錯了。既然真的愛周月,掙錢的辦法多的是,為什麼非得要走這條路呢?
他背叛了和予歡之間的約定,還把一個無辜的女人牽扯其中,最後,他千方百計想要追求的,變的性質,確切的說,是他的心變的。
他的心一次次的搖擺不定,說到底,沈硯書是自私的,他權衡利弊,他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沈硯書來到空蕩蕩的民宿,予歡待的那個民宿已經關門了。
老闆娘李安然帶著他的兒子李東晨去了另外一個地方,她想要重新開始生活,她已經蹉跎了半輩子,不想繼續在怨恨中度過。
但“無舍”的門還開著,就是那個收集故事的小屋,它常年開著門,隨時歡迎到來的客人。
經過風吹雨打,門已經生鏽了,風一吹,滋滋作響。
門是木門,當初予歡提的建議,木門有懷念的意義。
沈硯書坐在予歡曾經坐過的位置,那裡還有筆和紙,旁邊放著精美的盒子,每個盒子上都印有日期。
沈硯書懷著自己的心事,看著一份份別人的故事,它們像一件件迷人的奢侈品,擺在那裡,等待著別人的閱讀和賞識。
只在一瞬間,沈硯書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個盒子被放在陰暗的角落裡,它好像不想被人看見。
沈硯書懷疑自己看錯了,他緩緩的走過去,沒錯,是他的名字。
盒子底下有鑰匙,他猶豫不決又心懷期待的開啟了它。
落筆是予歡,這是予歡寫的故事,關於沈硯書和她的。
予歡的字寫的一點也不好看,沈硯書因此還笑話她。一個堂堂的本科大學生,寫的字像小孩子一樣醜。
予歡故意氣他,我樂意,有本事你教我啊,因為這個事情,沈硯書常常被予歡追著打。
沈硯書不由自主的笑了一下,每當想起和予歡的往事,他都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