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來,幾人依舊是待了三天就走了。

時間已經進入到五月了,已經徹底的熱了起來,慶城人都已經脫掉了外面厚厚的褂子了。

五月份的幾場雨下得正好,地裡的作物們一天一個樣,大家都在感嘆今年會是個好年。

周澤葉他們走的第三天,慶城發生了一件大事,關於流民的。

南方的流民突然在那天湧到了慶城這兒。

南邊的關外亂起來了,似乎是那邊的鎮國公遭到了刺殺,人已經沒了,現在南方開始打起來了,好多老百姓成了流民。

但再怎麼亂,這慶城作為最北的一座城,這些人肯定都到不了的。

但凡上面有些考量,都不會讓這些人過孜域關。

在古代這樣的人口大規模流竄是很不安全的事情,朝廷是肯定會派人鎮壓的。

從這些人的話語中得到的解釋是,他們也是聽見別人說北邊地多人少,來了能吃飽飯,才帶著一家老小逃來的,而且他們運氣好,聽說後面來的朝廷一律不讓過了,只能被攔在孜域關,讓軍爺們壓著往回走。

南方這次亂起來,他們隔著這麼遠都受了影響,讓人不自覺的感覺他們應該是被針對了,這些人是有目的的來北方,還來的是慶城這邊,恐怕是有人在暗中指引。

馮管家給慕淵彙報這件事的時候,太守已經在外城之外安排人建起了棚子和粥鋪,開始給這些人施粥了。

本身慶城的難民就多,好多都是域外或者靠近那邊的縣城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原因無家可歸的。

現在這幾批流民的到來,直接給慶城已經下面的縣城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現在太守已經叫人去通知下面縣城的縣令們來商量怎麼解決這件事了。

慕淵畢竟是公爵夫人以及大將軍夫人,這慶城在寬鎮國公府的管轄下,所以太守也叫人來通知了慕淵。

和這群人坐在太守府的正廳內時,慕淵還有些懵。

最開始說的是太守,基本上都是在詢問各位縣令每個縣現在統計出來的流民數量,以及安置的情況。

報上來的資料都不理想,太守眉頭就沒舒展過。

北方最缺的便是糧食,慶城以及下屬的縣之前都被周澤葉調整了稅收,庫裡本身沒有多少糧食,現在流民一多,消耗更加迅速了,有的縣再過不久庫裡就要見底了。

“方家現在的糧價如何?”慕淵突然的一句話讓大家愣住了。

一個縣令回道:“我們縣現在方家開的糧店已經漲了兩個銅板了。”

慕淵哼了一聲,“果然不愧是方家,流民才到了兩天,就漲了兩個銅板。”

太守的臉色也不好看,方家也太明目張膽了。

“太守,慶城現在的糧食還有多少?”

“三少,恐怕還夠撐一個月。”

慕淵點頭,“那慶城這邊不急,主要是下面幾個缺糧食的縣比較急。”

慕淵將馮管家叫了進來,大家都習以為常,之前周澤葉不在慶城、慕淵也還沒來的時候,大事小事需要將軍府出面的,都是馮管家代勞,眾人對馮管家也熟悉。

“馮叔,從府上的庫裡調出來糧食給這幾個縣送去,最低要給到能維持住半個月的量,而且,別想著偷奸耍滑給我昧下這批糧食,能從將軍府出去的都是好米,我會找人去是不是查,要是發現你們偷換了佈施用的米,我恐怕要找各位談談心了。”

慕淵說這話的時候看向了通縣的縣令。

通縣的縣令雖說沒有在這個報備的縣裡,但被慕淵盯著看並說了這樣的話,讓他緊張地流汗。

之前他收到訊息說是將軍夫人來了他們縣,但是找不到人,不知道當時這位將軍夫人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慕淵之前就給太守說過通縣這個縣令,但是現在太守的人還在查,看來這傢伙確實有鬼。

太守笑著道:“封縣令,是我這正廳太熱了?你這汗流得都快打溼衣襟了。”

通縣的這位封縣令連忙搖頭,“不,不是,多謝太守大人關心,是我這不就染上了風寒才好,這不身體有些虛,出點汗不打緊。”

太守呵呵一笑,“那就行,封縣令得注意身體,接下來又是忙的時候,可別累倒了,到時候都不知道找誰來接你的班呢。”

“那是那是,屬下肯定盡心盡力做好。”

馮管家那邊和幾個縣令統計了具體的數量,以及運糧過去的時間和地點。

幾個縣令拿著條子又坐回了之前的位置。

郭太守看差不多了,道:“施粥救濟只能是解燃眉之急,之後就是要如何讓這群流民安置下來了,各位有什麼想法嗎?”

通縣的封縣令立馬說話了,“小人這邊與縣內各大家商量過,其中嚴家給了小人一些很好的建議,嚴家表示他們家需要開一些作坊,能夠解決一些流民的問題,他們作坊能夠給流民提供吃穿和住,這些就當是流民們的工錢。”

這個是之前他們看到慕淵給製冰作坊的員工的待遇,但是那裡的員工不僅包吃包住,還有月錢可以拿。

但對現在的流民們來說,能有吃住的地方就已經很好了,而且人多了,要是給銀子了也會亂起來。

太守點頭,“不錯,封縣令你也可以和其他家的商量,讓他們也效仿一下,其他縣的也可以去試一試,當然,對於這樣良心的商家,自然不會讓他們白出錢,這樣,每解決一個流民或者難民的吃住問題,就分得一丈地,這地近五年不用上稅,這樣的條件也算是豐厚了。”

慕淵在心裡笑了一下,慶城最多的就是無人的荒地了,太守這打算,除了少拿一些地稅,其他什麼都不用官家出,這買賣划算。

在商家的眼裡,不僅白得地,前五年還不用交這些地的地稅,用難民流民還不用給工錢,只需要給人吃住就行,也很划得來。

這自然是流民越招的多越好了!這條公佈下去後,這個商家還掀起了搶流民的熱潮。

這裡自然是將軍府和嚴家收留的最多,嚴家的奶茶作坊,現在單純的製作原材料都要很多人,還有肉夾饃店要大批次處理肉等等。

將軍府和李元義府上這批人,李元義那邊是找人做佃戶,畢竟莊子現在大了,自然是需要人來做的,玻璃廠這邊是找人燒磚。

現在玻璃還沒搞定,其他的窯正好空出來燒磚燒瓦,其他家需要大量蓋房子,肯定又能賺一筆。

不僅玻璃廠需要這批人,馮管家的意思是,將軍府也要招佃戶,這些佃戶和原來的不一樣,將軍府有很多偏遠的土地正好讓這些人去開墾,之前因為人手不夠,才面前開出來了十畝,現在人多了,自然可以去多搞一些。

慕淵對接下來各家如何搶人不感興趣,他和太守以及各個縣令強調的就是,決不能苛待這些流民,他們招的是幫工,只是這群幫工特殊了一些,可不能當成自家簽了賣身契的下人一樣看待。

雖說有很多附加的條件,但是土地和免地稅的吸引力還是很大,各家還是收了不少人。

但都還是挑挑揀揀地剩下了不少的老弱病殘。

慕淵嘆了一口氣,讓馮管家儘量地將人安排到將軍府莊子內。

基本上穩定住了局面,各個縣的作坊和房子也在熱火朝天地建起來。

玻璃廠那邊的窯燒瓦都好幾天沒停過了,聽說是賺了不少。

這不久王家的布莊也是賺了不少,收到訊息的第一天,王家的家主就敏銳地將囤積著的粗布以及成衣全部放了出來,成衣第一時間售空,定下的單子都排到半個月後了。

在這些流民正式被各家作坊領走之前,官家還是得管著,正好能有半個月的時間。

慕淵建議太守這半個月內加緊給這些流民登記,他提議了集體戶籍的事情。

在孤兒院的時候,他們裡面的小孩都是集體戶口,後面上了大學,戶口也是給到了學校所在地的集體戶口。

按照容朝的律法,在一個地方必須有住所才能有戶籍,或者是同一個族的親戚才能將戶籍並在一起。

集體戶籍的話,就以他們具體在的作坊為一個大戶籍,將這些人全部歸攏在這裡面,就不論什麼親戚了,簡單又方便。

太守連夜讓手下的人開出來這樣的戶籍,然後通知各縣城,讓大家抓緊時間統計。

慕淵給周澤葉寫這個月第一封信的時候,將軍府的佃戶們安置了下來,但是廠子招的幫工們現在還在官家的棚子裡。

將軍府、李元義府上來的這些難民流民們是做佃戶,慕淵第一時間就是讓這些人剃髮清洗。

很多人都挺抗拒剃頭這件事,但是慕淵看見他們遍佈蟲卵的頭髮,還是叫人按住給剃掉了。之後就是清洗,然後換上衣服。

畢竟佃戶和幫工們籤的契約不一樣,很少有人會去籤佃戶,在他們看來,幫工至少還是自由身,簽了佃戶就沒有自由身了,一輩子都是給主人家種地的長工。

他們的想法是先做幫工,能搞到銀子就可以出了作坊後在這邊買幾畝地安定下來了,之後就是地裡產多少,自家就用多少了,比做佃戶強。

所以將軍府還有李元義家那邊招到的很多佃戶其實都是做不了幫工的,身強力壯的沒多少。

不過慕淵不嫌棄,他是覺得人只要活著,就一定能有價值,做不了農活,肯定還有其他能做的事情,反正古代基本啥都靠人幹,多個人多份力,又不是吃白飯的。

嚴蓉這不久和慕淵混在一起,受到了慕淵很多思想上的影響,看法也改變了很多,所以那邊的莊子上也接了不少的佃戶。

慕淵真的做到了,他透過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身邊的人!

到這個世界快有一年了,他剛來到這裡的時候格格不入,現在的他可以說是勉強的混得開了。

小童和彩月現在對著他和周澤葉都沒有那種特別明顯的主子和僕人的分界。

府上佃戶的事情弄完,戶籍也全部掛上之後,將軍府給到那幾個縣的糧食已經運到了。

慕淵讓府上的人親自去那幾個縣城施粥的情況,得到的訊息還不錯,都還挺老實的,沒有偷奸耍滑。

這些糧食自然是馮管家每年都囤下的糧食,這些都在將軍府的一本私賬上,這些糧食是馮管家給周澤葉準備的,萬一有一天情況真的不好了,這些糧食能夠讓周澤葉手下的兵不會立馬就斷糧。

馮叔從五年前老將軍走後就一直在這樣做了,周澤葉知道馮管家的打算,他們其實都考慮過最壞的事情,所以周澤葉沒有阻止馮管家。

這次的糧食弄出去其實不僅馮管家,慕淵也是有些肉疼的,但是為了慶城和周圍縣城不亂起來,這點糧食也值了。

現在方家的糧價已經漲了十個銅板了,妥妥的吃相難看。

但是大家又不得不買,慕淵恨得牙癢癢,平生最恨這種吃“人血饅頭”的人。

上一世在福利院,他們福利院還好,有很多福利院私底下亂得不成樣子,孤兒已經夠可憐了,有些人還要想盡辦法吃他們這些孤兒的“肉”,喝他們的“血”。

慕淵長大後,福利院的管理才正規了很多,很多人渣被清算之後,日子才真正的好過起來。

等這一年豐收的時候,看方家還囂不囂張的起來。

慕淵和嚴家主之前商量好了,等春小麥能收的時候,小吃食店的第一季分紅正好能下來,到時候要拿出來錢去收糧食,準備開糧店和方家打擂臺了。

這件事肯定不能嚴家出面,所以交給了將軍府名下掛著的另一個商家戶。

慕淵是明目張膽的就要和方家對著幹了,他就是要告訴方家,將軍府要開糧店,看方家如何應對。

慕淵是敢肯定今年莊子上的收成肯定會翻倍,莊子上本身吃不了多少,到時候拿去糧店充倉庫,如果方家真的做得絕,他們收不到糧食,大不了借馮管家那邊的糧食一用,第二年再慢慢的還。

有了糧食和玻璃,慕淵就要開始研究酒了,高度酒精可是良好的消毒用品,酒糟又可以用來漚更好的肥,到時候,就不用兩三年的時間來肥土了,一年就可以了,到時候就會有更多的糧食!慕淵已經看見了光明的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