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領航員空間站”採用了模組化的建造,所以搭建起來極其方便和迅捷。

宇航員們就如同搭積木一樣,將編好數字的各處零部件連結在一起,隨後進行氣密性檢查就完事了。

這座空間站雖然建造花費了五年的時間,但是搭建起來只用了93天的時間便完成了。

由於“金雕”空天飛行器的存在,所以零部件的運輸極其方便,後來建造的這些金雕,裡面都經過了各種改進措施。

因為有航天員的存在,所以每一艘金雕裡面都設計了不少生活艙室,一艘碩大的金雕可以供150人居住和生活。

當然,金雕上的生活艙室跟領航員空間站比起來,肯定還是要遜色不少的,不過好在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也只有三個月左右。

萬一有什麼問題,這些宇航員隨時可以乘坐金雕返回地球,所以空間站搭建的進展十分順利。

與此同時,就在領航員空間站搭建的時候,它碩大的身形早就引起了米國和俄國以及歐洲等一眾強國的關注。

這些國家在地球外太空都是有偵察衛星的,所以這座距離地球將近五萬公里的碩大人造建築,立刻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米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多次質詢華國在外太空建造如此龐然大物的目的,而華國只是表示,這只是一座空間站而已,不必大驚小怪,我們建造這座空間站的目的,是基於地球外空間的科學實驗和空間探索。

那些外交扯皮的事情,洛晨可不會去管,他此時已經乘坐著一架小型的“金雕”空天飛行器,準備前往已經建設完畢的“領航員空間站”參觀。

此時這架“金雕”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飛行,來到了距離這座規模宏大的空間站100公里處。

洛晨從舷窗往外看去,映入眼簾的是猶如一把撐天巨傘狀的人造太空建築。

這座“領航員空間站”的外形後來又經過靈汐的幾番改進,最終才成為了現在這個外觀。

這座空間站的頂部,是一個直徑15公里的到圓形軌道艙室,艙室的內徑是35米,裡面分為了6層空間,命名為1艙段。

在這座主軌道艙的外部,還有一個直徑10公里和5公里的分軌道艙,形成了一個同心圓的形狀,分別為2艙段和3艙段。

這三層的軌道艙之間,有著120條廊橋進行連線,宇航員可以透過這些廊橋往返於這三條圓環狀的軌道艙裡。

另外在這三條軌道艙之上,還安裝了五百多條可以360轉向的多功能機械臂,可以用於軌道艙外部簡單維修,另外也可以用於空天飛行器和空間站的對接。

空間站中間宛如傘柄的部位,就是該空間站的推進艙,長度達到了20公里,其直徑達到了300米。

這裡面安裝了4臺超大型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作為整座空間站的動力源,推進艙每一臺可控核聚變裝置一小時發出的電能,可供給一座千萬人口城市一個星期的使用量。

另外在這座20公里長的推進艙尾部,安裝了8臺超大型離子推進器。

每一臺推進器都能爆發出300萬噸的推力,另外在推進艙的各個角度,還安裝了36臺用於空間站轉向的離子推進器。

根據事先的安排,這座領航員空間站可以供五萬名宇航員,同時在上面工作和生活。

根據靈汐給出的資料,這座龐大的空間站,總重量0.98億噸,外殼全部由金鈦合金構成,由於這種超級合金的重量只有鋼的42%,所以這座空間站的總重量才會大大減輕。

經過計算,製造這座空間站,總共用去815.26萬噸的黃金,要是沒有靈神星這座金礦,就算把目前整個地球已開採的黃金儲備全拿出來,都不夠建造這座空間站的。

洛晨乘坐的小型“金雕”空天飛行器緩緩地靠近了“領航員空間站”其中一個對介面,只見安裝在推進艙上的機械臂靈活地伸出了那長達百米的機械臂,一下子就抓住了金雕上的對接裝置。

隨後金雕的出艙口緩緩地和空間站飛行器停泊口對接成功。

此時的洛晨,身上只是穿著一件白色的艙內宇航服,很快,金雕的艙門開啟了,洛晨和羅輝二人漂浮著從通道口飛了進去。

這種感覺是他兩世為人都沒有經歷過的,很奇妙,也有些腳不沾地的慌張。

不過當他從一條五米長的通道口走出來的時候,一股和地球上差不多的重力感頓時將他倆的身軀按在了地面上。

“這就是模擬重力了嗎?”

旁邊的飛船駕駛員,同時也是國家特級航天員徐國軍笑著點頭道:“是的,洛總,領航員空間站那三個環形軌道艙,會在空間站的超級計算機“伏羲”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速度在太空中不斷旋轉,從而模擬出和地球上相同的重力,這樣也方便宇航員可以長時間在這上面工作和生活!”

洛晨點了點頭,隨後轉頭看向這條寬敞筆直的軌道艙。

這條軌道艙是在直徑最大的那條艙段上,高3米左右,寬度足有8米,顯得極為敞亮。

他們所在的是1艙段的第二層,這一層是宇航員們的生活艙段。

這裡有著影院、檯球室、健身房、小型游泳池、洗浴、理髮、餐廳等等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洛晨在領航員空間站上,還用上面的無線WiFi,跟地面上的周惠敏和父母家人進行了視訊通話。

不得不說,這上面的網速還是相當給力的,100Gb\/S的專用衛星連線網路,使得這上面的上網速率遠超地面。

他隨後又來到了艙段的觀景平臺,這裡有一個4米*2米的巨大特種玻璃,洛晨從這裡眺望遠在四萬八千公里之外的地球,只見一個蔚藍色的星球,佔據了他視線的大分部區域,而這裡就是他生長的母星。

洛晨拿出自已的晨暉8PLUS手機,遞給了羅輝。

隨後洛晨以身後的那顆蔚藍色星球為背景板,讓羅輝給他拍攝了十多張不同角度的照片用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