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阿維葉聽到這訊息,先是一愣,隨即勃然大怒。
現在攻佔西拉夫港還有什麼意義?
劉仁軌是個文人出身,別看他常將孔孟道義掛在嘴邊,這心黑起來,那比一些滿嘴喊殺的武人可恨多了。
劉仁軌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撤的,所以他用來加固防線的所有材料都是在城內就地取材,直接拆城裡的建築,半點都不客氣。
劉仁軌在撤離之前,還將自己建立的防線推了,連停泊港口都給搗毀了。
整個西拉夫港大食國最重要的水上商道港口,劉仁軌給毀了九成半。
想要恢復西拉夫港原來的盛況,幾乎等於重新建一座新城。
大食國的經濟受此番大戰影響也是一團爛賬,西拉夫港想要重建,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穆阿維葉只能暫時將西拉夫港放棄了,也是因為如此,他們在一個殘敗幾近荒廢的港口並沒有佈防。
唐軍在這個時候殺個回馬槍,搶奪一個廢棄的港口。
用意何在?
驀然間……
穆阿維葉想到了薛仁貴,罵道:“好大的狗膽,真是欺我大食無人?”
穆阿維葉這話一出口,下面的諸將也反應過來了。
劉仁軌這是想要接薛仁貴回去?
這一下如捅了馬蜂窩一樣,大食國的諸多將軍跟著義憤填膺起來。
“我大食哪裡受過這等羞辱……”
“讓他們趁我們外出的時候成功了一次,怎麼?真將我們當成羔羊了?”
本來他們就因輸給了唐廷,集體利益受損嚴重,又讓薛仁貴打出一身火氣,將唐廷恨的牙根疼癢,現在造成這一切結果的罪魁禍首之一的劉仁軌又度復來,在他們傷口上撒鹽……
儘管他們讓薛仁貴打得有點虛,但所有人都清楚一點,薛仁貴是絕無生路可言的。
這種高頻次的連番作戰,這種身在敵後心無補給無兵源的狀態,早晚有一天會力竭。
他們不是真不敢打,而是不敢在薛仁貴鋒芒最盛的時候去打,成為別人的嫁衣,心裡一直打著吃肉當漁翁的念頭。現在劉仁軌要救出困在大食此番大戰裡唯一的肥肉,等同點燃了火藥桶,將所有人的怒意都點燃了。
穆阿維葉也不能坐視不管,薛仁貴是他最後的遮羞布,只有將之拿下,才能挽回自己所剩不多的顏面。
“果然如此!”
便在這時,卡西奧突然出聲,說道:“哈里發,從薛仁貴這幾次出現的軌跡來看,線路逐漸的向東轉移。之前還以為他只是做困獸之鬥,漫無目的的逃竄,現在劉仁軌出現了,卻可見薛仁貴這是有目的的往東方靠近,目的就是為了與劉仁軌匯合。他們應該早有約定……”
穆阿維葉道:“想的確實挺好!”
當即穆阿維葉不再遲疑,一邊派人進攻西拉夫港,一邊在通往西拉夫港的必經之路設下重重壁壘。
接下來薛仁貴的動向似乎也驗證了他們的揣測。
薛仁貴的行動路線明顯是奔著東方去的,也與他們產生了三次衝突。
這三次衝突的結果讓大食國精神一振,向來無往不利的唐軍,連續吃虧,略帶狼狽的撤退了。
這三戰的結果讓大食一方軍心大定以外,也給穆阿維葉想明白了對付薛仁貴的辦法。
跟薛仁貴這種擁有無敵之勇的將領打小規模的野戰,那跟找死沒啥區別。之前為了圍殺他,一直追著他打,結果都被打自閉了。
現在洞悉了薛仁貴的目的,提前在必經之路設防,待薛仁貴來攻。藉助防禦工事,薛仁貴的個人勇武削弱大半,就憑他手中數以千計的疲兵,在野戰上還能倚仗薛仁貴的武勇跟在他身上衝殺。但只要陷入攻防陣地戰,困獸般的唐軍疲兵將會大受影響。
最為關鍵的便是唐軍是完全無兵源補給的,在陣地上多損耗一條生命,實力就得弱上一分。
這將薛仁貴逼入陣地戰,正是對付他的不二之法。
穆阿維葉當即照著這個思路,不再執著於包圍圈,想要困死薛仁貴,而是以陣地戰的方式,與唐軍接觸。
此法果然取得了效果。
接下來的幾戰都是大食國佔了上風。
薛仁貴顯然明白自己的短處,不敢強行攻陣,見勢不對就撤。
大食軍原本頹廢計程車氣也漸漸振奮,都在討論薛仁貴還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穆阿維葉心裡卻有一種不祥的感覺,說不上來哪裡不對。
直到這天夜裡,穆阿維葉翻著東方傳來的一本兵法: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大唐的各種書籍也在大食國境內暢銷,除了孔孟之學,還有爛大街的上古兵書,只不過是翻譯成了大食語,很多東西都是詞不達意。
饒是如此,也給了穆阿維葉極大的啟發,看的津津有味。
直到他看到兵書上的一計:聲東擊西。
一瞬間,穆阿維葉腦袋轟然一震,這些天為了圍堵薛仁貴往東與劉仁軌匯合,他們將大多數的兵力東調佈防,西邊不可避免的空虛了。
如果是聲東擊西,西面現在就處於防守薄弱之處。
“不對,劉仁軌在西拉夫港,薛仁貴去西邊有什麼用?”
“難道!”
穆阿維葉眼中閃過一絲驚恐,難道這就是劉仁軌的算計?從他復來的時候,這一切都是假象?
“快,快去麥加……”
其實穆阿維葉知道現在最好的辦法是通知在麥地那的侯賽因,可真讓他拿下了薛仁貴,那自己這哈里發的位子豈能保的住?
即便明知道有讓薛仁貴逃走的可能,甚至這就是劉仁軌的算計,但他還是決定不通知侯賽因,寧願讓對方跑了,也不能助長侯賽因的氣焰。
同一時間,麥地那!
侯賽因自從回到自己的領地,對於穆阿維葉這位大食國的哈里發就失去了敬重,收回了麥地那、麥加的控制權,名義上沒有分裂,但已經不再聽穆阿維葉的任何指令。
對於穆阿維葉勞師動眾圍殺薛仁貴,侯賽因也一直關注。
他也想取薛仁貴的性命,試想一下,穆阿維葉這個大食國的哈里發費盡心思都拿不下一個薛仁貴,卻死在了他侯賽因的手上,那對於他本人的威望的提升無比巨大。
只是隨著劉仁軌的出現,薛仁貴一直向東移動,侯賽因也只能自認倒黴。
在李績的提醒下,感受到穆阿維葉殺心的侯賽因,不敢輕易進入對方掌控的疆域。
正在他自認倒黴的時候,卻收到了一條訊息。
“總督大人,發現了薛仁貴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