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義鎮國公怎麼說呢,年輕的時候是個玩世不恭的人,惡劣程度和秦家三少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位鎮國公還是世子的時候,可不像秦三少這麼無用,在軍事上很有天賦,父親還在的時候告訴我,這個人不容小覷,但遲早也會死在他那無數的風流債上,現在看來父親的預測完全沒錯。”
慕淵似乎猜到後來的發展了,“這個說要復仇的人,是不是前代義鎮國公的私生子?!而且還是那種被義鎮國公拋棄了母親的那種?!”
周澤葉撓了撓頭,“啊,那倒不是,雖說這人風流,但是私生子還真沒搞出來過。”
“哎?那是什麼?”
“前義鎮國公其實長相很不錯,而且男女不忌,但是你也知道吧,一般這種家庭不會讓他娶男妻的,聽父親說當時他還是動了點真感情,似乎是準備反抗家裡的,但最後...你也知道了,不僅有妻子了,還有幾個妾室。”
“為啥放棄了?”
“因為那個男人死了。”
“死了?”
“當時的義鎮國公派人解決的,而且是當著他的面解決的。”
“什麼?!這也太?!”
周澤葉按住亂動的慕淵,輕輕地摸著他的腦袋,繼續道:“那個人還是個小秀才呢,當時才十八歲,剛考上秀才沒多久,家裡並不是很富裕,有一個小很多歲的弟弟,父母年紀比較大,聽說人很溫柔清秀,要是現在還在的話,估計也是我們的叔叔輩了。”
“弟弟?這個復仇的人?是這個人的弟弟?!”
周澤葉點頭,“當時的義鎮國公並沒有做得很絕,解決了這個人之後,還送了一筆錢到他們家去,說是這人出了意外,年紀輕輕就走了,這家人起初傷心欲絕,但等緩過來之後,就搬走了,直到這個弟弟長大成人,鼓起勇氣整理哥哥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書信,逐漸拼湊出的往事讓他意識到他哥哥的死沒那麼簡單,於是就計劃著回來慢慢調查這件事,順帶一提,這個人還是有名的學士哦,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
慕淵將杯子裡的奶茶喝完,重新倒了一杯遞給周澤葉,“喝點兒再繼續。”
後面其實也沒什麼可以說的了,無非就是這人是如何來到義鎮國公府,還有如何一步步取得信任的。
“嘖嘖嘖,將近七年的潛伏,這人也真的是沉得住氣。”慕淵感嘆著。
“這才是成大事的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
慕淵點頭,“確實,不過這次是因為什麼契機,這人才聯絡上我們的呢?”
“因為悲劇再次上演了...”
慕淵連忙坐正,“快快快!說說!”
周澤葉將剩下的半杯奶茶重新塞到慕淵手中,繼續道:“我之前和你說過,新的這個義鎮國公性格偏執,比三皇子還要危險吧,這人不僅偏執還有些心理變態,而且因為是家中次子,還是庶出,常年得不到關注,整個人神經兮兮的。這人喜歡養男子來取樂,前代義鎮國公還在的時候,他還收斂一些,但自從繼位之後,就越發囂張了,之前的虐待已經滿足不了他了,逐漸開始虐殺了。”
慕淵眼睛瞪大,“這人!我靠!背了多少條人命了?”
周澤葉道:“還不清楚,投靠的這個人和我們交涉的時候提及這件事很牴觸,只是簡單說從他三個月前發現以來,打聽到的已經埋了兩個了。”
“就是因為這件事,所以這人才下定決心聯絡我們的吧,我突然覺得義鎮國公只是被奪了封號和權力有些輕了,這種人,死刑都不足惜!”慕淵憤憤不平地咒罵了幾句。
“淵哥,還有個更勁爆的訊息,我之前託人打聽到的!”
楊玄燁突然出聲嚇了慕淵一跳。
“玄燁?!你啥時候來的?嚇我一跳!”
楊玄燁被慕淵拍了一巴掌在背上,委屈地道:“我早就進來了,是淵哥你聽得太認真了,都沒注意到我。”
慕淵懶得和他胡扯,他現在最好奇的還是楊玄燁所說的最勁爆的訊息,“快說說,是什麼勁爆的訊息?”
“我們之前在關山林的那個密道里搜到的信紙,裡面夾雜了一張其他的內容,我之前破譯的時候,發現是半封情書!而且還是義鎮國公寫給三皇子的情書!”
慕淵正在吃的小餅乾都直接從嘴裡起飛了!“哇哦!!什麼?!這兩人還有一腿?!”
楊玄燁挑著眉毛,“我們也不清楚,只是在裡面找到了一張信紙而已,還是義鎮國公寫的,不知道三皇子對他有沒有意思。”
周澤葉將話題拉過來,“我們之前還在奇怪這兩人為什麼會有交集,而且還能聯手,破解這張信紙之後,才明白這兩人之間的聯絡。”
慕淵不住地搖頭,“真是好大一盆狗血,比電視劇還精彩!”
周澤葉奇怪地道:“電視劇?那是什麼?”
慕淵想了一下,“就是一群人演戲,演一個話本里的故事這樣。”
周澤葉點頭,“和戲班子唱戲差不多?”
“嗯,差不多。”
楊玄燁帶來的訊息讓話題跑偏了一些,但最後還是回到了義鎮國公那個投靠他們的人的復仇故事上。
“對了,聊到現在,到底為什麼這兩人會被懲處啊?”
楊玄燁也抓起瓜子開始嗑了起來,“因為謀反。”
“謀反?三皇子這麼大膽?”
周澤葉點頭,“正是義鎮國公上來了,才讓他有這個膽子,之前在關山林那邊我拍了暗十和十一去繼續調查,兩人一路查到了都城,和我安排在四皇子身邊的人聯絡上,冒險查出來三皇子居然在都城地界上養私兵,這些錢大頭還是義鎮國公這邊出。”
慕淵長長地哦了一聲,“所以才聯合四皇子給他扣上了謀反的帽子?”
“嗯,這次能將三皇子一鍋端也不錯,就是南方少了義鎮國公,恐怕局勢更加混亂了。”
“哎?南方現在誰來接管?”
“都城的一個老將軍親自帶兵去,人是從都城帶過去的,然後隔壁的兩個地界再支援一些人過去。”
“那之後南方會不會逐漸平息下來?”
周澤葉搖頭道:“不清楚,不過準備頤養天年的老將軍都出動,親自掛旗前往,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
慕淵嘆了一口氣,“我就怕南方平靜下來了,咱們慶城的好多流民就準備回去了,到時候慶城又要變空了。”
楊玄燁插嘴道:“我倒是覺得不會,慶城現在這麼好的條件,恐怕去都城生活都沒這麼輕鬆,我覺得這些人是不會走的。”
慕淵點頭,“但願吧!”
周澤葉也嘆了口氣,“但願年中之前就能平息下來吧,不然容朝南方的糧食扛不住了,這都快一年多了。”
“對了葉哥,義鎮國公府沒了,那個復仇的人怎麼辦?”
“這個啊,我已經讓南邊的人安排好了。換個身份讓他北上來慶城這邊,他父母早就去世了,因為他哥哥的事情他也一直沒成親,無牽無掛的,他自己也打算過來,說是準備為我效力。”
慕淵鬆了一口氣,“人還在就行,到時候到慶城了就好安排了。”
“將軍,少爺,還有楊軍師,準備吃晚膳了!”彩月邊說著邊從帳外走了進來,手上還提著東西。
慕淵才發現外面天都快黑了,“也說得差不多了,三皇子的事情解決了就好,現在四皇子的贏面又大了一些,我們吃飯吧,明天一早起來我就要回慶城了,今晚就早點睡。”
彩月等人進來將桌子上吃的瓜子殼還有奶茶杯子啥的收拾下去,把今天的晚膳擺出來。
第二天一早,慕淵也早早的就起來了,今天他們要回去了。
現在軍營這邊不怎麼亂了,什麼時候想來都可以了,慕淵也沒那麼不捨了,倒是周澤葉還不想他回去。
回到將軍府,慕淵收到了四皇子送來的東西,“哎,給我的?”
慕淵有些奇怪,他和四皇子的關係沒這麼好吧,這小子怎麼還給他送東西了。
開啟箱子一看,裡面是些書本,還有一封信,上面四皇子說在都城聽見有傳言說他喜歡孤本,所以找了一些來送給他。
“孤本?什麼時候都城會有這種傳言了?”慕淵有些奇怪的看著手中的信件。
彩月正在把書從箱子裡拿出來整理,開口道:“會不會是將近兩年前在孜域關的那件事?”
“嗯?哪件事?啊!是那個書肆的事情?!天哪,這都兩年了,都城還在有人說這個傳言嗎?!”
慕淵哭笑不得,讓小童準備好信紙,準備好好地解釋一下這件事,免得四皇子再費心去找這些東西。
之前得到的那一整套的遊記這都幾年了,慕淵還沒看完呢,更別說還有其他的書都還放著待看呢。
信寫完後,慕淵交給了馮管家,給四皇子的信肯定不能簡單地交給郵差去送,肯定是要走特殊途徑啦。
六月底,周澤葉按時回了慶城,帶來了關於其他地方的訊息。
南方才短短的一個多月,聽說就再次平息下去了,不得不說老將軍們帶兵打仗還是很有經驗。
而都城自三皇子倒下之後,二皇子的風頭就起來了。
之前二皇子只管著戶部一個地方,現在三皇子手中的工部也到了他的手中,這兩個地方可是一個國家的錢糧還有工程建造集中的地方,經手的錢財那是數不勝數。
二皇子雖說愚笨,但是背後有皇后這個母后出謀劃策,還有皇后的後家幫襯著,現在可謂是得意揚揚呢。
反觀四皇子這邊的籌碼就比較少了,不過自上次回去之後,四皇子性格改變了許多,皇上似乎對他的看法也在逐漸轉變,很多時候都有意偏向於他。
周澤葉和楊玄燁回來的第一天,幾個人都在談關於都城的這件事,第二天就沒繼續了,楊玄燁上街去了,給新寨的嫂嫂們買東西呢!周澤葉則和慕淵去看了慈幼莊還有私塾裡的孩子們。
“對了小書生,之前給你說的義鎮國公府那個復仇的人快要到慶城了,我之前準備給他安排在軍營裡,但是他似乎不怎麼願意,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嗯?就是你說的那個天才學士?既然他不願意去軍營,那要不來將軍府,正好私塾現在缺人,來教書如何?現在私塾裡的幾個人都是秀才,有時候面對莊上小孩問的問題,這幾個人都有些力不從心了。”
周澤葉點頭,“那正好,等他到了,我讓人帶他過來。”
才安排好這件事呢,沒想到第二天人就到慶城了,周澤葉還沒回去軍營呢,也正好一起見了這個人。
這人長得很年輕,不過才三十歲,看著就跟二十五六差不多。
“在下程亮,見過將軍、將軍夫人。”
周澤葉點頭道:“免禮吧。”
和程亮說了關於教書的這件事,程亮第一時間就應下了,還行了個大禮叩謝了周澤葉和慕淵。
程亮到的第二天就“上崗”了,而且還是幾個秀才的“領導”。
也幸好幾個秀才都是老實人,並沒有覺得心裡膈應,大家相處得還不錯。
進入七月之後,慶城也就要進入到豐收的月份了,今年種了水稻,掛穗的情況還不錯,慕淵從七月一開始,隔一天就要去看一次,期待著水稻的收穫。
慶城正沉浸在收穫的喜悅中時,都城那邊的一個通知讓郭太守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上面下來了通知,今年的國庫因南方的戰事消耗過多,所以其他地方的軍糧一律由地方上解決,但相應的,除了東南方的五省,其他的省份今年不再往都城交稅,也就是相當於這個稅糧直接就劃給各地的軍營了。
周澤葉的大營自然是收關外的稅糧了,但也就慶城和寒城兩個城的,誰讓他們這北邊城池少呢。
整個關外人少城少,而且周澤葉之前親自調整過稅,現在收上來的稅糧怎麼算都肯定不夠大軍吃一年的,郭太守愁了半天,沒想到楊玄燁帶著幾個錢糧官來到慶城了,並通知了他去將軍府再詳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