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與十皇子的墓旁種了一棵桃樹。

如今正是初夏,樹上零落著幾朵淺粉的花,更多的是彈丸大小的青桃子,半遮半掩的藏在枝葉中,頗有幾分可愛的趣致。

荼九到了這便安靜下來,從袖中抽出帕子,擦拭著石碑上的浮塵。

‘鄭氏黛妍之墓’

他一字一字的描摹著,擦乾淨了大石碑,又去擦拭挨在它懷裡的小石碑。

‘鄭氏團圓之墓’

師生二人站在旁側,靜靜的望著青年難得的平靜模樣,並未出聲打擾。

荼九收好乾淨的帕子,在石碑前沉默了許久。

韓忍也不出聲,同鍾應栩一起拆開了包裹,把準備好的奠儀一起擺在墓前。

桃花糕,杏脯,酥酪,飴糖……

香燭,紙錢,海棠花束……

火光映紅了三人的臉龐,荼九把一個撥浪鼓放進火中,全程一言不發。

他好似對於韓忍出現的原因半點不感興趣,對這些太過合宜的祭品也不做詢問,只沉默的看著火焰燃盡,微風揚起塵灰,才緩緩起身,仰頭看晴空萬里。

“……小九。”

韓忍張了張嘴,還是把那個特殊的小名吞了回去:“這碑上為何不寫立碑人的名字?”

他這幾日常常來看,早就有了這個疑惑,今日便忍不住問了出來。

青年一身月白,聞言垂下了眼眸,並不作答。

忽有一陣疾風捲起餘燼,漫空而舞,好似下了一場黑色的雪。

“朕不敢。”

微啞的聲音被風攜著,送進了兩人耳中。

朕怕滿身罪孽,折了阿孃與弟弟的福;

朕怕天下人的憎恨尋根究底,擾了她們的清淨;

朕也怕害死的冤魂厲鬼糾纏不休,亂了她們的黃泉路;

朕更怕,這樣與先帝類同的朕,會被她們厭惡……

……

一點菸灰飄落,素白衣裳的男人伸手接住了這抹隨風而來的暗色。

他溫柔淺笑,望著不遠處風景秀麗的山峰,碾碎了掌中餘燼。

阿九。

你總是這般討人喜歡。

……

“陛下。”

鍾應栩應了一聲,揉了揉眩暈的額頭:“何事。”

“陛下命屬下查證冷宮之事。”

士兵垂頭稟道:“屬下已經找到了知情的內侍。”

疲憊的帝王便打起了精神,挺直了脊背:“帶他上來。”

自那日從冷宮回來,他便命人尋那些宮人調查,許是荼九藏得太隱秘,過了近半月,竟也沒什麼有用的訊息,連那老內侍口中日日送飯的小太監也沒找到。

前幾日祭奠宸妃回宮後,原本安定下來的京城以及附近幾省,忽然又鬧嚷起來,他與韓先生都忙得團團轉,便沒過問此事。

畢竟荼九在他破城當日已經處理了這個人,他不過是好奇此事根底,著人查證一番罷了,並不急於一時。

“參見陛下,陛下萬福!”

士兵攙著一個眼蒙白布的小內侍進來,鍾應栩一見便皺起了眉,嘆息一聲:“起來吧,你這眼睛?”

那小內侍單薄的脊背顫了顫:“是,是因為看了廢帝一眼……”

果然。

鍾應栩目光微沉,該好好扳一扳小九的性子,不能讓他這麼肆意傷人。

他總不能管著青年一輩子碰不到利器。

好在那日在宸妃墓前,小九對自已的行為似乎也有幾分悔意,自已與先生再好生引導,應該不成問題。

他有些愧疚,溫和的詢問小內侍:“你這眼睛太醫可曾看過?是否能救?”

“蒙陛下恩德。”小內侍感激的俯身叩首:“來之前已經讓太醫看過了,只是拖得久了,能留下性命已是僥倖,別的……”

鍾應栩無言的沉默片刻,才低聲道:“罷了,你先說冷宮之事吧。”

“那裡究竟關了什麼人?”

小內侍連忙抬了抬頭,神情恐懼:“稟陛下……”

“奴才不敢隱瞞陛下,那冷宮裡,關的正是先太子荼璟鈺。”

“太子?!”

帝王驚得拍案而起,神情莫測:“太子不是一年前就死了?!”

先帝存活下來的兒子共有四人,太子行三,為皇后嫡子。

不提先帝曾做下多少惡事,唯有一點,眾人皆贊其明智。

便是早早立下了三皇子為太子。

太子荼璟鈺為人謙和,禮賢下士,處理政事更是公正嚴明,手段了得,是人人讚揚的儲君。

就連鎮守邊關的鐘家軍,也曾在困苦之際,獲得過來自太子的救濟。

十年前鍾老將軍戰死沙場,十五歲的鐘應栩不得不頂替其父,與蠻族一較長短,多次險死還生。

偏先帝昏庸,竟打算奪他戰功,替其寵妃的兄長封官加爵。

好在當時將將十六,卻已經參與政事的太子竭力轉圜,才將這荒唐之事罷了。

只此一事,鍾應栩便感恩太子為人,更別提其後數年,先帝不發軍餉,鍾家軍困苦飢寒,全憑自耕自種以及太子的救濟才撐了過來。

說太子是他以及整個鍾家軍的大恩人也不為過。

一年前先帝暴斃,諸皇子包括太子盡皆被荼九所殺,若非蠻族當時趁機犯邊,他就要帶兵還京,替太子報仇了。

倘若這位子上坐的是太子,他也不可能舉兵造反,改朝換代。

後來蠻族暫時老實了,他見這安國實在無救,便帶著幾萬親兵奔襲千里,打進了京城,擒住了那禍害天下與殺害太子的暴君。

偏偏他——唉,實在對不起太子的恩德。

可如今,有人告訴他太子其實並沒有死,甚至於,在他進城當天還活著?!

“是,確是先太子無疑。”小內侍不知他在想什麼,只低聲講述著自已知道的事:“奴才送飯去冷宮時,親眼看見先太子被鐵鏈鎖著,滿身鮮血的模樣。”

他忍不住抖了抖,又是憐憫又是愧疚:“太子殿下明明那般模樣,見奴才送飯過去,竟然還沒忘記向奴才道謝。”

“並告誡奴才,下次把飯放在冷宮門口便好,若是被廢帝得知奴才擅自進了門,恐怕性命不保。”

“可憐太子殿下對奴才一屆閹人都這般溫厚,卻落得被廢帝囚禁折磨的下場……”

小內侍哀聲道:“如今更是被一把火燒了乾淨,挫骨揚灰……”

“老天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