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才來到書房,書童高升退下去弄吃的,在等待時候他正好一個人想想。
已經穿越到唐朝了,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想了,既來之,則安之嘛。
還是想想今後的打算。
從目前得到的資訊來看,他唐良才,十七歲,讀書人一人,整天發著當官的美夢。
便宜老爹名叫高大壯,三十多歲,十年前朝廷從北方遷移人口,便拖家帶口來到這個村子,打拼了這些年,多多少少攢下了一點資產,有七八間上房,百來畝良田,牛羊數十,在村裡算是個富戶。
高升是高大壯買的,給高良才當書童,伺候他讀書。
家裡還有兩個長工,幫助種田和幹各種雜活。
在這個屬於長安城萬年縣的青石村裡,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簡簡單單,但隨著高良才的穿越,一切就將不同了。
有這樣的一個穿越到古代的機會,高良才當然不想平平庸庸地過一生,憑藉腦子裡的現代知識,他相信肯定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他很快就有了一番打算,趁現在李世民還沒有上位,立刻去抱這個大腿,只要他拿出幾個現代的技術,驚豔李世民,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職,到時候憑藉從龍之功,當個大官不在話下。
高良才馬上回想所有他知道的現代技術,這時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有很多牛皮烘烘的技術他根本不知道是如何實現的,想來想去,只有造紙術、製鹽、曲轅犁、蒸餾酒、火藥。
不是很多,也足夠用了。
這些技術隨便拿出一樣,就可以驚豔唐朝人了,謀個一官半職妥妥的。
想到這裡,高良才露出了笑容,他隨手拿過書案上的一張紙,打算記錄一下。
等等,紙?
這時候已經有紙了。
他拿起手上的紙,紙色發黃,有點粗糙,跟現代的紙沒法比,但確實是紙。
他回想了一下,紙應該是東漢的蔡倫發明的,或者說是改良的,總之東漢就有了,到了唐朝也有幾百年了,紙應該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書房裡有紙也就不奇怪了。
有點遺憾,但沒什麼,還有別的技術嘛。
高良才也就不太在意了,他拿出硯臺和筆,磨了墨,試著寫了幾個字。
還行,幸好他在學生時代上過書法課,毛筆字還行,一手楷書算不上頂尖,但還能看得過去,就是寫繁體字有點難,但他勉強能寫得出來,只要他勤奮地練上幾天,冒充一個鄉下的讀書人,融入這個時代應該問題不大。
這時,高升拿了一大碗粥過來,高良才正好肚子咕咕叫了,便大口吃了起來。
一大碗粥下肚,高良才緩過勁來,渾身都舒暢了。
咦,對了,看到吃的,他想到了鹽,趁現在無事,正好試試製鹽。
他也沒打算做太複雜的,就做個最簡單的,將粗鹽提純成細鹽,方法簡單,只要將粗鹽融入水裡,再用布過濾,最後煮幹成鹽。
so easy!
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大問題,升官發大財。
高良才一想至此,立即讓高升去廚房拿點鹽過來,還有兩個碗,一塊布。
高升也不知道少爺要做什麼,古古怪怪的,但主子發話,他也不敢多問,立即跑去拿了。
很快,高升拿著兩隻碗一塊布進來,一隻碗裡盛著些許鹽。
高良才高興地接過盛著鹽的碗,製鹽大計就從今天開始了。
想想食鹽是多大的買賣啊,歷朝歷代都實行鹽鐵專賣,這都是因為食鹽的利潤太大了,大到連朝廷都眼紅。
憑藉初中所學的食鹽提純技術,高良才相信發家致富指日可待。
想到這裡,他滿心歡喜地看著碗裡的鹽,不算很白,灰撲撲的,用手輕輕一捻,鹽就成了細碎的粉末。
高良才愣住了,不對啊,不應該是粗鹽嗎?
雖然他沒有見過粗鹽,但想就知道,粗鹽肯定是十分粗糙,顆粒很大,絕對不會是如此細碎的粉末,這不成細鹽了嗎?
他指著碗裡的鹽問道:“這是粗鹽?”
高升見他語氣不善,忙答道:“少爺,這是細鹽。我不知道少爺要粗鹽,我,這就去拿。”
“等等。”高良才抬手製止了他,“你說是家裡有粗鹽也有細鹽?”
“是的,少爺。”
“怎麼會有細鹽呢?”
高良才有點氣急敗壞的樣子,嚇得高升忙說,“這細鹽是在城裡買的。不過細鹽貴了點,只有老爺和少爺能享用,我們下人和長工吃的都是粗鹽。”
他還認為偷吃細鹽的事被少爺發現了呢,說話都有點發抖。
但高良才根本就不理會這個,只是一直在喃喃:“怎麼會有細鹽呢?難道我記錯了,這個時代就有細鹽了?那我還怎麼升官發財?”
完了,少爺魔怔了。
高升見勢不妙,趕緊去通知老爺。
不一會兒,胖胖的高大壯哭天搶地地衝進來,又是一番雞飛狗跳。
——————
三日後,高良才踏上了一輛牛車,準備和高升一起再去長安城,謀個差事。
高大壯憂心忡忡送他上車,嘴上還嘮叨個不停。
“良才啊,你想光宗耀祖老爹明白,但也不用這麼急。我就怕你又被騙了,這次你可不能再尋短見了。”
“放心吧,這次我想好了,不去投靠太子了,我要去秦王那裡謀個差事。”
“秦王好,我聽說秦王很有本事,聖上還封他做了天策上將,聽說這可是從古至今都沒有過的大官啊……”
高良才聽著他的便宜老爹巴拉巴拉說個不停,知道這老爹放心了,投靠秦王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是他心急,實在是他對大唐的這段歷史不太瞭解。
這幾天他慢慢融入了這個家庭,瞭解了現在的處境,得知現在是武德五年,玄武門之變還沒有發生。
但玄武門之變是哪一年發生的,他真的沒有印象,也許是幾年後,也許就在今年?
正因為沒法確定,高良才才有了危機感,必須儘早加入李世民的陣營,只有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成為秦王府的一員,才能擁有從龍之功,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且,原主就是一個成天想著升官發財的人,他急著去城裡謀個差事,正好符合原主的人設。
在老爹的千叮嚀萬囑咐中,高良才終於踏上了前行長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