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說書先生口中的痴男怨女,太子破防了
被和尚撿回廟裡寵上天 長島冰茶不要冰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草長鶯飛暮春時,城外桃花開漫天。
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若是有一段感人肺腑的佳話流傳,倒也是應景。
這不,正當午後人們犯春困時,一個八字鬍的說書先生就在城中的涼茶鋪子開講了。
“話說那年滅涼之戰,我軍前鋒定軍大將軍杜道生,一柄五虎斷魂槍使得那叫一個出神入化,槍身有影無蹤,一人單挑北涼十員猛將,直搗涼州城門。”
“誒,大家是不是以為,老夫今日要講的主角是我們杜大將軍?”
正當眾人聽得起勁時,說書先生的話音一頓,將眾人的好奇心勾了起來。
圍觀群眾:
“不是大將軍的故事?那是誰?”
“是啊,先生別賣關子了,快說下去。”
“快說,快說,我們茶都沏好了。”
說書先生得意地摸了摸自已的八撇胡,神氣地說:
“將軍美人的故事多得是,那哪值得老夫來講。老夫今日要講的,自是無人知曉的一對怨偶。”
圍觀群眾:“是誰?是誰?不會是去歲梁小姐和那僧人的事吧?”
說書先生斜睨那人一眼,“都說是無人知曉了,且聽老夫細細道來~”
“咚~”地一聲,說書先生敲了下桌上的驚堂木,繼續開講。
“書接上回,咱杜大將軍殺到了涼州城門,卻拉住了馬兒的韁繩,止步不前,你們道是為何?”
圍觀群眾:“有陷阱?”“城門沒有人?”“馬兒受傷了?”
說書先生半眯著眼睛搖了搖頭,揭開謎底:
“非也,非也。是那涼王膽大包天,竟然強逼涼州僧人對抗我方殺人不眨眼的黑甲軍!”
人群中傳來一陣抽氣聲,“這涼王也忒歹毒了些,別說僧人了,就是普通將士也打不過黑甲軍啊。”
“誰說不是呢,咱陽平王信佛,杜大將軍自然也做不出傷害僧人的事。這可就讓他犯了難,一面是陛下的強攻聖旨,一面是父親的諄諄善誘,到底該如何取捨呢?”
“就在這時,咱們的安北郡主出場了。”
說到這,說書先生特意拿手中的扇柄敲了敲桌子,提醒眾人精彩之處就要來了。
“郡主巾幗英雄啊,為了避免我方誤傷沙門,竟混入黑甲軍中上了戰場,親自阻止魏軍向僧人發難,這才得以生擒涼州僧眾,其中就有我們的——曇曜法師。”
“曇曜”二字一出,連路過的百姓都忍不住圍了上來,這可比聽什麼將軍美人的故事有意思多了。
“話說這曇曜法師被擄到魏國軍營,每日早課晚修一次不落,絲毫不為自已的困境所憂慮。許是因他這份特有的淡然打動了郡主,郡主便將他討來做了內侍。”
圍觀群眾:“豁,郡主要內侍不應該找名女子嗎?再說軍中那麼多人,哪輪得到一個和尚。”
“誒,事情就有這麼巧妙。我軍駐守之地人煙稀少,軍中都是些大老爺們,那哪能照顧好咱們郡主啊。”
說書先生抿了口茶水,緊接著說:
“曇曜法師長相俊秀,處理起郡主的內務來也甚是妥當,日日端茶倒水,閒時還會縫補衣物呢。”
圍觀群眾驚呼:
“曇曜法師還會縫補衣物?!”
“真丟我們男子的臉,女紅之事豈是我們男兒能做的!”
“出家人貧苦度日,僧服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曇曜法師會縫補並不稀奇。”
說書先生掃視眾人一圈,手指扣在桌面敲了三下,又說:
“接下來的事,諸位可要豎起耳朵聽仔細了。”
“那是涼王投降的前兩日,曇曜法師陪同安北郡主外出散心。在這個時候,曇曜法師已認出郡主正是那日護在他們陣前的人。他本想對郡主道謝,豈料…”
“豈料他們遭到狼群攻擊,荒野中的狼,站起來可比人還高!曇曜法師想啊,郡主救了他千千萬萬的同門,他怎能見死不救,於是他就拼命護在郡主身前…”
圍觀群眾的呼吸都快停滯了,有的女子甚至咬起手指,一副想聽又不敢聽的模樣。
“但那可是狼群啊,曇曜法師的武藝不精,與狼群搏鬥幾個時辰後滿身是血,僧袍早已破爛不堪,他對郡主說:‘郡主救我千千萬萬同門,貧僧死不足惜,惟願郡主平安歸去。’”
“郡主自也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她帶著曇曜法師躲到一處破廟中,許是佛祖保佑,狼群追到破廟外遲遲不敢入內,眼見曇曜法師奄奄一息,郡主就向佛祖祈禱:
我佛慈悲,曇曜法師不該身死於此,求佛祖救救他,她願用自已的餘生來回報沙門。
若曇曜法師來世不再出家,若她來世只是尋常女子,她定會以身相許來報救命之恩。”
“後來呢?曇曜法師怎麼救活了?”圍觀群眾追問。
“佛祖被郡主的誠心所打動,讓曇曜法師硬撐到杜將軍他們到來。唉~但畢竟傷勢過重,曇曜法師昏迷了整整七日,我們的郡主也守了他七日。”
“曇曜法師甦醒後,終於將未來得及的道謝說出口:‘多謝郡主陣前相救之恩’,郡主答‘多謝曜師捨命搭救之恩’。”
說完這一段,說書先生突然變得很是低落,頭埋在胸前久久不語。
圍觀群眾的胃口剛被吊起來,哪能輕易放過說書先生。
“後來呢?後來怎麼樣?”
說書先生搖了搖頭,長嘆幾口氣。
“可惜啊,造化弄人。”
“先生?何為造化弄人?”一名已經落淚的女子問。
“若他二人是尋常百姓,只怕已相守多年。可惜他二人一個是高僧,一個是貴女,皆是身負重責。”
“若非對郡主有心,那年曇曜法師怎會舉全沙門之力,為郡主求情?若不是惱了郡主被賜婚,曇曜法師豈會辭去沙門之首一職?”
“情這一字,害人不淺啊。”
說書先生起身就要離開,被圍觀群眾攔下。
“先生,再多說些吧。曇曜法師真是為了郡主請辭的?”
說書先生擺擺手,將手中的摺扇隨意插入腰間轉身離去,只落下一句:
可嘆,再相見時,你我不同處境;
可悲,待相知時,你我緣分已盡。
人群中一人拍了下自已的腦袋,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大喊:
“呀,我聽我在宮裡任職的遠房親戚說,諸國朝貢那年,郡主和曇曜法師還一同解題呢。”
圍觀群眾像是逮著一根救命稻草,抓住那人就推上說書先生的位置:
“你快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看著底下又聚集到一起的百姓,朝顏趴在窗邊笑得肩膀抖動個不停。
這鋪子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可是京師有名的八卦中心。凡是從這傳出去的緋聞,不到三日,滿城皆知。
“你從哪找的說書先生?我不過給了他一座骨架,他倒給我造出個人來。”
懷什勾著嘴角,得意地答道:“鴛鴦樓中的人素愛聽這些情情愛愛的東西,每逢這位先生出場,沒有不滿座的。”
“哈哈~太子的人抓住了嗎?”朝顏又問。
“嗯,估摸時辰,等會就放人了。”
京師對於八卦之事從不缺少宣揚的嘴,也從不缺少傾聽的耳。
暮色將至,東宮中傳來一連串瓷片墜地的聲音。
太子鐵青著臉一腳踹到跪著的人身上,他初聽稟報時還有些竊喜,可再細聽內容,差點沒把他氣暈過去。
“殿下,屬下們該死,但屬下們確實遇到了鬼打牆,怎麼都走不出那條巷子。”
“那京中的謠言是怎麼回事?”
“不是屬下們傳的,求殿下恕罪。”
“滾,給吾滾下去。”
待人離開,太子又忍不住咒罵道:
“好你個曇曜,竟敢和吾玩金蟬脫殼。傳密令下去,滿城權貴不準奉養廬陽寺。”
出乎太子意料的是,之後幾日廬陽寺的香火反而越來越旺。不少信眾帶著瓜果蔬菜前來,只為一睹曇曜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