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與蘇晴雪相識,還是那年,蘇晴雪同師姐來少林辦事,正在樹林歇息,一個小和尚拿著斧頭揹著繩索就走了進來。

“施主是渴了嗎?”道情放下器具,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筒水。

“咦?你怎麼知道?”蘇晴雪和師姐異口同聲。

“哦,小僧只是看炎陽盛夏,兩位施主大汗淋漓,所以過來問問,”道情回答,一面遞上水去,“來,小僧這裡有水。”

蘇晴雪欲接,師姐抓住她的手:“小師傅,多謝,不過我們不渴。”一面就拉著蘇晴雪走。

“師姐,你……”蘇晴雪話沒說完,就被師姐拉扯走了。

道情搖搖頭,蘇晴雪師姐的意思他明白,江湖險惡,如果道情是什麼壞人,在水裡下藥可怎麼辦。

道情無奈,將竹筒放於一邊,砍起樹來。

天已暮色,道情砍了許多柴禾,傍晚時分仍不見放涼,自己也是汗流浹背,收拾了東西,準備回少林寺。

不想路上碰到了暈倒的蘇晴雪,師姐正抱著她趕路,心急如焚。

最近天乾物燥,又有旱災,這一趟來少林,師姐只顧馬不停蹄地辦事,進水不多,忘記蘇晴雪年紀小,體質自然也弱,怕是撐不住。

“施主!這位施主是脫水之象,再不喝水,只怕有性命之憂!”道情再一次遞上竹筒。

見其師姐仍在猶豫,道情把繩子解了,“嘩啦”,柴禾散了一地:“施主若信不過小僧,只管將小僧捆了,小僧絕無怨言。”

師姐打量著這個小和尚,見他目光真摯,沒有半分濁色,接了竹筒,給蘇晴雪喂下去:“小師傅,怪我疑心太重,多謝你的好意。”

天色更晚,蘇晴雪終於醒了。

後來蘇晴雪才知道,酷暑之中,道情砍了許久的柴,早已經渴了,可是他怕她們姐妹兩個折返尋水,就一直沒喝,沒想到派上了大用場。

“小和尚,你心地真好。”

道情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救人乃出家人本分。”

枯木逢春,旱了將近一年,終於降了甘霖,轉眼已經是春季。

“大師,我想找一下貴寺的道情師傅,可以麻煩你通知一下嗎?”蘇晴雪被道情搭救,特意前來謝恩。

寺中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僧剛剛在掃樹葉,停下行了個禮:“施主稍等。”

不多時,老僧走出來:“施主,道情下山砍柴去了,不過這個時辰也快回來了,施主不妨等一等。”

蘇晴雪雙手合十:“謝大師。”

又過了不多時,老僧的樹葉也掃完了,便與蘇晴雪攀談起來。

道情的故事,便傳到了老僧的耳裡。

日薄西山,道情總算是回來了。

蘇晴雪千恩萬謝,道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送走了蘇晴雪,道情回頭,無意中發現那位老僧還在。

“天色漸晚,您留在這裡,還有什麼事嗎?”道情問道。

老僧笑笑:“有的。”

道情這才知道,這位僧人,其實是寺中渡字輩的高僧渡青。

“我本是出來掃掃樹葉,沒想到真的遇上了佛光。”渡青高僧微微一笑。

就是那天傍晚,渡青傳了道情“燃木刀法”和“羅漢護身”,雖然只是粗通皮毛,道情的武功卻由此大上一層樓。

渡青囑咐他,傳他武功的事,不要對其他人說,只要說有幸觀摩到少林絕藝就好,不要刻意去提傳他武功之人,這樣,也不算打誑語。

至於傳他武功的原因,渡青高僧說,是聽過道情的故事,便知道遇上了他要找的佛光。

後來,布值稻從雷火教跑出來,此去經年,也不知道雙親如何,他四處討生活,流浪至少林寺,現在終於也算落腳,經營一處茶攤。

回憶往事,只感到時光飛逝。道情的武功比起當年已經大有長進,砍出的柴盈餘許多,便送他生火用;蘇晴雪也經常來看他,帶些布匹,還給他做他喜歡吃的杭州小籠包。

“嗯!好吃!”布值稻吃得津津有味。

“來,喝口你煮的茶,一定相得益彰。”蘇晴雪遞了過去。

“嗯!”布值稻幸福地點點頭。

“真是可惜呢……”蘇晴雪有點遺憾。

布值稻急忙嚥了下去:“怎麼了?”

“出家人不能吃葷,道情吃不到呢…”蘇晴雪眉眼哀傷地說。

“唔…”布值稻心裡,不知哪裡,有如刀割,“不如我們今天,去少林寺找道情玩玩吧?”

“好啊!”蘇晴雪眉開眼笑,彎彎閃閃的亮眼,可愛動人。

兩人來到少林寺。“道情——我又來找你玩了!”蘇晴雪興高采烈地呼喊。

晴雪,雖然知道你的心到底在哪裡,不過比起你的哀傷,我更希望你能歡笑。

從過往的故事回到現在,此時,少林寺內。“道情,可以給我講個故事嗎?”蘇晴雪看著有傷在床的道情,邊給他倒水邊問道,她最喜歡聽道情講佛家故事了。

“唔……好,”道情說道,“我雖然不懂情愛,不過今天想講一個關於情愛的故事。”

阿難尊者,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一天,他卻告訴佛祖:“佛祖,我愛上了一個女孩。”

佛祖問他:“你究竟有多愛她?”

阿難回答:“我願化作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雨打,五百年日曬:只求,她從我身上踏過。”

你明知道,哪怕是她真的經過了,也只能由她經過。你究竟有多喜歡她,願意捨身棄道,化作石橋,受風雨吹打,歷情劫之苦?

“五百年風吹雨打日曬,好感人啊……”蘇晴雪被深深打動。

阿難啊,你愛這個女孩,有多喜歡?

可是一見鍾情便傾心一世?

如琉鶯望見問兵那時,心悅君兮,山有木枝?

可是不問回報而付出等待?

如袖英跟隨問兵那樣,天涯海沚,不越雷池?

一月以後,道情身體恢復,與蘇晴雪、布值稻相聚于山下布值稻的茶攤。

“晴雪?晴雪?想什麼呢?”布值稻喊她。

“哦,我想起來道情給我講的故事,”蘇晴雪回過神來,“可感人了。”

道情說道:“值稻,晴雪,砍柴的時間到了,我先去樹林了。”

“去吧。”

剩了布值稻和蘇晴雪,兩人繼續聊剛剛提起的故事。

“五百年風吹雨打,好感人啊……”蘇晴雪幸福地笑笑。

這個故事布值稻也聽過,他笑笑,喝了口茶:“如果是我,我倒是想化成一棵古樹,為她擋風遮涼。”

“咦?值稻,你有喜歡的人了嗎?”蘇晴雪饒有興致地問道。

“這個可不能告訴你。”布值稻哈哈大笑。

“不回答就是有!”蘇晴雪起鬨。

“只可惜,我只有一個茶攤,此外什麼都沒有。”一想到這裡,本來開朗的布值稻,忽地黯然。

“別難過嘛,以後會好的。”蘇晴雪安慰他。

“蘇師姐!”妙音閣的兩個年紀尚小的弟子沈圓圓和凌嬌嬌剛好路過,走過來打招呼。

“是你們呀!來,師姐請你們喝茶,”蘇晴雪抿嘴一笑,“這位呢,就是我以前跟你們說的,布值稻,布哥哥。”

“哇,小哥哥蠻俊的咧!”沈圓圓和凌嬌嬌說道。

“來,嚐嚐小哥哥煮的茶。”蘇晴雪給她們倒了兩杯。

“嗯,好喝!”沈圓圓和凌嬌嬌讚不絕口。

“布大哥,”原來問兵他們也來少林了,“我們也要五杯茶。”

距離上次的韋陀伏魔圈一役已經一月,眾人也算風平浪靜地休息了不少時間,五秀這次來少林是來探望道情,檢視他的傷勢之餘順便敘一敘舊。

在擊敗玉面修羅之後,問兵與袖英這一月回到了凌劍山莊,林東沁秘密召見袖英,詢問問兵是否存在異狀。袖英搖頭,問兵還是同往常一樣。

林東沁囑咐袖英,務必照顧好問兵。袖英點頭。

輪迴六道,分為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每一道,都會因機緣巧合轉世於世間,伴隨著強大力量,降生為人,而這個秘密,江湖上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而問兵,正是天道。

可惜這些問兵都還不知道,他此時只管閒談喝茶,沒有半點心事。

“晴雪,這五位是江湖上的五秀,上次多虧他們幫忙,少林寺才打敗那個玉面修羅。”布值稻介紹道。

“幸會,幸會,”蘇晴雪對五秀行禮,“多謝你們幫助道情。”

“道情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正在樹林砍樹呢。諸位要去看看嗎?道情還想好好謝謝天道大俠與疏桐姑娘的鼎力相助呢。”布值稻說道。

問兵起身:“好。”

眾人到樹林一看,道情正在收拾柴木,看到五秀他們來了,立刻停下手裡的活,雙手合十行了個大禮:“五秀大俠為少林寺解了玉面修羅之急,奈何上次小僧未能來得及向你們道謝便暈倒了,今日還請受小僧一拜。”

道情接著說道:“還有李姑娘,我們還有一場比試沒有打完。”

“無妨,”璟瑜幫著一起收拾柴火,“往後切磋的機會還多的是,與大師的較量,璟瑜記下了,不如再作打算。”

正說著,道情的師兄道悔也來了樹林:“師弟,你怎麼還不回寺,師父他老人家還念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