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上蠔肉“滋滋”作響,宋家兄弟便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烤。

宋成厚原本幫溫詩詩餵食的,但小人兒骨碌一下,從大哥膝上起身......

徑直站起,宋成厚將筷子遞給她,將筷子拿得好好的,夾了一塊,送到嘴邊......

宋家兄弟覺得有意思,全都盯著她看。

誰知,小傢伙將筷子夾進嘴唇,輕輕吹氣,給蠔肉降溫......

眾人覺得新鮮,這點小東西,還挺會照顧自己,擔心燙

,都不用他們提醒......

小傢伙吹了一會兒,卻突然轉身,將筷子送到大哥宋成厚嘴邊......

微抬下頜,露出頸上的層層軟肉,可愛極了。

宋成厚也沒料到,溫詩詩會有這樣的舉動......

不僅僅因為,他們相處不過兩日......

而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護食得緊,弟弟們這個年紀,他都經歷過......

從他們手裡奪食物,無異於虎口拔牙.......

而且,從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妹妹也是哥吃貨無疑......

可是,她卻將自己嘴饞了半日,夾到的第一口蠔肉,送給自己......

“大哥,你吃啊!”

這聲大哥,宋成厚被叫得熨帖不已,不由得淺笑,假裝吃掉,還謝謝溫詩詩。

小孩子給的食物,大人若當真,隨時可能地動山搖......

誰知,溫詩詩微微睜眼,那表情似乎有點疑惑,又有一點了然,覺得大哥是在與自己玩......

表情生動到,宋成厚此刻簡直融化了眉眼.....

圍坐在一旁的弟弟們,牙齒簡直都要酸掉了。

老九宋成遠,酸他長大至今,大哥都不曾對他有這樣的眼神......

其餘哥哥們牙酸,明明一同叫哥哥的,為什麼第一塊蠔肉,卻夾給大哥?

老三宋成信:忘了我一直跟你說話?咱們更熟了吧!

老四宋成亮:原來我就是個工具人!妹妹,沒忘你這蠔肉,是我烤的吧?

老五宋成羽:原來喜歡,也只有一瞬......會變的吧?

老六宋成風:忘了昨天我誰給你診斷、檢查的?

老七宋成曜:畢竟,搶不上抱你,不是哥哥不誠心。所以現在我也不無理取鬧......

老爸宋成錫:是誰說,遇到危險,可以找我騎馬帶著逃走?

對哦,我說了,現在沒馬。所以,是沒馬的問題?

老十宋成新:我終於可以當大哥了!沒事,這團寵的位置,暫時可以讓給你......

溫詩詩將筷子伸了伸,將蠔肉捱到宋成厚的嘴唇......

宋成厚沒法,感受到溫詩詩的誠意,才輕輕咬了一點......

他可沒忘,六弟小時候將半個蘋果送到自己嘴邊,要與自己分享......

他當時沒留意,實實在在咬了一口,其實當時,宋成厚也不過十二歲,一口能有多大......

只是,當時宋成風不可置信地看著手裡的蘋果,哭得差點昏過去。

“大哥壞!說好只吃一口......

卻咬了這麼一......大口!

嗚嗚嗚......”

又想到舊事,宋成厚筆尖酸澀。

“都吃掉啊!”

溫詩詩認真道,眼睛澄澈分明,彷彿能滌盪人心。

宋成厚終於依言,將蠔肉全部咬了進去......

鮮滑軟嫩,出口還有些不適,帶著海產的腥味,但仔細咀嚼,也不難適應。

宋成厚吃完,也夾了一塊,放到唇邊吹冷,餵給溫詩詩。

溫詩詩揚起笑臉,一口咬下,臉上的兩個淺淺梨渦,因為咀嚼......

一鼓一鼓的,像只小松鼠,尤其可愛。

其餘兄弟看著,不止牙疼,連腮幫子也疼。

他們不會吃嗎?

他們也有筷子,幹嘛要人喂!

宋家出事前,從前吃飯也不算嚴苛,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禁令......

只遵守餐桌禮節,有話等嘴裡的食物吃完再說......

是以,餐桌上總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此刻便是如此,老四照看火候,在蠔肉被夾走時,適時新增,自己吃到的,便少一些......

身旁的二哥和老六,也不說話,是不是給他喂一塊,直接送進嘴裡,總算沒那麼餓了。

期間,老四向二哥、五弟說起,溫詩詩的厲害,會辨認海產......

不止認識西施舌,還認識生蠔、海螺......

又將大哥考驗,溫詩詩的經過,向兩人敘述一遍......

宋成堅和宋成羽,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宋成堅多看了溫詩詩幾眼,宋成羽看向溫詩詩,眼睛裡滿是笑意。

“我妹妹,真厲害!”宋成羽發自內心讚歎。

被宋成羽的盛世美貌晃到眼,還被誇獎,溫詩詩又不好意思了,埋頭吃蠔肉。

兩桶蠔肉看著不少,但因為這是僅有的食物,且宋家人多......

烤得大半,大家也終於吃了七八分飽。

宋成亮按照溫詩詩說的做法,將西施舌和小寶娘給的三個生蠔,還有撿到的一個海螺,全部放到薄石板上。

小火慢烤,等待的時間需要久一點,兄弟們正好藉此機會談話。

“等下吃完,大哥就可詢問方丈意見,叫兩個弟弟,去請教小寶孃親......

我帶其與人,到岸上撿石塊和樹。”老二宋成堅道。

不論房屋現在哪兒,總需要石頭的,樹枝生火做飯,都用得上。

大哥宋成厚點頭,溫聲道,“建房的事,二弟你和五弟在行,我們都聽你安排......

包括我,有什麼我力所能力的,你只管跟我說。

建房雖然主要是你們倆操心,但不是兩個人的事,選址只是其一......

便是建造,會更加辛勞。你們倆不要,將壓力都扛在自己肩上......

有什麼問題,咱們一起商量。

等確定好建房地址,二弟你和五弟商量,最好做個分工,誰負責施工,誰負責後勤,誰從旁協助,都明確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