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當晚剛子和龍二炮都被放了回去,楊凱開車載著蔡局在回邑縣縣委招待所的路上,兩人路上喜笑顏開,談笑風生,專業的本能告訴他們已經敲開了破案的大門,所有的一切黑暗將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直到只剩下赤裸裸的事實。雖然勝利在望,但還需要仔細想想下一步的調查工作該怎麼安排?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因為一絲的疏忽而前功盡棄。
回到招待所,蔡局睡不著,思考著整個案件的邏輯關係和關鍵人物之間的關係,既有些興奮,又為下一步的調查工作擔憂,蔡局準備第二天把這邊的調查情況給左局彙報,看左局有什麼指示。
9月17日早上9點半,蔡局把這邊的調查情況在電話裡向左局作了詳細的彙報,左局在電話裡指示:“看來邑縣的情況比我們想象中的複雜,牽涉面比較廣,涉及我們警察內部也涉及政府官員,我這邊會給市政府分管領導作彙報,請求紀委的支援,你那邊我給你安排人手,讓刑偵支隊三中隊和治安三處配合你的調查和行動。"蔡局在獲得指示後信心倍增,感覺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蔡局跟於梅書記相互通報案情後,決定等市局支援的同志到位後分析案情,也讓新到的同志能瞭解情況。過了兩個多小時,支援的同志也趕到了,來了六個人,三個是刑偵支隊三中隊的同志,由中隊長楊翔帶隊,楊翔武警轉業幹部,二十九歲,身高一米八,短髮,帥氣逼人,兩名隊友是王銳和馬娟,王銳二十三四歲,參加工作兩三年,還有些書生意氣,馬娟也是二十三四歲,作風比較潑辣,長相一般,穿著比較簡潔,應該是不怎麼化妝的原因。另外三人是治安處的同志,帶隊的是副處長李珂,三十六七的樣子,個子一米八左右,肌肉比較多顯得壯實,另外兩名一個叫陳述軍,三十幾歲,一米七的身高,長得比較瘦,額頭有塊不起眼的刀疤,頭髮比短髮長一些,三七分,看著有點匪氣,另外一個叫鄭少偉,四十多歲,當兵轉業幹部,說話帶河南腔,聽說在部隊修坦克的。
蔡局和於書記把大家叫到招待所會議室,看到調查人員加上自己有十二個人,應該算兵強馬壯,可以分成好幾個調查組同時出動,這樣也加快了查案的步伐。
蔡局首先讓楊凱介紹案情基本情況和梳理了人物之間的關係。按邏輯關係,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最初的魏宏東案,單從案件來看,是因為在1999年11月某日晚十二點,包括魏宏東在七八個人在吃燒烤的時候與隔壁的兩人發生口角和爭執,便開始互毆,那兩人中的其中一人是拆遷區域建水村的張友財,四十歲,家裡有一65歲老母王玉芬,張友財死後一個星期,王玉芬在家中上吊自殺,張友財老婆因為家窮幾年前就帶孩子跑了。另一個是建水村的生產隊長張其明,也是四十來歲。在互毆中,張其明只是被一人推搡幾下,其餘拳腳全招呼張友財身上。互毆中張被人用刀刺中心臟致死,材料中是其中一個叫"黑娃兒"的持刀行兇並在逃。目前張其明也不知所蹤。疑點一是為什麼剛好那個時間兩幫人會在燒烤店吃燒烤。二是這兩幫人恰好是矛盾關係,張友財是拆遷釘子戶,另一幫正是魏慶輝拆遷公司的人。三是黑娃兒,何許人?情況不明,應該是真有其人,但是否逃走的就是殺人兇手呢?我認為不一定。另外引申出來的另一層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魏宏東的親哥是邑縣乃至c市都較有名氣企業家魏慶輝,納稅大戶,主要承接邑縣常委安書記分管下的拆遷和商業街區的修建,他身邊有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張從兵主要是負責帶馬仔,做武活,一個是許展成主要是做法律顧問做文活。邑縣政法委副書記劉冬是魏慶輝的實親家就是孩子拜過幹大的這種,縣公安局局長王洪是魏慶輝的乾親家,就是嘴上喊,拉近關係這種情況。而經瞭解千佛山莊、豪情會所幕後老闆正是魏慶輝,基本是會員制,只接待官員和大老闆。特別是千佛山莊,主要就是賄賂拉攏官員的地方。補充一點,我們調查組在城關派出所調取治安案件受到無形的阻力,吃了啞巴虧。據查城關派出所所長正是王洪親自從兄弟夥中挑選並提拔起來最聽話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