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這麼誠懇的人,從來不會陰陽怪氣、話裡有話。

他說摸魚兒湯,就真的指導楊家的廚子摸魚兒。

楊廷和這種首輔高官,家裡的廚子擅長“官府菜”,南北菜系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

范進純屬關公門前耍大刀。

但所有人都認認真真地聽著,想看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水燒開,拿一碗攪好的面,用筷子把面一條條撥進鍋裡。

這些麵條在開水裡跳躍,像一條條歡快的魚兒。

“這是撥魚兒面,京城最普通的家常便飯。”楊府的大廚嘀咕。

就這?

差點以為範大人有什麼獨門菜譜,要搶區區在下的飯碗。

“真正的美味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范進一副高人姿態指點一句,開始讓人準備澆在面上的滷。

楊廷和是四川成都府人,又生病沒胃口,范進給他做“麻醋滷”。

用花椒和蔥花熗鍋,加入醋和肉湯烹飪,酸香頓時騰起,讓人口舌生津。

范進一臉嚴肅,彷彿在做什麼神聖的事。

大孝子楊慎看得有點懵……所以,範大人就真的是給家父做一頓簡單的家常便飯。

小太子不遠不近地看著,鼻子動了動,吞了吞不爭氣的唾液。

他好像有一點點理解父皇為什麼喜歡范進。

“再切一些黃瓜絲,一碗摸魚兒面就好了。這種食物清淡開胃好消化,最適合胃口不好的病人。”范進擦乾淨手,滿臉笑意。

在京城就做京城的食物,這叫隨遇而安。

他發現小太子的目光悄悄往面上瞄,笑著說:“做的份量有點多,分一半給殿下吃也可以的。”

“可以嗎?”太子朱載坖不由得問。

楊慎:“……可以。”

太子都開口了,楊家要是連一碗麵都不招待,說出去不得讓人說跋扈?

范進陪著太子在花廳吃麵,楊慎把另一碗麵放進食盒,送去父親楊廷和的房間。

一路提著食盒,走到父親的房門口,楊慎忽然愣住……事情是怎麼變成這樣的?為什麼要給父親吃麵?

“進來吧!遠遠就聞到一股酸味。”楊廷和中氣十足的聲音傳出。

遇刺是真的,受驚生病是假的。

以楊廷和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除了正德忽然要他死,沒什麼可以讓他受驚。

就算是皇帝駕崩,楊廷和也不會太吃驚……他成化十四年中進士,已經送走兩位皇上。

“范進說摸魚兒?”楊廷和雲淡風輕地問。

“是。”楊慎微微笑道,“明明是撥魚兒面,他偏要說摸魚兒。不知道是官話說得不好,還是故意的。”

“就是故意的。”楊廷和坐在桌子邊上,先吃麵。

生病是假的,有些餓了是真的。

雖然是一碗惡作劇一般的摸魚兒面,偏偏讓人看著很有食慾。

吃完一碗麵,楊廷和說:“既然范進都說摸魚,那就摸吧!”

摸魚有兩層含義,一是渾水摸魚,二是放緩工作節奏、適當摸魚。

楊廷和之前太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打造一個理想中的朝堂,凡是不符合他政治理念的,都在清理裁員的範圍內。

打擊力度太大,一下子得罪太多的人。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范進的意思,想必是讓我鬆弛一點。”楊廷和笑道,“他並沒有害過我。無論是把楊一清送去做三邊總制,還是建議我整頓吏治,都是助我實現理想。”

范進讓他做的,就是他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事,又怎麼是害人呢?

所謂陽謀,就是你明知做這件事可能會有不好的後果,仍然抵擋不住誘惑。

楊慎:“……雖然我跟范進之前沒什麼來往,但我覺得,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只是單純地想為父親做一碗麵?”

沒有什麼含義,只是技癢想炫耀一下廚藝,打擊一下廚子的自信心。

這種事聽起來很荒誕,放在范進身上就不是不可能。

楊廷和:“……也有這種可能。”

腦補最致命。

范進什麼都沒說,他自己腦補了三十六計、七十二變。

……

探病活動結束,范進和太子起身告辭,楊慎帶著一身若有若無的酸味送出門。

臨別之際,楊慎不禁問:“範大人,你這摸魚兒湯,似乎算不上一碗湯?”

“我口誤。”范進淡定地笑道,“就是一碗麵而已,你看我誠懇的眼睛……別怕,我不是壞人。”

楊慎沉默。

你要不這麼說,我相信你不是壞人。

你特別強調,我就難免疑神疑鬼。

這世上本來沒有鬼,人心中有了愧,就生了鬼。

回宮的途中,太子摸了摸肚皮,小臉嚴肅地說:“範大人,你日後若是沒有事做,就到光祿寺負責御膳吧!”

“謝殿下。”范進喜滋滋地答應。

給皇帝養禽獸少不了肉吃,去光祿寺做御膳更少不了吃的。

食物雖然是上天所賜、維持生命而已,但享受美食的過程,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到老的時候,回憶自己平平無奇的一生,還可以想一想曾經在哪裡吃過什麼。

“你為什麼口誤?”太子好奇地問。

范進坦誠地回答:“惡作劇,讓楊首輔疑神疑鬼。”

太子:……

我從未見過如此坦誠之人。

“那你覺得楊首輔接下來會怎麼做?”太子好奇地問。

范進回答:“趁著遇刺的機會,清理掉一批不好清理的人。張銳、張忠、於經、許泰等人的官司一直懸而不決。這些人跟錢寧、江彬關係密切,但要說什麼大罪又夠不上。趁這機會,就可以結案了。”

今日可以當街刺殺首輔,來日是不是就可以刺殺皇帝?

或者說,你們是不是早就嘗試過刺殺皇帝?

京城的水已經渾濁,撒下一張網,將這些魚一網打盡。

范進的語氣很平靜,彷彿只是在說一碗平平無奇的面,可太子卻在他的語氣中聽到殺機。

這一刻,太子也感觸到“神靈的善惡是一體兩面的,范進的善惡也是。”

也許,范進自己有一套道德和行為標準。

“如果楊廷和吃了一碗麵,就決定讓那些人去死,你會不會覺得內疚?”太子不由得問。

范進笑道:“問心無愧,為什麼會內疚?他們會死,是因為他們有罪。”

知行合一,我的良知告訴我應該做什麼。

在此基礎上,所做的一切都問心無愧。

太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覺得范進的話跟嚴嵩說的不一樣,但似乎比嚴嵩更有意思。

要不要把嚴老師換成範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