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慶城的時候,天氣已經很熱了,慶城大街上到處都能看見拿著加了冰塊的奶茶的人,看來這奶茶真的暢銷。

這都已經六月了,慶城今年官家弄出來了鐵犁,專門租借給老百姓們用,現在離外城城牆不遠的地方都種滿了糧食,和兩年前一片荒蕪的樣子完全不同,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養眼極了。

周澤葉感嘆道:“之前都是忙著回府上,都還沒注意到這邊都種上糧食了。”

慕淵翹著鼻子哼哼了兩聲,“我研究出來的鐵犁開荒速度可快了,這麼點土地不在話下!”

“是是是!我們小淵可是大功臣。”

回到將軍府的第一件事,周澤葉就讓人找來了郭太守和馮管家,說了糧食的事情。

郭太守同時還帶來了關於之前花燈節的那群人販子的訊息。

“三少爺,那群人已經在都城審理了,人都已經斬首示眾了,通告下來的時候我已經命人張貼好了,慶城的人基本上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慕淵點頭,“那就好,那準備往南送回去的孩子們呢?情況如何?”

郭太守清了清嗓子,“這個事情...不太順利,南方現在太亂了,好多孩子雖然記得家在什麼地方,但是有些村子去了根本就沒幾個人了,到頭來還是有好多小孩子沒找到家人,又被帶回來了。”

“這...那現在安置在什麼地方?”

郭太守回道:“我找馮管家商議,他將孩子們都安排在慈幼莊了,現在好多孩子還同時在私塾裡讀書。”

慕淵嘆了口氣,“我才去不到一個月,就發生了這麼多事,哎!”

眾人正在討論慶城和軍營的事情,楊玄燁帶著一封信走了進來。

“葉哥,有密函。”

周澤葉將東西接過來拆開,仔細觀看上面的內容。

等周澤葉看完,慕淵問道:“葉哥,是什麼?”

周澤葉將密函又裝回信封,隨後揣入懷中,“聖上召集四皇子回都城。”

慕淵驚訝道:“什麼?怎麼一點徵兆都沒有?”

周澤葉嘆氣,“看來這次借四皇子的名義入關還是惹惱了這位,這是準備杜絕了我們之後再找藉口入關吶,聖上,還是著急了啊,玄燁,去隔壁將四皇子叫來,讓他準備好吧,孜域關會派人來護送他入京。”

楊玄燁皺著眉道:“連護送的人都不要我們的嗎?這...”

周澤葉搖頭,“上面怎麼說就怎麼做吧,這件事不要聲張,免得有人趁機動手。”

“好,我這就去叫四皇子過來。”

小孩也快來一年多了,個子和氣質相較於剛來的時候都變化了不少,看著精神多了。

“師傅!找我什麼事?”

周澤葉將懷中的密函給他,“你看看吧。”

四皇子容楓看了密函後,一臉愁容,“師傅,我不想回去,我...我還想在這裡跟著你學武功,學打仗。”

周澤葉示意其他人都下去,包括慕淵,他要和四皇子私下聊一聊。

慕淵帶著其他人出來,馮管家第一時間去安排糧食的事情了,軍營這邊少的部分已經決定就由將軍府來出,之前馮管家囤的那些糧食終於派上了用場。

郭太守還繼續等著,畢竟周澤葉還沒說事情商量完了,他肯定不能先回去。

“太守,去廂房喝點茶吧,裡面不知道要聊多久。”

三個人坐著喝茶聊天,還不到兩刻鐘,周澤葉就找過來,四皇子沒有跟著他。

“怎麼樣?肯回去嗎?”慕淵遞給周澤葉自己喝過的茶杯,裡面是滿的。

周澤葉喝完,道:“答應回去了。”

“那就好,對了,和郭太守還有其他要交代的嗎?”

周澤葉看著站著的郭太守,“啊,忘記叫太守先回去了,沒什麼要商量的了。”

郭太守也沒有惱,行禮道:“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楊玄燁也抬腳走了,“我去安慰安慰四皇子,我就先走了。”

就剩周澤葉和慕淵在廂房了,兩人往書房去了,之前的信紙已經拿去書房了,兩人還在與這對信紙較真。

這次只在將軍府待了兩天,周澤葉他們就要回去了,四皇子的好多東西都還在軍營,要早點回去收拾。

慕淵在大門處抱住周澤葉,“八月押運糧食我再去軍營,七月不知道你還能不能回來,不能回來的話,我們就到時候見。”

周澤葉親吻住他的額頭,不想放開,只不過時間已經不等人了,“好,我爭取下個月也回來。”

隊伍走後,將軍府的日子又恢復到了之前的平靜。

四皇子在五天之後來慶城看了一眼將軍府,只不過在這裡停留了半天之後,跟著護送的人又出發了。

慕言看著小孩眼眶裡強忍著的淚花,明明和小孩都沒什麼太大的交集,卻也有很多不捨。

六月份,嚴家的分紅到了,慕淵的“小錢包”又再添了一筆。

這筆錢,劃了很大一部分給周家糧店,主要是拿去付糧食的定金。

有了去年一年打下來的名聲,糧店今年定下了不少的糧食,雖然沒辦法慶城的那些大、小地主買,但各個村子裡的也不少,比去年好很多了。

在四皇子從慶城出發的半個月後,郭太守來找了慕淵,慶城這邊得到孜域關傳來的訊息,上面下了聖旨,孜域關的關口開啟,讓流民們往關外去,似乎是南方又亂起來了,並沒有平定下來。

接到訊息的那天,郭太守算了一下時間,這些流民恐怕已經到達寒城的位置了,也就是說再過幾天,肯定就要到慶城的地界上了。

“郭太守,通知已經下去了嗎?”

郭太守點頭,“三少爺放心,我一直防著這種情況,這半年來都讓下面準備著。”

“千萬不能慌亂起來,密切關注寒城的情況,若是寒城那邊接納不過來,儘早將人帶到慶城,免得拖到冬天不好處理。”

郭太守來通知了慕淵之後就走了,現在他們將軍府的糧食還不能動,後續他們還要補貼軍營,現在不知道都城那邊什麼意思,儘量將明年的糧食留足夠。

慶城正在緊張的準備著各種設施安置流民的時候,慕淵拿到了周澤葉寫的信,信裡說到周澤葉在南方的線人將收集到的資料託人帶過來了,那些零零碎碎的信紙似乎是三皇子和現在的義鎮國公關於對付寬鎮國公府的一些計劃。

但是裡面有一張似乎是兩個人出現了矛盾,不知道怎麼產生了間隙。

再結合現在南方又亂了起來,周澤葉猜測這兩個人間的間隙可能還不小,若是情況更嚴重的話,很大機率兩人以後會分道揚鑣,這個結果自然是他們想看到的,但這兩個人太謹慎了,身邊安插不進去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慕淵看到南方又亂了起來,才明白過來為什麼上面會下旨開孜域關了,再不主動開啟關口,等到南方的流民再湧過來,這孜域關怕是要被硬闖了。

對於上面開關口的這個決定,慕淵是既高興又氣憤,高興是這群人終於不用在那個地方熬著了,氣憤是上面一句話就把關口開啟了,根本沒考慮過關外的人,這群流民可都是餓狠了的,要是官家不管,這不得去偷去搶,這關外不就亂起來了?

慕淵也不知道是上面沒考慮過這件事,還是故意這麼幹的,反正現在困在孜域關的這批流民可是全部被放過來了,只能希望官家好好的管住。

嚴家主和嚴蓉在同一天過來拜訪慕淵,說起了他們那邊配合官家準備的安置的事情。

之前已經停了的收留流民免五年土地稅的事情,郭太守又將這條規則貼出來了,嚴家主自然沒有放過這次機會,已經拿下很多土地,並定下了需要收留的流民數量。

嚴蓉這邊也是,玻璃廠準備將專門燒磚塊的那條產業線分開了,正愁找不到人和地,這不剛好睏了有枕頭,自然積極地響應郭太守的之前的這條政策了。

將軍府府上的佃戶現在還是不算多,看來又要增加一批新人了。

馮管家也找了其他佃戶們將不用的屋子啥的準備好。

終於在幾天後,慶城這邊安穩地“迎來”了又一波的流民。

這群流民來到慶城的都有些懵,到達第一個縣城的時候,那邊忙裡忙慌的接納了一些人,隨後給了他們吃的,讓他們還能走動的抓緊去慶城。

被趕習慣了的流民們認命地繼續往前走,路過第二個縣城的時候,也被這麼告知,最終經過幾個縣城後,來到了這些人口中說的慶城,而在這邊,似乎沒有人趕他們了,一群人跟著官兵,動作緩慢木訥地喝水、吃東西、清洗,然後分到帳篷休息。

流民來的那天,慕淵也接到了訊息,他放心不下,帶著小童還有彩月過來外城這邊。

郭太守親自帶著他們登上了城牆讓他們能看見外面的情況。

見沒有亂起來,慕淵放鬆了不少。

“郭太守,這不久辛苦你了。”

郭太守笑眯眯地擺手,“還行還行,主要是下面的官兵們要辛苦一些,我就是下一些命令罷了。”

慕淵點頭,“他們也確實辛苦,這樣吧,每人這個月加二兩賞錢,這錢我來出。”

反正周澤葉的私房錢在他這,這點錢慕淵還是出得起的。

大約兩三天後,這些流民穩定下來,官家也逐漸統計完之後,各家各戶就要來認領和分人了。

嚴家這次帶走了一大批人,玻璃廠那邊也是。

和上次一樣,剩下的人裡好多都是小孩和老人。

慕淵早就和郭太守說好了,剩下的人不管願不願意,都帶去將軍府做佃戶,總不能誰都不要餓死在這慶城吧。

不過流浪了這麼久,別說做佃戶了,只要是給口飯吃,這些人都願意跟著去,所以這最後送去將軍府的人裡也沒有誰挑刺。

這群人甚至還是上一次的流民來收拾的,聽管事的傳來話,兩撥流民里居然還有相互認識的。

慶城流民這件事再一次順利解決,慕淵覺得慶城的人對待流民都有經驗了,下次再來的話,恐怕慶城的老百姓們都能平常心對待了。

遙想第一次慶城出現流民的時候,家家都爭著去買米買面,給方家大賺了一筆,這次都已經好多了,沒多少人恐慌著去搶米麵了,也有一部分快要到今年豐收季節的原因吧。

流民這件事從六月中下旬一直到六月底,才真正的穩定下來,主要是有些縣城還是出現了一定的慌亂,不過郭太守專門派人下去鎮住了,損傷不算慘重。

慶城還有些許餘力,所以郭太守同時又給寒城去了訊息,讓寒城的太守送一批人過來,但是必須要官兵壓著過來,免得有人故意搗亂。

有了郭太守這話,寒城太守自然願意,連夜就安排人第二天帶著一堆人出發了。

慶城又小忙了一陣,但最終終於安穩下來。

燒磚場這邊這不久都賺翻了,那幾個窯這不久都沒停下來過。

而在郭太守“激情的撒錢”般的訂單下,六月份嚴家這邊交的稅用完了,不過現在不同了,六月初的時候,慶城的幾大家,半脅迫式地都簽訂了這個納稅協議,郭太守這次可謂是底氣十足。

慕淵倒是不關心這個,現在他的注意力在將軍府的私塾和慈幼莊上。

莊子上的佃戶逐漸多了起來,慕淵拜託關秀才又找來了兩個先生,然後慕淵讓五個人分別分開帶不用年齡的小孩,於是私塾又得擴建了。

慈幼莊因為帶回來的那些小孩,以及這次流民裡收留的小孩,現在也要不夠住了。

於是將軍府這不久正忙著找人建房子呢,慕淵沒什麼事情,於是就來當監工了,同時也在檢視今年莊稼的狀況。

慈幼莊和私塾的事情緊趕慢趕半個月才弄好,這還是莊子上大多數佃戶都來幫忙之後才有的效率,這件事情之後,就是靜靜等待秋收了,也沒什麼大事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