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歐陽雲,參見陛下參見太孫。”我徐徐跪下,恭敬地磕頭。
“起來吧,孩子。”朱棣揮了揮手,示意下人退下,躺在床上,靠著枕頭,顯得那麼虛弱。“傻孩子,哭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已經盡全力了,是朕考慮不周,被老二將了一軍。朕以為他心裡啊,有我這個父親。朕知道老二,山東是他經營最久的地方,也是他的封地。他那一支兵馬肯定盤踞在那裡。哎,老二的實力我知道。真要打起來,老大沒有三倍兵力,是沒有勝算的。”
“陛下,臣乃是外臣,此間要事,臣實在是不便細聽。懇請陛下,允許臣退下。”我感到事情有些不對勁,立刻警覺起來。
“你這孩子,朕將大權將軍隊都給你。從未懷疑你,你又何必如此防著朕?老二現在連父親都敢殺了,何況自已的兄弟呢?朕不想看到,朕的孩子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朕需要一個有能力有忠心的人,來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安穩江山。百姓不易啊,難道每一次皇位更迭,朱家人都要全天下去流血嗎?扯遠啦,這個人,只能是你,歐陽雲。你是朕看著長大的,你這麼多年戰功赫赫,這一次沒有參與那個逆子的陰謀,足見忠心。朕今日找你來,是希望你可以助老大還有瞻基他們,一臂之力。你可願意答應?朕的,鎮北王?”
“臣,臣,臣自當盡忠,鎮,鎮北王三個字,臣,臣不敢啊陛下。”我嘞個豆,我去,嚇死個人。
“呵呵,你這孩子。鎮北王不是一個虛名,一來是為了表彰你這一次的軍功,二來是朕這一次御駕親征,確實看到了很多北方存在的問題。比如民生啊,比如建築啊這樣子。而大明的百姓提到北方,好像就是戰爭,連朕也自認對北疆百姓的生活關注不夠,這是朕的過錯,朱棣犯了錯不會找理由。朕希望,可以在朕剩下不多的時間裡,讓北方的子民感受到一點關愛,封你為鎮北王,足以體現朝廷對於北方的特殊照顧,想來也是足夠了。三來,朕予你便宜行事之權,從今往後,你的青龍劍上斬親王下砍村霸,不必請示。鎮北王三個字,是無上的榮譽,也是沉甸甸的擔子,也許還會有無數的壓力與職責,但朕要你牢牢記住,你一定要守護好這個朕拿命守護了二十餘年的大明。大明。大明。”朱棣狠狠地拍了三下床,滿滿的都是不捨。
“臣,歐陽雲,領旨謝恩。必將為我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起來吧,皇爺爺很看重你。大明和本王,也很需要你。”朱瞻基慢慢地把我扶起來,很慢,很暖,很信任。“皇爺爺說,過幾日就要回北京了,遷都也正式提上日程。你那麼久沒有回家了,這幾日,回去看看吧,往後,也許沒有那麼多時間了。”
這一日,朱棣的聖旨傳遍了全天下,帶著玄黃色的聖旨,宣告了大明王朝如今首個異姓王的誕生,整個北方民眾為之振奮,甚至有些地方的人還聽到了龍吟…
陛下回了北京城,及時送到的糧草保住了軍團的有生力量,原本南京城的一切陸陸續續都要搬到北京,透過大運河,一切都顯得那麼平緩卻又有條不紊。
“爹,娘,孩兒回來了。”推開大門口,我又看到了在擺弄花草的父親,在涼亭那裡餵魚的母親,還有正在掃地的老僕。
家裡很久沒有去佈置新東西,父親隱退這麼多年來,幾乎都是這個樣子。老屋很安靜,似乎無論多大的政治風暴都會被這個有些破舊的大門攔在門外,老屋總令我感到無比的安心,平靜又溫和。
“回來啦,這麼久沒回來,先跟爹去祠堂祭拜祭拜各位先祖,往年啊,每次祭祀你都不在,這一次啊,補補,補補。”父親擺了擺手,示意我跟過去,他口中的祠堂就與平常人家一般大小,供奉著歐陽家族各位祖先的牌位。
父親進了祠堂,反手掩上門,立刻收起了那一副慈祥的樣子,嚴肅無比,就像是面對的不是兒子而是敵人一般。
“跪下,如今列祖列宗都在,你可知錯。”父親拿起一炷香,慢慢插好,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煙氣中若隱若現,彷彿真的有先祖俯瞰下來。
“兒子,實在不知所犯何罪。若是這麼多年兒子沒有,侍奉雙親,兒子甘願領罰。”
“鎮北王,鎮北王,你該有多麼糊塗才會,才會,才會接受啊。”父親顯得無比懊惱,我也沒敢說話,父親繼續說道“老朱家從來就不信任外人啊,孩子。你想想當年太祖皇帝,跟當年的中山武寧王徐達,那可是曾經蓋一個被子的交情,太祖坐了皇位,你看看,這不反手就把功高震主,他以為可以威脅到他皇位的徐達,給賜死了?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如此,何況是你啊?”父親聲色俱厲,給哥們我搞得一身冷汗。
我將當時的情景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一遍,甚至具體到了陛下的神色,太孫的力度。
“盛極而衰,盛極而衰,你如今二十歲左右的年紀,位極人臣。走的那麼高,你可知會摔得多痛?倘若你五十歲做到這個位子,為父相信你有分寸。可你如今,正是容易衝動的年紀,這麼高的位子,你要是出了點事,為父真的怕,怕整個家族都要完蛋。北征之前,為父就說了讓你注意點注意 點,你倒好,給你爹帶個鎮北王回來。”
“爹,兒子以為,陛下真的不懷疑我歐陽家。我歐陽家清清白白,只要自已做好,兒子不信有人找的出毛病。”哪怕列祖列宗看著,我依舊不打算認錯。
“孩子,鎮北王這個名字太大,我歐陽家擔不起也不敢擔得起,你說你跟漢王打仗的時候找個替死鬼,假死了,找個沒人的地方過一輩子平平淡淡,又有何不可呢?你,你何必,何必做那個什麼王啊。”
平平淡淡的生活,頓時,我滿腦子都是跟上官靈兒在小木屋裡面的生活。我知道父親說的話在理,父親很少要求我什麼,更沒有像這一次一樣聲色俱厲。作為臣子,我自問無愧陛下,但作為兒子,我無法說無愧父母。
“待兒子看到大局已定,兒子便與漢王同歸於盡,假死於戰場。從此徹底過上,普普通通的生活。”我答應過陛下,會好好幫助太子與太孫守住天下。這是我的誓言。
父親微微點了點頭,離開了祠堂。“前些日子,上官家那姑娘來看過為父,她是個好姑娘,你難得回來一下,去看看她吧。”
南京城的雨來的很慢,走在大街上可以清楚地感覺到,雨從小到大的過程。風很小,雨滴到傘面上,在很快地滑下來,聲音很清脆。上官府的大門倒是被擦拭地很乾淨,聽聞上官子方馬上又要有孩子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站在上官家的門口,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從正門進。我知道,現在我一進門肯定會有人叩拜,但她不會喜歡的,她不喜歡那麼大張旗鼓。可我又好想從正門進,以她愛人的身份,名正言順。
我是個粗人,這些細事,往深處想怎麼都想不懂,我就這麼站在上官府門前,帶著傘淋著雨,過了很久很久都沒有想明白。
啪的一聲,我彷彿聽到了什麼東西掉落的聲音,一把紙傘滾落到我的腳邊,我的思緒瞬間被拉回,回頭望去。
上官靈兒的眼裡五分意外五分驚喜,似乎根本就沒有想到我會回來。
“你,真的是你嗎?”她的手還很溫熱,捂在我的臉上,似乎在確認是否是她的幻覺。“你瞧我,我原以為,原以為你會在北方把事情全部都弄完再來的。外面雨大,傻站著幹嘛,進屋說吧。”她朝另一側努努嘴,示意我走後門。
“怎麼不走正門?是天生不愛走嗎?”
“淨會開玩笑,我家門口的那條街上,開了一家特別好吃的烤魚。開春了,加了些當季的嫩筍,我覺得老好吃了。但我爹覺得有點重口味,說吃了不好,就不讓我去唄。那我只好從後門溜走了唄。”她說“唄”的時候,還裝出一個笑臉,就像一個童真的小女孩,哪裡是那個清冷的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