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民宿的生意越來越冷清。

只是工資的話,已經解決不了溫飽問題了,新來的兩個同事選擇了離職。

現在只剩吳桐,予歡,還有老闆娘。

老闆娘40多歲,喜歡扎一個低馬尾,為人和善,一種歲月靜好的樣子。

她不結婚,不生子,一個人孤單且自由。

予歡曾經問過她,為什麼不結婚,她說沒有遇到合適的。

予歡看得出來,她有故事,她好像在等一個不可能的人。

那天吃過晚飯,三個人坐在一起聊天。

老闆娘說:“你們兩個也可以另謀高就的。”

吳桐說:“沒地方可去,就賴在這裡不走了,餓不死就行。”

予歡說:“我現在這個樣子能去哪裡,我也不走。”

大家都選擇沉默,各有心事,誰也不打擾誰。

予歡說:“我有一個建議,我想在民宿建一個故事販賣屋,來這裡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用故事來治癒生活,生命才能不息。”

吳桐說:“好,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老闆娘說:“就叫憶相思吧。”

故事販賣屋是一間溫馨的房子,裡面的場景都是老闆娘一手設定。

她以前就是搞婚禮策劃的,她舉辦了無數場婚禮,見證了一對又一對戀人喜結連理。

但最終她沒能做一次主角,祝自己幸福。

老闆娘對於她的過往隻字不提,或許是她愛的人不愛他,或許是兩個相愛的人成了彼此的遺憾。

忙碌了好多天,予歡是第一個客人,在這裡你可以匿名寫,也可以實名寫。

它們被放在一個小盒子裡,只有故事的主人才有權利開啟。

予歡寫了自己和沈硯書的故事,分別那麼久,電影裡的三五年一晃而過,現實中的三五年卻反覆折磨。

予歡心裡的執念從沒有改變過,她愛沈硯書,始終愛一個人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

入目無他人,四下皆是你,我見眾生如草木,唯見你如青山,人生何其短,我又何其幸遇見你。

你過得不好,我會傷心,你過得好,我就安心。

吳桐是第二個客人,他寫了那個女孩的故事。

所有的遺憾都是從不夠勇敢開始的,他就是那個不夠勇敢的罪魁禍首。

有些遺憾,終其一生無法彌補;有些虧欠,永遠永遠都無法償還。

一念之差就是永別!

老闆娘始終不願意留下她的故事,她執筆卻不知從何寫起,字字句句皆是悲涼。

予歡和吳桐對她說,不想寫就不寫了,放在心裡也是一樣的份量。

這個小屋每天只接納10個人,因為每個人的故事有長有短,是好是壞,都要讓它們有一個結局。

路漫漫終有一歸,幸與不幸,都要有盡頭。

予歡負責收集故事,把它們歸好類,愛情纏綿,友情治癒,親情溫暖。

有人歡喜,有人哭,是船終究要靠岸。

傷痛使你更加堅強,眼淚使你更加勇敢,我們都應感謝那些受傷的時光。

這段時間予歡太累了,在吃飯的時候吐了一口血。

“予歡,”吳桐驚慌失措的站起來,他很害怕。

“沒事,”予歡安慰他說,“別難過,沒事的。”

然後她用紙巾擦了擦嘴角的血,看了一眼,繼續吃飯。

她這隻船,快靠岸了!

塵歸塵,土歸土,什麼都有命數,生於塵埃,最終歸於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