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縣的那位縣長剛開始對彭善的種種行為感到非常不滿,後面在彭善的金錢攻勢以及虛無縹緲的威脅下屈服了。
主要原因還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勢力還算安分,大量的辦工廠對他管轄的百姓也有好處,解決了很大的就業問題。
所以後面才有路修到長樂縣的情況出現,而彭善可不會止步於這小小的馬鞍村周邊,以後會繼續以蠶食之勢向外擴充套件。
三個月過去了,彭善從縣長大人手裡“要”來了一個保安團地方編制,原因是有一股不明勢力的人馬,他們經常出沒在縣長家中周圍,時不時放幾槍,雖然這位縣長有所懷疑,但奈何沒有證據,出於自身安全考慮,才給向上申請了一個保安團的編制。
期間放出招收新兵的訊息,周圍的鄉鎮以及縣裡很多年輕青壯年紛紛踴躍報名,沒有別的,就衝著高工資而來,和工資和原先的一樣。後面又從兵營生產出五百名的動員兵,現在部隊缺乏基層軍官,留下兩百號人當作自己的警衛以外,其他人全部去當基層軍官去了。
兵營旁邊又建立一座供士兵居住的營房,不然以現在的人數已經不足以讓那麼多人住下。
彭善手裡的保安團不是一般的保安團,武器配置可謂是相當豪華。
編制具體為:
1個步兵班的結構由13人組成,兩名正副班長擔任指揮以及通訊的作用,11人中除去7人裝備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2人配備一挺MG42通用機槍成班組火力,另外2人配備一門60毫米小口徑的迫擊炮,由此組成炮火支援小組。
1個排中有3個步兵班外設1個機槍班,機槍班有3挺MG42通用機槍,配備9人,外加兩名正副排長及一名通訊員。
1個連下轄三個步兵排以及一個機槍排,連部直屬有一個炊事班10人,醫療班15人、警衛班11人,高射機槍班14人、配備三挺20毫米的高射機槍。通訊班11人,炮兵排擁有7門九二式步兵炮,輜重排36人,配有8輛軍用卡車。
1個營下轄有三個連,營部直屬工兵排35人,警衛排33人,醫療排40人,炮兵連130人、擁有24門九二式步兵炮和50門60毫米迫擊炮,還有一個通訊班11人、電臺配備一個,輜重連擁有32輛軍用卡車。
一個團有6個常規步兵營,彭善任團長,團部直屬單位有醫療連,重炮營、其中擁有著名的德制18式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30門、50門克虜伯105毫米口徑榴彈炮,輜重加強營配備了120輛軍用卡車及40輛牽引車。
總的來說彭善這一個團的直接戰鬥人數接近四千人,隨便拉出去和都能和小鬍子的一個師硬碰硬的幹一仗,當然,前提是雙方都沒飛機的情況下。所以更不用說現在國內連70毫米口徑火炮都稀缺的各軍閥了,就算來一個軍的兵力彭善也有信心守住這一畝三分地。
經過這次擴編,彭善也意識到了軍官的不足,全讓動員兵來指揮雖然可以,但能力終究有限,營級還可以,再往上團級呢?師級呢?彭善還是會繼續擴大規模的。
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目前只有一個最好的方法解決,那就是建立一所軍校,但是耗時稍長,學員一旦畢業還不能一上來就到各部任高層,必須經過班長、排長、連長一步步升遷,有優秀成績的學員可以適當放寬,但最高也得從連長開始。
想到就做,距離基地五公里處有一座海拔稍低的山體經過兩天的爆破,成功被蕩平,隨後在施工隊伍在數名從生化培養室生產出來的建築師的帶領下,基建“巨獸”日夜不停的工作著。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日後在世界上享譽極大名氣的華騰軍校已經初具雛形。
全機械化部隊彭善也想組建,可奈何手裡的金幣已經快見底了,根本生產不了大規模的裝甲叢集,只是意思意思一下的生產了十輛二戰末期美利堅制的M4輕型坦克,不過只能用來充當吉祥物。
為什麼說是吉祥物,因為這些傢伙耗油有點大,沒有作戰任務彭善根本不會輕易將其派出去,雖然基地軍火廠可以購買,但是能節省一點是一點,偶爾拉出來配合步兵訓練步坦協同作戰科目。
這款M24輕型坦克可乘載5人,正面裝配38毫米厚的鋼板,坦克發射的是75毫米坦克炮,在一公里外可以擊穿60毫米的鋼板,五百米左右甚至可以擊穿70毫米厚度的防護鋼板,小本子的94式坦克,也就是小豆丁,它的正面挨不住一發來自一公里以外的75毫米坦克炮。
它的裝甲最厚的部分只有十多毫米,普通的穿甲彈都可以隨便擊毀。這款M24美利堅制的坦克,在公路上最高時速約55公里每小時,越野狀態可以保持在40公里每小時上下,具體還是要看地形。
可以說是具有非常大的機動優勢,這款戰車在1943年才完成設計,如果現在透過保護傘公司賣給美利堅,彭善心裡想想就很好笑,可想想就好了,美利堅作為二戰後期的參戰國,目前人家根本不需要。
坦克動員兵可以駕駛,更加先進的現代化坦克動員兵都能嫻熟的操控,更不用說這40年代才研發的產物了。
空軍目前還沒組建,缺錢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是戰車工廠只能生產一戰至二戰時期的各個型號的飛機,並且造價很貴,單單小本子的零式來說,一架也要700金幣,跟別說其它更優秀的飛機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會開飛機,動員兵雖然對各類槍械火炮甚至戰車很熟悉,但他們也不會開,他們只是步兵,甚至海軍基操游泳也不會。
不過飛機雖然沒生產,但是機場也在規劃中了,這些基礎的東西,彭善可不想以後有什麼事情後才慌忙的開工。
彭善先後在生化培養室裡生產出五名軍械類的研究人員出來,不過都是一級的,出來的同時全部派去了研究中心附屬的研究所,他們要根據彭善提出的全自動步槍進行研製。
不錯,雖然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還可以,但是火力不足換彈比較慢,他需要一款配彈二十至三十發的全自動步槍,彭善在軍火廠裡翻遍的可生產的槍支,沒有一款是全自動的,所以才一心想發展全自動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