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前輩,且停貴手。我們再打下去,容易誤傷旁人。我們先給觀眾時間,讓他們撤出足夠安全的距離,然後再打如何?”問兵對“劍聖”顧東陽說道。

剛剛的“長風嘯林”,還不是問兵的全力,他算準餘勢極可能誤傷觀眾,所以留了餘裕,這才使劍氣延伸至第一排觀眾腳下,便已是強弩之末,停了下來。

“沒問題,”“劍聖”顧東陽對剛才的那記“長風嘯林”仍然心有餘悸,“我們比武,當然不能傷了觀眾。”

圍觀的群眾,往外散開,退至山下。

“‘劍聖’前輩,三招已過,你可以拿出你的真正實力了。”問兵提醒道。

“這我當然知道。”“劍聖”已經不再顧及自己失言在先,更不在意是以大欺小。他此時的心中,只有贏得這場比試。

“劍聖”比任何人都討厭失敗,他曾敗給凌思雲、杜久康,還有問兵的師父暮傾晨,絕不容許這天下還有第四人超過他。

“小子,剛才的‘鳳劫涅槃’,由於發招太慢,所以效果並不理想。你且吃我這招十成功力的‘鳳劫涅槃’!”“劍聖”顧東陽持劍而舞,劍風所至,一股焚燒之浪被掀起。問兵只覺旋飈四起,熱浪拂面,一隻巨大的火鳳於“劍聖”顧東陽的劍域之內抬起身來。

火鳳振翅,向問兵鳴嘯襲來,問兵提起右手嘯林劍,一記“鏡潭碎月”,騰身而起,刺入火鳳之口。

問兵的成名之戰,便是以“鏡潭碎月”攻破方天笑的“亢龍有悔”,如今莫非是打算故技重施,再以此招破“劍聖”顧東陽的“鳳劫涅槃”?

可是“劍聖”的“鳳劫涅槃”,與方天笑的“亢龍有悔”可是雲泥之別,僅憑一招“鏡潭碎月”的穿刺之力,尚不足以突破火鳳。

問兵用“鏡潭碎月”,只作指路,又逆用內功“薄水映霞”,火鳳的燒灼之力在其內功驅散之下逐漸散去,問兵變招,再出雙劍“逆龍鱗”,龍鳳衝擊,相互抵消,“劍聖”顧東陽的火鳳終於抵擋不住,開始消散。

由於招式範圍極大,哪怕是在山下的眾人看得也是一清二楚,有人不禁說道:“這個天道問兵,還真有些本事,竟破了‘劍聖’的驚世大招。”

“鳳劫涅槃”被破,問兵執雙劍逼上前來,“劍聖”卻不緊不慢,沒有再出招的打算。

“鳳劫涅槃”,不止如此。

原本開始消散的火氣,忽然開始重新聚合,漫天的大火燒灼四方,染紅了大片的天空。

火焰又開始幻化形狀,一隻更為巨大的火鳳浴火飛出,原來“鳳劫涅槃”勢如其名,在火鳳被破之後,會涅槃成為新的火鳳,威力更勝當初。

觀戰的眾人這才意識到,此時身處危險的,不是劍聖,而是問兵。他正處於火鳳的二段攻擊之中,輕則會被燒傷,重則丟了性命。

“劍聖”真是毫不留情,居然用了可置人於死地的殺招。

不過,這也說明,“劍聖”顧東陽認可了問兵的實力,否則也不會出手這般深重。

當然,“劍聖”顧東陽也算準,這一招,不足以要問兵性命,他一定會有辦法破解。

眼看問兵邊退邊打,左手水寒劍“百轉千回”,右手嘯林劍“龍吟巖泉”,以左手劍提升右手劍之威力,一道極長的水刃自右手劍之上衍生而出,如游龍一般來回躥動,以水克火,將火鳳的火焰之身穿刺了多個窟窿。

火鳳逐漸變得不再穩定,在空中搖擺起來,問兵看準時機,高高躍起,以水刃豎劈火鳳,將之斬做兩半,終使火鳳煙消雲散。

“劍聖”顧東陽算到問兵必然能破“鳳劫涅槃”,可是未能算到,他能如此輕鬆地擊潰破之。

兩人繼續對招,問兵出“雨落凡塵”,雙劍式如驟雨雨點,不停擊出,對招之時,劍氣向各個方向迸射,如同飛瀑瀉地,擲處有聲。

“劍聖”顧東陽以“天山雪劍”的變招與問兵對攻,兩人交織激斗的劍氣,由無色變為銀色,由銀色變為金色,意味著對攻的境界,發生了三重變化。

無色劍氣,意味著兩人傾盡畢生所學,可是仍拘泥於招式。

銀色劍氣,意味著兩人拋棄招式,隨心發招,以心為劍。

金色劍氣,便是達到了劍之第四重奏,有招似有不是有,無招似無不是無。

兩人的劍氣,不分上下,打到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招式上的對拼。

“雨落凡塵”對“天山雪劍”,兩人的快攻接連不斷,問兵與“劍聖”,如不知疲倦一般,甚至越打越快。

可是,終是能駕馭雙劍的問兵技高一籌,水魄林霞對戰灼陽子之下,“劍聖”顧東陽的腋下,出現了劍氣的缺口,這意味著,“劍聖”開始顯露了破綻。

雖然不過短短一瞬,可是弱點終究是弱點,問兵迅速攻其破綻,“劍聖”顧東陽急忙撤劍回防,問兵變招,以左手水寒劍出嘯林訣之“慄深林巔”,劍路奇詭波折,難以預測。之所以用水寒劍打嘯林劍的招式,是因為這招不重力量,而重靈巧,所以用水寒劍更為合適。

“劍聖”顧東陽雖然盡力回防,可是終究是破綻在先,雖然勉強架住了問兵的劍招,可是“慄深林巔”之餘勢的力量,竟將他的右臂震得發麻,這是他完全始料未及的。

這個娃兒,竟然處處壓他一頭,居然使他堂堂劍聖,找不出反制之法。

不可能的!在天道村一戰,這小子尚接不住自己三招,難道真計程車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劍聖”顧東陽,終究是低估了天道之力。這時,他想起凌思雲的擔憂,天道降世之人,也許真的足以媲美大唐三劍。

原來自己相比凌思雲,不僅僅是輸了武功,還輸了眼光。

“劍聖”惱怒,開始不考慮節省體力與內力,拼盡全力與問兵對招。

如此一來,“劍聖”的體力與內力,將會在一個時辰以後被消耗殆盡,可是在這一個時辰之內,他的速度與力量,將會變得異常猛烈。

“劍聖”全力參戰,問兵卻依舊有所保留,他知道“劍聖”的全力狀態不能持久,若要取勝,將之耗到油盡燈枯,不失為一種極佳的選擇。

話是這樣說,要做到卻難於登天。哪怕是未盡全力的“劍聖”,也只有“劍神”凌思雲、“劍仙”杜久康、問兵的師父暮傾晨抵擋得住。更別提是全力狂怒狀態下的“劍聖”,要撐過這一個時辰,談何容易?

此時山下觀戰的琉鶯、袖英、璟瑜、衷訴,不禁想起在天道村時,看過的大唐三劍混戰。本以為那一戰已經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想此時,眼前問兵與“劍聖”的這一戰,也有天道村之戰的水準。

眾人發出驚歎,太強了,這兩人,怎麼可以這麼強。

“劍聖”顧東陽奇招連連,以劍作兵,幻化出無數打法:以劍為刺,如刀之劈,如斧之砍,如鞭之揮,如鉤之纏……他已全身心投入戰鬥,不求其他,只求擊倒眼前這人。

“劍聖”顧東陽之劍境,已入第五重劍音之奏:普天之下,萬籟俱寂,只留對手與自己的擊劍之聲;大地之上,無他生靈,只剩對手與自己的功力氣息。

“灼陽子”在“劍聖”手上來回出入,只見雙方佩劍交接之間,先是火星四射,再是劍光四閃,進而是聖氣四舞。“劍聖”顧東陽好似抽動著一條閃電在作戰,“灼陽子”寶劍本是精鋼所鑄,不易彎折,如今在高速劍術之下,竟似一條銀龍在蜿蜒遊動,觀戰的眾人雖然有時能聽到“劍聖”喊出招式名字,卻實在看不清他用了什麼招數。

“劍聖”的劍術深不可測,而問兵,竟能盡數接下,哪怕是在“劍聖”的全力狀態之下,也未顯現半分劣勢。

這一點,斷月峰下的眾人自然是看不出,可是“劍聖”顧東陽卻是心知肚明。

他有九分力,問兵就像是有十分力;他用盡十分力,問兵則便有十一分力;他不顧後果使出十一分力,問兵卻又使出了十二分力。

不!我不能敗給他!“劍聖”顧東陽在心中憤怒地嘶嚎。

君問劍巔未有巔,世間妙劍盈萬千。

何當今代才人出,天道入雲矗面前。

“眾星伴月!北斗星降!”“劍聖”顧東陽合兩招為一招,四方自然之力匯聚而來。風沙,卷而為劍;草葉,舞而為劍;雷電,閃而為劍;水火,揚而為劍,化作無數劍氣,猶如“劍神”凌思雲的“漫天花雨撒銀劍”一般遍佈四方,威力卻更勝此招。

“劍聖”顧東陽發出此招,心中卻不知為何,懊悔不已。

這是怎麼回事?

只見問兵再出“長風嘯林”,一條巨型火翼應龍抬頭而起,周圍浮動的金色劍氣宛如浮雲,應龍攀雲而上,配合“九轉龍翔劍”之“龍翔九天”,騰舞之下,硬接“劍聖”顧東陽的飛舞氣劍。但聽一聲龍吟,問兵御龍衝破萬千劍雨,向“劍聖”顧東陽衝擊逼來。

“劍聖”終於知道,剛才的後悔,是怎麼回事了。

他在恐懼,因為這招以後,勝負已定。

他“劍聖”,就要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