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老二家兩口子也在院子裡吵開了。

“那錢給你別想了。

我已經說了,到時候我到縣城去找一找,看看有啥蓋房子的工地上的活兒。”

“你咋這樣啊?那一筆錢可是不是一個小數字。

你去工地上打個零工,那我倒不說啥,可是去工地上幹活哪能用得了這麼多錢。”

李玉梅心裡苦,覺得自家男人這不是瞎胡鬧,打個零工咋滴還要400塊錢。

“你能不能別在那裡叨叨了?我已經說了,這錢我有用,你就別瞎想。

這錢派不上啥用場,也甭想著給家裡置辦東西。”

老二想起來外甥女說的自家媳婦兒。

媳婦倒是一心跟自己過日子,可是全把錢置辦了這些,以後再想用可就拿不出來。

這一點他絕對不能苟同,他不想做一個村裡漢。

知道上輩子自己也曾經有希望,一步登天,知道自己曾經也差一點兒做了全家的頂樑柱。

可是最後被人奸人所害。

無論如何,這輩子他必須強大到能保護全家人。

那沈大川一家子保不好,後面還會想出什麼歪招,那一家子看著就不像啥好人。

他們從人家手裡硬生生的拿到了兩千塊錢,那些人不恨著他們江家才怪。

與其等到事情發生,再想辦法解決,還不如現在就得開始奮鬥,奮發向上,保護家人。

江友慶的唯一想法就是他要壯大,他要有權有勢。

絕不甘心做一個村裡的漢子。

老三,老四家也是如此一晚上,這幾家晚上燈就沒歇。

房頂差一點吵翻。

老爺子聽到兒子幾家在吵架,不過啥話也沒說。

江大福和馮翠花知道這一切都是源於只有他們知道真相,而這些真相肯定不能和兒媳婦兒說。

畢竟外孫女兒身上發生這種神奇的事情,他們不能給外孫女兒,引來任何不良的後果。

兒媳婦兒畢竟和他們隔著一層,誰知道會不會拿這當稀奇的事情跟孃家人傳。

萬一遇到個居心叵測的,害了外孫女兒,那還了得。

江家一家子不是不把兒媳婦當自家人,而是真的做到了守口如瓶。

把所有的不確定性掐死在了萌芽狀態。

之後的幾天,江秀敏在家裡跟著女兒的指導在學做飯。

江秀敏廚藝不錯,不過廚藝僅限於他們家的農家菜,可是現在要出去做生意,自然不能靠家常菜取勝。

好在江秀敏似乎在廚藝方面很有天賦,沒見過什麼世面,也沒有什麼本事,但是是一點就通。

而江小小正好上輩子見過世面又什麼都懂。

就猶如一個小影片一樣,迅速的把自己腦海裡記得的那些菜餚以及各種製作方法複述出來。

誰讓她上輩子為了養活自己,打過無數份的工,給每個老闆打工,總能學會點兒什麼。

考慮到母親是一個人,最多隻能有姥姥做一個幫手,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

涼皮兒就不考慮了,這東西也得看人們能不能適應。

而且還不好儲存。

可是做麻辣燙就不一樣了。

麻辣燙,串串香,那絕對是任何時代都很受歡迎。

果然把這東西拿出來一學就會。

尤其是調料製作方面,江小小透過她的心生複述。

江秀敏和馮翠花和4個兒子四家,吃了足足三天的麻辣燙和串串香。

總算是把手藝學到手。

同時為了做這個生意,他們還得投入一些成本。

畢竟這個小本兒買賣得有爐子,有鍋灶,還有一些簡單的盤子,廚具啥的。

馮翠花陪著女兒江秀敏去了縣城,兩人走之前,他們村子裡發生了大事。

江秀雲被抓了起來。

江秀雲被抓起來這件事所有人都沒想到,主要是不知道江秀雲是不是腦子有病。

跑到人家修路的工程隊的工地上,在那裡瞎晃悠,而且還認識了食堂的幾位大姐。

說是給人家過去幫忙,結果被人抓到,她往食堂的水缸裡面下藥。

聽說是被抓了個正著,她矢口否認,可是那水送到醫院裡一檢查就檢查出來,水裡含有大量的巴豆。

工地上那麼多工人,要是吃了這些水,做出來的飯菜可想而知,每個人都得拉的不成型。

光是想一想就引起了眾怒,要知道工地上那簡直是快上萬號工人。

誰都沒有想到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毒的心思,萍水相逢,誰跟誰也沒冤沒仇,為啥要給別人下藥?

江秀雲就是找出千萬藉口,也沒辦法逃脫罪責。

這一次派出所直接把人給抓走了,這可是性質非常惡劣。

江秀雲被抓走的那一天,村裡人都看到了公安親自把人押了出來,而且手上還戴了一副銀手鐲。

江大伯一家子嫌丟人,誰都沒有出來。

聽說江秀雲被抓進派出所這件事事情非常大。

基本上是要判一年的有期徒刑。

多虧是當時這些水沒有被大家喝了,但凡是有一個人因為這個水遭殃。

江秀雲都得多判幾年。

江秀雲被關了進去這件事大家都覺得匪夷所思。

其實連江大福他們一家子也有點兒懵,不知道江秀雲這是鬧哪一齣。

至於沈家會不會救江秀雲,這事兒那是後話也沒人知道。

而現在江秀敏和馮翠花兩人直接去了縣城。

老大上學了,老二這一陣兒在家裡交給了自己嫂子幫著帶帶。

江小小自然是江大福帶著。

捨不得自己大外孫女兒跟著別人,江大福自己親自抱著。

江秀敏和馮翠花到了縣城。

果然集貿市場和他們聽說的一樣。

原本又小又窄的集貿市場,現在川流不息,有很多人。

他們這座縣城和其他地方的縣城不一樣,他們這縣城人口比較多,而且有不少工廠。

他們這個縣差不多有80萬人口,這在周邊也算是一個大縣。

集貿市場這會兒早就擴大了,而且人頭竄動。

母女倆在這裡打聽了半天,後來問到一個當地的人,還在附近租了一個院子。

主要為了做生意方便,母女倆總不能打出來那小推車成天推回村裡去吧!

縣城離他們村兒裡可是遠的很,那可是好幾裡地路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