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父子沒再說話,陳曉陽看著常年在地裡幹活,曬得黝黑的父親,以及滿頭大部分的白髮,還有額頭上深深的皺紋,他才想起自己的父親,今年才剛剛40歲,可見父親為這個家操勞的有多辛苦。

至於自己的母親,知青下鄉認識了自己的父親,後來沒等到回城的通知,就和自己的父親結了婚,有了自己。

後來改革開放,她也回了城,只是沒有給她安排工作,於是就和人一起去了廣東,再回來,就再也瞧不起他爸這個泥腿子,這個家就一直貌合神離,直到陳曉陽考上高中,他母親提出了離婚,陳曉陽跟自己父親生活。

上一世自從母親離開後,雖高中幾年,都會給自己爸寄錢回來,說是他上學的生活費,可從來沒有回來看過自己,就是陳父離世,她也沒來過。

陳曉陽和父親坐在牛車上,牛車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路過坑窪的地方,還會顛一下。

大概40分鐘的樣子,他們回到家時,天已經全都黑了,家裡面沒有通電,還需要點煤油燈。

在昏黃的油燈下,陳父切了棵自家種的蘿蔔,又從盆裡拿出下午殺好的雞,幾下剁完,洗了一把手,走到灶臺前,往灶臺裡塞了一把麥秸杆,用火柴點燃。

陳曉陽也不再待在旁邊看著,原來父親去接他前,已經殺好了雞。

他走到灶臺前說

“爸,你炒菜吧!我來給燒火”

陳父沒有拒絕,等到鍋熱,陳父往鍋裡倒了油,放了幾片生薑翻炒了幾下,然後將雞肉倒進了鍋裡,翻炒炒的差不多了,他問

“小陽!要不要放辣椒?”

陳曉陽說“家裡有花椒吧?放些花椒吧!晚上吃辣的對胃不好!”

陳父點頭,從一個方便袋裡,抓了點花椒放到了鍋裡,又拍了幾個蒜頭,和蘿蔔塊一起丟了進去,翻炒幾下後,又放了醬油和水,鍋邊上貼了幾個,中午才蒸好的饃,蓋上鍋蓋。

“小陽我來燒吧!灶屋煙大”

陳曉陽並沒有離開,用燒火棍把灶裡的秸稈挑了挑,讓它燃的更透了一些。

“爸,現在地也都種完了,你每天都在家幹啥呢?”

陳父說“有時候隊上出工,就去一下,有工分領,可以抵扣糧稅,要不就是有人要幫忙拉糧食,就幫一下忙,別的也沒啥事”

陳曉陽想了想說

“要不這樣爸,你弄輛腳踏車,看看咱村還有別的村的雞蛋多不多,你給買來,馱到城裡去賣。

雖然辛苦一些,但一趟也能賺好幾塊錢,城裡還有幾個煉油廠,我路過看到有不少人,在他們哪裡拉油餅,我和門衛大爺打聽過。

大爺說,那些人都是附近一些農村,或者家裡喂有牲口的,過來拉回去餵豬,便宜的很。

關係好的基本都不錢隨便裝,關係不好的也就給個三五毛錢,能裝多少,就裝多少,堆在哪工廠也沒地方去處理,聽大爺說廠長天天看到那一堆廢渣油餅都頭痛呢!

還有市裡就一家養豬場,根本就用不完。

“你看咱們村,還有別的村,有多少家養豬的,他們大部分都是餵豬草,那豬大部分都瘦不拉幾的,肯定不捨得買飼料喂。

你和大伯三叔一起,搞些油渣從城裡到我們這裡,一路那麼多村子,賣便宜點,他們肯定搶著買。”

陳父看著陳曉陽,看的陳曉陽有些發毛

“爸,你這樣看著我幹嘛?”

陳父說

“幾個月你沒回來,我覺得你像變了個人一樣,你好久沒這樣和我說話了”

陳曉陽嘿嘿一笑

“我現在都高三了,我想好了,等明年我要去北京上大學,我再不變能行嗎?”

陳父猛拍一下大腿

“好!好!好!變得好,去北京上大學好,你剛說我不錯,明個我就去打聽打聽,打聽好了等你去上學了,我就去弄,給你存上大學的錢,哈哈哈!”

陳曉陽並沒有拒絕,他也不想自己父親天天一個人在家裡,瞎想給他找點事做。

“爸,其實你也不用太操心,我上學學費的事,要是真考上了北大,我們校長說了,學校會給我獎勵,大學也會給我獎勵,應該要不了多少錢的,你別累到自己就行。”

陳父點頭“沒事,我每天就少弄一點,能弄夠你的生活費就好”

陳曉陽知道父親,認定了的事,自己再怎麼說,他也不會聽的。

他也只好再想辦法,等後天去學校,找一下張老師,讓陳澤幫忙弄一輛二手摩托車,到時給自己的父親用,這樣他也可以輕鬆很多。

鍋裡的雞肉差不多熟了,陳父開啟鍋蓋,翻炒了幾下,用鏟子按了一下蘿蔔,看蘿蔔也熟 了,他說

“小陽就鍋底下的火,讓他燒完,別再添了”

陳曉陽點了點頭,又用燒火棍投了投秸稈,很快鍋灶裡的火就熄滅了,只剩下火芯。

陳父先拿了小盤子,把饅頭撿起來放在裡面,隨後又拿一個大盤子,把菜鏟到盤子裡。

陳父端著菜,直接朝堂屋走,陳曉陽則是端著饅頭跟在後面。

一頓飯兩個人,總是謙讓著都想讓對方多吃點雞肉。

吃了飯,洗了碗,餵了牛,兩父子各自去了自己的房間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