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 章 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三國:我竟成了荀家幼子 滄海小小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張英此時正在倉皇逃命,沒有辦法。如今不走就是死啊。
而且劉繇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料想應該是不會殺他,否則曲阿估計更是難保啊。
張英心懷忐忑的來到了劉繇的府邸,看到了門房之後,張英很是痛快的給了一錠銀子。
讓門房速去稟報,這可是把門房嚇著了,這是什麼意思?
張英看著門房貪婪的眼神,知道他已經心動了,只是卻不敢收啊。“我的銀子可不是白拿的,自然有事情要你去做。”
門房的眼神咕嚕的亂轉,似乎是在考慮該不該拿。
“等下笮融大人來的時候,你只管讓他進去如何?”
這意思是不要通報,其實倒是沒有什麼大不了,作為劉繇的心腹謀士,好多時候笮融來也是不通報的。
聽罷,門房很是自然把銀錠子收到了袖子裡面,還連連的稱呼張將軍。
此時的張英沒有梳洗打扮一番,因為他就是要這幅悽慘的模樣去見劉繇啊,畢竟是吃了敗仗。
他要是敢先回家洗澡吃過飯再來,估計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聽到了門房的通報,劉繇心裡就是一陣的突突,要知道,如果是大勝而歸,必然會先送上捷報來。
這選了晚上來面見自己,不會是打了大敗仗吧!想到此處,眼神中已經有了殺氣,他劉繇也是行伍出身,是殺過人的!
張英來到了劉繇的房間門口,直接就跪在了院子裡面:“罪臣張英求見刺史大人!”
劉繇聽到了張英的話語,心中就是確定了,當時就是暴怒:“你怎麼還有臉活著回來!!!”
張英此時是鼻涕橫流,一副悽慘之狀:“沒想到那蔣欽與周泰是狼子野心,居然合謀孫策燒了我軍糧草,致使我軍大敗!!”
說完就是一頭磕倒在地。
憑刺史大人處置。抬頭望了一眼劉繇。
此時的張英已經是冷汗直流,因為他發現,劉繇不是空著手出來的。
他手中還拿了把劍,劍身上對映的寒光,冷的張英是汗毛倒立。沒有辦法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小命都在人家手中攥著呢。
其實在來之前,他有想過一走了之,可是要知道一家老小可是都在曲阿,他要是走了,一準是沒命。
而且如果他回來,主動承認錯誤,有著謀士笮融在一旁說情,應該是能免於一死的吧?
但是他現在有點不確定了。
劉繇此時已經越走越近了,張英此時心中就是大罵:笮融你怎麼還不來啊,他媽的你要是再不來,老子做鬼也不放過你。
這時卻突然聽到有聲音從外面傳來:“主公,且慢!”
劉繇抬頭看見了趕來的笮融,心中卻是冷笑了起來,這麼巧?怕是提前找好的罷。
“主公,張英此時可是殺不得啊!”笮融給了張英一個眼神,意思是讓他安心,他可是死不了。
劉繇不想聽說情的話,可還是收起了劍。“說說看?”
“主公,我軍新敗,此時已經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如今再要是殺了張英,這讓回來計程車兵怎麼想。會不會連夜逃走?”
笮融一句話就是把這個問題的高度給昇華了,你殺了張英其實不要緊,只是這回來這麼多士兵會不會譁變。
劉繇倒是吸了一口涼氣。這張英可真是不能殺啊,可是死罪能躲、活罪難逃啊,如果不處罰,怎麼能服眾啊。
此時的張英在得到了笮融給的喘息機會之後,也是出聲道:“某願戴罪立功。”
此時的劉繇回想起,當初張英也是跟著他艱難創業的,再加上笮融的說情,而且此次失敗也是因為出現了叛徒,心中也是一鬆。
口中說道:“官降三級,去零陵城當守將吧。”
“謝主公不殺之恩,我張英願意誓死追隨主公!”說完又是磕了三個頭。
第二天,劉繇把張英的事情一說,當即大家就是炸了,這可是如何是好?
而此時的張英已經趕赴了零陵城,他害怕呀,要是劉繇頂不住壓力又要殺他可怎麼辦?
太史慈此時是義憤填膺:“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張英既然已經戰敗,不該一死以謝天下嗎!有何面目去守零陵城!”
劉繇知道太史慈很是生氣,他前番主動請纓,結果卻是被張英搶了先鋒官的位置,而且張英居然是慘敗,能不氣憤嗎。
“子義驍勇善戰,前番卻是我有眼無珠了。”
“主公,都是張英那廝,懦弱無能,壞我揚州大計啊!”
笮融看著開始互相推脫的兩人,主動起身說道:“如今孫策即將兵臨城下,還望主公速速派遣子義將軍前往神亭阻擊啊!”
劉繇也知道事不宜遲。
“子義聽令,命你為先鋒官,速去神亭阻擊孫策。”
太史慈也是應聲答道:“主公放心,孫策定是過不了神亭,否則我太史慈提頭來見!”
……
此時孫策的部隊已經是走到了神亭嶺的附近,荀漪天生就是一個路痴,走了那麼久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
只見此時的孫策部隊的嚮導說話了:“孫將軍,前面就是神亭了,如果我們要攻打曲阿,就必須要路過神亭啊。”
此時的荀漪當即就是一個趔趄,臥槽,神亭!
這好像是孫策與太史慈發生大戰的地方啊。
不待孫策有所反映,荀漪主動說道:“既然是必經之路,恐怕劉繇是有埋伏啊。”
哪隻孫策時哈哈大笑:“劉繇怕是沒有什麼能耐了,你看張英那廝,簡直就是鼠輩,就知道逃命。”
荀漪當時也是無語,一般先鋒官都是各個軍隊中很厲害的武將,可是劉繇那個傢伙就是有眼無珠,但是這太史慈可是不得了,可是號稱槍神啊。
想著,荀漪再次向著孫策說道:“有道是小心使得萬年船,我可是聽說了劉繇處有一個猛將叫做太史慈。”
孫策當時就是來了興趣:“哦,太史慈?好像是沒怎麼聽說過啊。”
荀漪說道:“孫將軍,可是不能大意啊!”
孫策剛想繼續反駁,在他的心中,在江東這片地方,除了他爹孫堅之外,他感覺就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而這時,只見對面有一隻軍隊正在嚴陣以待,打馬就過來了一人。
只見此人身長七尺七寸,是生的一副美鬚髯,臂長很長,一看身後飽經滄桑的弓箭,必然是神射手無疑啊。
看到這種情況,荀漪就是一驚:這怕就是太史慈了。
只見來人一聲怒吼:“來人可是孫策!”
孫策聽聞敵方的將領呼喊了他的名字,也是不懼,打馬主動上前,就是一聲:“某乃孫策,你是何人?”
太史慈哈哈大笑,心想可是太好了:“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
哪知孫策也是哈哈大笑:“你和你的副將一起來,我也不怕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
有道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
孫策與太史慈這一對江東武力值的天花板,第一次碰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