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當眾被辱
奪子殺母?娘娘手黑心狠生子上位 陸月二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蘭昭儀初次有孕,害喜厲害。聽說一日裡頭有的大半日都在吐著。
近一個月,林初宜都不曾再見到聖上,近來前朝事務繁雜,一個月的時間裡,聖上也只去汀嵐宮看了看有孕的蘭昭儀,此外並未召旁人侍寢。
今日,林初宜依舊與往常一般,前往瑞鳳宮向中宮請安。
林靜阮端坐著,面上似有疲態。
“今兒個是初一,嬪位以上的,隨本宮前去永泰宮向太后請安。”
林靜阮頓了頓,目光停在了林初宜的身上。
“林小儀自入宮後還未給太后請安行禮,今兒個林小儀便同去罷。”
林初宜福了福身,乖巧應道,“能隨著皇后娘娘以及諸位娘娘一道給太后請安是嬪妾的福氣。”
後宮中,妃位之上只有三人,純妃,淑妃和莊妃。莊妃身子不好,心疾纏身,一年裡頭大約有九十個月都在臥床靜養著。
妃位之下便是九嬪,蘭昭儀為九品之首,蘭昭儀之下便是晞昭容,昭字的位份如今只有這二人。
林靜阮走在最前頭,純妃與淑妃分別在她的左後右後的位置,淑妃之後是蘭昭儀,安修媛以及馮充儀。純妃之後則是晞昭容,芳修容和柳充容。
眾人之中了,林初宜的位份最低,站在最後頭。
後宮便是這般,身在高位看到的景緻便也不同,位份低下的只有看人家後腦勺的份兒。
永泰宮外,眾人等候著太后通傳。
“皇太后傳諸位娘娘進宮請安。”太后身邊的檀雲緩緩道。
當今太后一心向佛,寢宮中燃著淡淡的檀香。
“哀家聽說,蘭昭儀有喜了。”
皇太后身著絳紫色琵琶襟上衣,領口與袖口處用金線繡著如意紋,甚是貴氣。
“回稟太后,嬪妾的身子不過兩月,還不穩當呢。”蘭昭儀回道。
“檀雲,去將哀家那支琉彩鐲取來贈與蘭昭儀。”
“自聖上登基後,這後宮一直都沒能有個皇子公主的。”
太后說著,餘光不自覺瞥了一眼身邊的林靜阮。
“此番蘭昭儀有了身子,哀家當真是歡喜。”
當今聖上的三個孩子都是在和王府時出生的。玉容公主與大皇子相差半歲。一個剛滿八歲,一個七歲半。
自聖上登基至今,已有五年了。後宮嬪妃無所出,林靜阮身為中宮自是逃不開責任。
“太后當真是歡喜呢。太后素來喜愛玉石,翡翠更是玉石之王。賞給蘭昭儀的琉彩鐲便是翡翠,之所以有個這般好聽的名字便是因為這支翡翠鐲子顏色絢麗,春彩的底子上頭還帶灑金飄紅,且這翡翠鐲子水頭極好,通身泛著剛光。實乃極品中的極品。”淑妃笑意盈盈地說著。
“說起來,太后也當真是偏心。這琉彩鐲,本宮曾向太后求了許多回,可太后一直都沒鬆口呢。”
“唉…”淑妃佯裝無奈,輕輕搖頭道,“本宮這個侄女終究是比不得太后的皇孫重要呢。”
淑妃話音一落,眾人以帕掩唇淺笑著。
“怎麼?淑妃娘娘這便料定蘭昭儀娘娘腹中懷的是位皇子嗎?這蘭昭儀娘娘現下也沒顯懷呢,這肚形也不知是圓還是尖呢。”
晞昭容眼角眉梢微挑,打趣道。
原本蘭昭儀懷孕便已經讓她心裡頭很堵了,現下聽著淑妃這般說,她這心裡頭堵得更厲害了。
蘭昭儀的父親是恆遠將軍,晞昭容出身平成侯府,亦是武將出身。
出身相差不多,她的模樣比蘭昭儀美豔,聖上素日裡也更寵愛她,怎的偏偏就是蘭昭儀先懷上了皇嗣?晞昭容心有不甘。
“蘭昭儀肚子裡頭的是聖上登基以後第一個皇嗣,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哀家與皇上都一樣疼愛。”
皇太后開口,面上不見笑意,心中不滿晞昭容方才的言語。
見皇太后這般說,晞昭容悻悻低下了頭,再不敢多言半個字。
“坐在最後頭的便是新入宮的林小儀?”
林初宜原本乖巧的坐著,現下這個場合,當個小透明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了。
見被皇太后點名,林初宜連忙站起身來,輕移蓮步走到了正殿中央,隨即跪下身來。
“嬪妾林氏給皇太后請安,皇太后身體康健,萬福萬安。”林初宜深深叩首。“皇后娘娘思慮周全,今日特帶著嬪妾隨諸位娘娘一道給皇太后請安。”
只看皇太后的眼色,林初宜便知自己不受待見。
她不受待見不是因為她做了何錯事或是禮數不周全,皇太后不喜她是因著林家與皇后。
林初宜跪著,皇太后並未第一時間開口讓她起身,她不鹹不淡的端起手邊的茶盞,淺淺抿了抿茶水後方才開口,
“今日哀家也算是見過了,以後若是無事,皇后不必再將林小儀帶到哀家跟前了。”
“林小儀不對哀家的眼緣。”
“哀家不喜那妖里妖氣的。”
皇太后冷冰冰開口,語氣與方才截然不同,方才對蘭昭儀開口時,慈眉善目,令人如沐春風。
聽著皇太后這般言語,在場眾人神情迥異。
眾人都知林小儀是林家女,是皇后的庶妹,太后這般說,往深裡想想還是衝著林家與中宮去的。
林靜阮面上顯然有些下不來臺,但顧慮著現下場合,她卻不得不擠出笑容來,裝著端莊體面。林初宜倒是淡定,不喜就不喜,她也不會少胳膊少腿的。
而此時的淑妃,眼中的笑意怕是都要藏不住了,若是她長了尾巴,在這一刻怕是要翹上天了。
雖被皇太后這般說,林初宜不卑不亢,默默退回了位子上。
皇太后的這般言語,並非是衝著她。皇太后是淑妃的親姑母,當初聖上還是王爺之時,林家與方家的姑娘是前後腳嫁進了王府中。林家的為王妃,方家的是側妃。
彼時朝堂波詭雲譎,動盪不安。成年的幾位皇子為了儲位個個都在暗中下功夫。皇太后膝下的兩子,一個墜馬而亡一個染病逝世。先帝爺心思難測,立哪位皇子為太子不到最後關頭誰都不知。
最後, 梁璟喻贏了。待他登上這九五至尊之位,林靜阮入主中宮,而方晴池則封了淑妃。
皇太后身後的方家在世家中居於首位,方家的姑娘心氣自然高。如何會心甘情願居於人下?
“今兒個你們也都請安了,哀家也到了該用藥的時辰了。”
“淑妃留下伺候哀家用藥。旁的人便退下罷。
眾人散去,永泰宮的正殿中只剩下皇太后與淑妃姑侄二人。
“哀家都說了多少次了,即便你心中再不服皇后,那也得忍著。”
“每每來到哀家的永泰宮,你便總要跳出來當那個與眾不同的。怎麼?是偏偏要當著眾人的面來表現哀家與你姑侄親密?”
皇太后恨鐵不成鋼,她當真是不明白,為何身在後宮之中數年,但自己的侄女怎的半分長進都沒有。
“姑姑。”
“平日裡在她的瑞鳳宮中請安,孩兒看著她那趾高氣昂裝腔作勢的模樣便心煩。”
“好不容易能來姑姑跟前,孩兒也想威風威風呢...”
淑妃嘟著嘴,憤憤說著。只是不等她說完,皇太后的火氣便頂了上來。
“糊塗東西。”
“後宮上下,哀家與你同姓方,這後宮中豈會有人不知哀家與你的關係?”
“當今聖上並非哀家親生,哀家只不過是一個嫡母。後宮前朝休慼相關,你在哀家的宮中張揚,傳到了聖上的耳中,聖上會作何感想?“
皇太后顯然動怒了,淑妃低眉頷首,再不敢吭聲。
“珃兒是皇帝的長子,皇帝素來疼他。你有皇長子傍身,以後的路且長遠著呢。”
“哀家不止一次與你說,要你收斂鋒芒,低調行事。在這後宮之中,說錯一句話便能落個萬劫不復,你不是不知。”
皇太后一連說了許多,面上露出了幾分疲憊。“你且回去好好想想罷。”
說罷,她揮了揮手,示意檀雲將淑妃送出去。
淑妃被訓了一大通,面色自是不好看的。她對著皇太后微微福了福身,神情極為不悅。望著淑妃的背影,皇太后長長嘆了一口氣,心中若有所想,
但願今日的言語,淑妃是真的往心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