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人一個麻袋扛在肩膀上,沿著大道走進一家成衣店,這裡的掌櫃不僅賣衣服,也會根據客人的要求做衣服,這十里八鄉的有錢人家都會找這裡的掌櫃為他們量體裁衣,做出來的衣服也十分令人滿意,名聲也就這樣打了出去。

來到店裡,掌櫃打量二人一身粗布外衣,斷定是買不上好材料的,便拉著幾人介紹起靠牆角落的下等粗布衣裳來。

“兩位姑娘真是能幹,一人一個麻袋扛著也不嫌累……”

俞念趕緊打住一頓輸出的老闆娘,說道:“你們這裡針腳最細密最柔軟的布匹是什麼?”

掌櫃怔了一下,回覆道:“姑娘想要的可是這種綢緞?”

說著,便從櫃檯顯眼處小心翼翼展開一匹布,外觀平滑,顏色光亮,針腳也是真的比普通粗麻布衣服要細膩很多。

俞念正要扶手摸上去,結果被掌櫃攔下了。

“姑娘,不是我不讓你摸,而是姑娘的手做慣了粗活,手上的粗糙繭子要是磨壞了這布匹,我便只能賣給姑娘了,你可要想清楚。”

二妹一聽,心裡生出一口氣來,說道:“老闆好沒意思,這買東西哪裡有不讓摸的道理,再說我們的手再粗糙,也是普通人的手不是,何必說這些話來酸我們……”

俞念感嘆二妹如此伶牙俐齒,但掌櫃說的也不算錯,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問道:“老闆,價錢怎麼談?”

老闆伸出兩根手指,俞家姐妹便懂了。

二妹看了眼俞念,生怕姐姐又衝動消費,然而她怕什麼來什麼,俞念一手掏出一塊銀子,另一隻手蓋在那綢緞上,說道:“成交!”

二妹的心在滴血,但一出門,迎面而來的冷風就讓她打了個寒顫,看來天氣是真的越來越冷了。

她將衣服裹了裹,有些不太理解地問俞念:“姐姐,上次買的布匹家裡還有剩餘,孃親還打算再給我們做一套衣裳呢,今天你怎麼突然買這麼貴重的布料?”

俞念知道她不理解,只能耐著性子解釋道:“二妹,你看這鵝毛柔軟如雪,若是塞進麻布衣服中,細細的絨毛便會從粗大的縫隙中跑出來,你怎麼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再說,我們若是真做出一件像樣的衣服來,又恰好是市面上沒有的,你又當如何?”

二妹一拍腦袋,如醍醐灌頂一般,臉上顯現頓悟之色,說道:“怎麼姐姐這麼聰明,我就沒想到呢?但是我還有一個疑問,這鵝毛這麼臭,可能洗的乾淨?”

俞念笑了笑,她自然能找到辦法解決,但是這種事情,她覺得交給二妹去做豈不樂哉,便說道:“應該能找到辦法吧,要不你想想辦法?”

二妹沒好氣白了她一眼,說道:姐姐這般激勵我,還真是用心良苦,我讀書少,又沒見過什麼世面,哪裡知道這東西怎麼洗乾淨嘛!”

俞念見她有些生氣,將她攬住安慰道:“好啦好啦,我們一起想辦法就是了,快回家吃飯吧!”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俞念在商城買了包藥粉,只要回家將這鵝絨清洗一番再高溫殺菌加上藥粉浸泡一夜,陰乾後便能開始著手做羽絨服了。

俞媽在家裡已經做好午飯,小寶出門找小夥伴玩耍了,而三妹和小清則在院子裡練習武藝,沒幾天功夫,三妹一招一式之間竟然有了幾分俠氣。

“娘,大姐說要燒水煮毛!”

二妹一見到俞媽就開起玩笑來。

俞媽摸不著頭腦地問道:“煮什麼毛啊?家裡沒有吃的還可以挖野菜嘛……”

嘴上這麼說著,就看見丟在地上的兩個麻袋,麻袋錶面一層毛毛,原來是鵝毛鑽了出來。

俞念喘了口氣,將懷裡的綢子交給俞媽。說道:“孃親,你將這匹布做成雙層,中間留下空間,等我把鵝毛洗乾淨後塞進去,就能做成羽絨服穿在裡面,很保暖的!”

俞媽並不相信,哪裡有什麼羽絨裡衣,難不成冬天還要扮成老母雞裹一身毛不成?想到這裡,俞媽噗嗤一笑,原來她把家中這幾個姑娘小子當成小雞仔了,那她自己才會那個小母雞,想到幾人一身雞毛的形容,便覺得幽默。

俞念見她失笑,連忙問道:“孃親,你為何要笑?可是遇到了什麼好笑的事情了?”

俞媽有些羞赧地掩飾,只是在她接過布匹的瞬間,她彷彿觸電一般,綢緞絲滑軟涼的感覺就像一汪春水般清清涼涼,穿在身上一定很舒服,還來不及感受綢緞帶來的特殊觸感,她臉色一下子變了,略帶怒意地問道:“念兒,你買這有錢人穿戴的衣服作甚,我們窮人家穿著貴貨幹活也不方便,你……”

二妹連忙捂住俞媽的嘴,說道:“孃親,你倒是先聽姐姐說完嘛,你難道覺得姐姐是那種愛亂花錢的主?”

俞媽與二妹對視一眼,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再看俞念,只見她一臉無奈的表情。

“孃親,這羽絨細小輕柔,塞在麻布裡面便容易跑毛,我想的是如果用針腳稍微細密些的綢緞做底將羽絨包裹起來,便能防止跑毛,你說呢?”

俞念細心解釋,俞媽也聽進去了,她點點頭,笑著將綢布拿進屋裡,和孫大娘一起張羅著剪刀布尺,開始做起衣服來。

三妹那邊也燒好了水,二妹和小清將羽絨倒進桶裡清洗,羽絨浮於水,不好搓洗,只能去河邊撿石頭淺淺在表面壓上一層。

就這樣反覆沖洗三次後,俞念在鍋裡煮上藥水,又將沾水的羽絨放在蒸籠裡面蒸了一番,可惜的是這蒸籠以後不太能用來做飯了。

小寶從外面跑回來,興高采烈撲到俞念懷裡,開心地說道:“姐姐,今天我去外面玩,我的小夥伴問你能不能允許他們到我們院子裡來聽童先生的課!”

確實,人的基因裡都是趨利的,所有人都知道讀書比種地更有出息,至少能認得幾個字學點基礎算數,以後還能像他們一樣做點小生意。

最重要的是讀書能解無知,能提素養、去愚昧,明事理、辨是非!如果能提高這個村子的基本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哪怕真有什麼蝴蝶效應,也是向好的發展。

“小寶,你覺得怎麼樣呢?首先這院子是我們家的,若是站的下,也不怕他們來,主要的是童先生學生變多了,他會很累的,我們要先聽童先生的意見!”

小寶聽完姐姐這麼一說,似乎若有所思道:“聽說鎮上要讀書的孩子都要向教書先生交束脩費,而且半年一交,五兩銀子不在話下,童先生雖然不是秀才,但也算學富五車了,若我去跟童先生說,他肯定會拒絕,但如果我跟小夥伴們說明交束脩的要求,他們肯定會主動的,到時候就由不得童先生拒絕了!”

俞念不再說什麼,小寶只當是默許了,便興高采烈朝外面跑去,想來應該是去分享好訊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