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文言文寫的,但這道題不難理解,高良才看了一下就理解了題目的意思。

這道題說的是有一個正方形的城邑,不知邊長是多少。每邊城牆中間各開一門。

出北門直走20步有一樹木。如果出南門走14步,再向西走1775步,剛好可以看到那棵樹。

問城邑的邊長是多少。

這道題放在古代可以說是難題了,但在現代的數學裡只是小case。

高良才順手在卷子上畫了張圖,城邑和樹的位置就一目瞭然了。

圖畫好後,他差點順手就把ABCD標了上去,這是做幾何題的老習慣了,幸虧及時停住,不然還不好解釋他為何用外番的文字。

就算沒有標符號,這道題的幾何影象也很清楚了,不就是個相似三角形的問題嘛。

他在腦海中列個式子,很快得出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式,解出即可。

只是沒有電腦和計算器,靠口算來做乘除和開平方就難了。

高良才試了一下,口算還真算不來。

無奈之下,只得請中年文士再給一張紙,他要用來做草稿。

中年文士沒有多說什麼,當場給了他一張白紙。

高良才就在白紙上列起了算式,計算起來。

乘除好辦,開平方比較難,他只能估一個數,計算平方來比較,根據結果的大小來調整再算。

中年文士在一旁看到高良才列的算式和所寫的阿拉伯數字,若有所思。

高良才也豁出去了,他想阿拉伯數字被阿拉伯人傳遍世界各國,長安城裡這麼多番商,應該有人用過,到時候就推到番商頭上,說自己是跟一個番商學的就好了。

不過他想錯了,此時阿拉伯數字還沒有傳到中國,甚至還沒有向西方傳播,那是公元八世紀的事,還要再過兩百年,阿拉伯數字才會隨著佛學東漸讓中國人見識到,而被中國人所接受的時間就要晚到明清時期了。

但高良才沒看到的是,這個中年文士卻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似乎見識過這些數字一般,捋著鬍鬚看他筆下不斷寫出一個個數字,漸漸佈滿整張白紙。

算出來了,高良才鬆了一口氣,他將結果代回去,驗算了一遍,沒錯了,便在卷子上寫上了答案。

“城邑長二百五十步。”

高良才將卷子交給中年文士,這位主考官照例又詢問了解法。

這解法可就複雜了,高良才不保證這時期的人能聽得懂。

他只能硬著頭皮簡單解釋了一下。

“這題的解法實際上是利用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的原理,列成一元二次方程式,解開方程式即可得到答案。”

主考官聽了大受震撼,他顯然是第一次聽到這些名詞,根本聽不懂啊。

不過他也沒有多說什麼,這個時期的知識是各人的不傳之秘,也不好逼著別人細說,只要知道這道題確實是高良才自己算出來的就行了。

作為主考官的中年文士都一臉不解,旁觀的幾人就更不用說了,尤其那個武將,更是像聽天書一樣,完全不知所云,他嘟嘟囔囔道:

“什麼三角形?什麼走幾步就能見到樹的?這都是你們文人玩的,紙上談兵,沒什麼大用。”

“這我可不敢苟同。”高良才聽了那武將的話,忍不住反駁了幾句,“三角形相似原理用途很大,比如它可以用在軍中,用於測距,比直接目測距離要準很多。”

“真的假的?”那武將瞪大了眼睛,一副不信的樣子,還想說些什麼。

“好了。知節,你莫要說話了。”那中年文士打斷了他的話,看向高良才道,“小郎君果然是飽學之士,正是我文學館所需的良才。哈哈,老夫房玄齡,以後便與小郎君一同共事了。”

喲,竟然是房玄齡,這有點出乎高良才的意料,而那個武將則是程咬金,一次見到兩位名人,讓他頗為欣喜,忙鄭重施禮。

“良才見過房先生,程將軍。”

“誒,叫什麼程將軍。以後都是自家人,叫程大哥就好。”程咬金一拍他的肩膀,力量之大,讓他咧牙咧嘴。

“是是,程大哥。”

“這就對了,高小兄弟,你說的那個用三角形測距的方法,教教我。”

“知節,你先別纏著良才了,這個三角形相似的道理我都還沒有搞懂,就你那個腦袋,能學得會?我還是先帶良才去見秦王吧,日後你再向良才請教。”

“是是,見秦王要緊,高小兄弟,日後請你喝酒,我們再好好聊聊。”

高良才連聲應下,便與房玄齡一道上了馬車,前往秦王府去見李世民。

一路上,房玄齡熱情地拉著高良才說話,說他今日到他輪值文學館,怡好遇到這麼厲害的大才,實在是大幸。

又打聽高良才的師承。

高良才哪有什麼名師指點,這都是現代教育的結果,只好推說遇到一個神秘的道人,教了他一些本事,只是那道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知其真實身份。

房玄齡也只能表示遺憾了。

說話間,秦王府已到。

房玄齡將他帶到偏廳等候,便向秦王稟報去了。

不多時,一個侍從進來,請高良才跟他去面見秦王。

沿著青石鋪就的道路,穿過花紅柳綠的廊道,高良才終於來到了正廳。

進去之後,一眼就可見到正中的主座上,坐著一個氣宇軒昂的青年男子。

此人外貌堪稱英俊瀟灑,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雙眼炯炯有神,彷彿能洞察一切。高聳挺拔鼻樑給人一種堅定有力的感覺。他嘴唇緊閉,嘴角微微上揚,似乎總是帶著一絲神秘的微笑。他的下巴略顯方正,顯示出一種剛毅果敢的氣質。雙手粗壯有力,手指修長,似乎能夠輕鬆駕馭一切。

他身上穿的金色盤龍長袍,腰間繫著的金鑲珠玉帶,無不彰顯著他的尊貴地位。

這必是李世民無疑了。

兜兜轉轉,終於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李世民,高良才好不容易按住激動的心情,上前兩步,施了一禮道:“高良才見過秦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