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死後,魂魄並未歸地府,而是遨遊於三界,他看過許多生前未見之景,歷過許多平生難歷之事。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人間不知幾度春秋,在又一次改朝換代後,他的魂魄終於順應天道將入輪迴。

臨行之前,他最後看過一眼天地浩大,放聲大笑:“吾此一生曾見天地之純,萬物畢羅,吾心逍遙,今足以歸,今足以歸!”

莊周的魂魄隨勾魂使離開後,虛空陡然風急,一縷無形之氣緩慢成型,最終在原地化作一尾尺長的游魚。

這條魚渾身剔透,有形無色,它睜開眼睛,好奇而懵懂地看著這個新世界。

它的意識中似乎有許多東西一閃而過,但轉瞬即逝,如風過無痕。

它以天地為池,自在遨遊,世間生靈看不見它,視它若虛無。

它在人間遊了許久,見過十洲三島,到過豐沮玉門,也曾機緣巧合抵達過天上白玉京、地底酆都城。

但不同於人間,這些地方有許多能見到它的存在,而趨利避害是所有生靈的本能,它不得不小心隱藏自己,保全性命。

直到有一天,它在遨遊時於慄廣之野遇見十位神,他們橫道而處,據聞是女媧之腸所化。

這次,它沒能逃掉,十位神一擁而上,將它困在其中,它安靜下來,一雙透明的眼睛默默注視著他們。

“這是什麼?”

“靈吧?不過從未見過這般靈體。”

十位神人看起來貌似孩童,長得一模一樣,身材滾胖,眼睛圓圓的,臉圓圓的,身子也圓圓的,乍看過去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他們好奇地圍觀著游魚,還有人伸手想要戳它,手指卻穿過它的身體落在虛空。

“我們找其他神認認這是什麼吧。”他們商量著,便將游魚困住,其中兩位神人牽著手跑走,這之後一段日子,都沒有再出現。

游魚無法逃脫,只能隨他們一起等待。

慄廣之野不分晝夜,它能在天空看到日月星辰同現,黑白涇渭分明。

它為這樣的異象而感到愉悅,雖被困於方寸之地,卻每日搖頭擺尾,十分自在。

歲月不知幾何,離去的兩位神人終於迴歸,他們帶回一位白髮蒼蒼的古神。

古神走到游魚面前,伸手懸於其頂,許久後才驚奇道:“這是識靈。”

“何為識靈?”神人們齊聲問道。

“神思識見所化之靈,不過此等靈體難得一見,卻不知這是從何而來?”

神人們一聽紛紛搖頭,“不知道。”

“沒留意。”

“它自己游來的,碰巧被我們看見,就把它留下來了。”

“我們都沒見過呢,真有趣。”

古神解釋道:“此等靈體十分奇異,它們的力量與來處息息相關,若是能知道這隻識靈的能力,或許就能找到它的來處了。”

誰料神人們聽後全都搖頭道:“我們不在意它從哪裡來。”

“我們也不想知道它的來處。”

“我們在這裡住得好好的,幹嘛要去為它尋找來處?”

“不過它的能力我們還是很好奇的。”

“您有辦法知道它的能力嗎?”

古神看著被困於方寸之地的游魚,無奈道:“這般可瞧不出來,你們先將它放了,我再看看。”

神人們一聽,便解除了游魚的禁錮,誰料游魚一得自由,瞬間散入風中消失不見。

神人們傻眼了,古神也驚了。

呆愣許久後,他們才反應過來,十位神人一起生氣又委屈地看向古神。

古神心虛地別過頭去,“雖然我沒看太清楚,但它的能力似乎很特別,若我沒猜錯的話,它能將自己化作風呢。”

神人們聽後十分驚奇,“化作風?”

“它能千變萬化嗎?”

“它也能變作我們的模樣嗎?”

古神搖頭道:“方才那一瞬,它與風融為一體,它即是風,風即是它,此乃合一之象,而非變化。”

神人們面面相覷,均疑惑而茫然,但很快,他們就輕鬆笑道:“既已離去,便是緣盡,不必在意了。”

“是極,隨它去吧。”

“隨它去吧。”

送走古神後,慄廣之野又平靜如昔。

逃走的游魚再次遨遊四方,它於天地之間,如入水中,自在無極。

它能化作世間萬物,卻始終與萬物存異。

化作花時,它不會枯萎;化作樹時,它不經風雨;化作鳥獸魚蟲時,它沒有生老病死,如同永生。

它的生命彷彿看不到盡頭,在漫長的歲月中,它與人類妖鬼為伴,看著它們一次次在世間輪迴,不知從何時起,它生出了一種渴望。

對從未體驗過的,新事物的渴望。

它厭倦了這樣的歲月,毀滅與死亡之間那般極致的怨鬱悽豔深深吸引著它,它迫切想要擁有、想要去經歷。

這樣的念頭一經產生,便再也無法消散,可它是靈體,生於天地,無法入輪迴。

就在它萬分苦惱的時候,它遇到了一黑一白兩個鬼差。

那兩個鬼差沒發現它,一邊走一邊抱怨這次又失蹤了一些魂魄,害得他們白跑一趟。

游魚聽後,忽然靈光一閃有了主意,若是它能湊巧遇到某個失蹤前的魂魄,並在鬼差抵達前化作他的模樣等候,說不定就會被帶到地府投入輪迴。

就這樣,它一連尋找數月,終於發現一隻受損即將散去的妖靈魂魄,它十分高興,連忙與僅剩的殘魂碎片融合。

鬼差抵達後,它果然被當作那個妖靈帶走,可等回到地府受審時,他們才發現籍冊上已經失去了這隻妖靈的名字,不得已,他們只能將此事上報閻王。

游魚雖能化形,卻無法左右籍冊變化。

就在它暗自焦急時,卻見閻王掏出生死簿一邊翻閱一邊煩躁道:“定是以前的爛攤子太多,這才會出錯。”

他翻了許久都沒找到,索性收起生死簿,從犄角旮旯裡掏出一堆破舊的籍冊。

他隨意拿起一本,翻開後看過幾眼,便指著其中一處道:“就他了,把這隻鬼按他的名額投入輪迴吧。”

這樣還能平一筆爛賬。

這句話他並沒有說出來,但在場所有的判官陰差都聽懂了。

就這樣,他們默契地裝作無事發生,將游魚所化的妖靈以另一隻鬼的身份投入了輪迴。

在保有自我意識的最後一刻,游魚依然是激動興奮的,它終於即將擁有自己渴望許久的東西。

但它不知,那些它身為旁觀者時無法體會到的苦難生死,或許並沒有嚮往中那麼美好。

而待時過境遷,心念隨轉之時,它卻早已不是當初縱遊於天地的那尾游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