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庾嬋後,荀漪回到了家。

由於已經比較晚的緣故,荀漪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臥室,雖然比較晚了,但是他還是有點睡不著。

於是就在西側二樓,自己的臥室,冷冷的呆了一會,就起身到一樓的書房去看了看。只見書桌上筆墨紙硯都是有的,雖然書在這是時代,確實是比較珍貴,但是得益於荀家幾代人的積累,還是有著不少書籍。

既有竹簡的書籍、也有著帛書,也有像後世的畫軸一樣的,統統都堆在了書架上。

荀漪抽了一卷,看到上面都是手抄的隸書字型每個字都有拇指蓋那麼大的,手上的這本書,確是《論語・堯曰》。

看了看裡面的內容,覺得有些熟悉,尤其是堯、舜、禹的選段。緊接著荀漪又展開看了好幾卷,除了論語、還有周易、詩經等。

論語、周易、詩經荀漪並不陌生,在上學的時候就認真的研讀過,而此時一回想起來,竟發現自己能夠倒背如流。

也許是兩世為人的記憶、思維融合的緣故。他發現自己的記憶裡遠超以前,對於想回憶起來的內容,就好像在腦中放電影一樣,信手拈來。而就在他沉迷在自己的超強記憶的電影之中的時候。

一道纖瘦的身影,從陰影中走出來。

不是別人,正是他號稱“王佐之才”的二哥。

在他的心裡一直覺得荀彧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為要復興漢室,所以他選擇了輔佐曹操。然而設身處地就能理解,如果你要是一心要成為忠貞之士的鮑叔牙,結果最後卻發現遇到的管仲想要謀朝篡位。

好吧,這確實接受不了。

只是此刻的他,卻有些懵的感覺,因為他感覺他問到了一股香氣,真的是人未至,香味已到。原來他這個一向溫文爾雅的二哥,居然是個灑香水的男人。

這麼說,可能也不準確。荀彧不但人長得俊俏,而且喜歡用薰香,不是你們現在用的那種香水,他只是使用燻的方式,將香氣附著在身上和衣服上。

這讓他有種發現偶像有著小癖好的感覺,內心中居然有些興奮?

許是被濃郁的香氣撲了鼻子,荀漪咳了一聲。

“二哥!晚上好。”

“四弟,今天怎麼有空來到書房”似乎是很驚奇在晚上得書房看到荀漪,荀彧問道。

“今天在臥室實在有點睡不著,想著來書房轉一轉”

“最近開始看書了?”

“最近看了《論語・堯曰》,感覺不錯”

“有所得?”荀彧詫異道。

荀漪踱了一步,似有所得。又踱了一步,一直到踱了七步。

而荀彧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似乎對他這個不學無術的弟弟能夠給出什麼樣的論述期待著。

身邊的油燈忽明忽暗,小火苗在不斷地跳動著,似乎也在等待著,現代思維與古代思維的碰撞。

“我認為在堯曰中,孔子主要是總結了古代的一些政治思想。第一節的前半部分,雖然只是按照歷史的順序,依次引用了人王的話語;然而這實際上是孔子用他的“述而不作”的方法,闡述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後半部分,則是直接提出了孔子的治國方略。具體說來它主有以下這幾個方面得內容:

首先,就是富民的思想。堯曾經曰過天永終,而堯的繼位者是舜,舜又將大位傳給大禹,《論語》透過對比來強調,富民的思想是人王薪火相傳的政治理念,而“天祿永終”這樣的說法,卻是在警醒統治者,如果不施行富民的國策,百姓就會出現困頓,而這也將會造成亡國的災難性後果。”荀漪侃侃而談道。

“不錯,這一理念在孔子提出的治國方略中,是得到了集中反映的,首先方略特別重視人民的生活以及吃飯的問題。而在第二節中,孔子又是重申了這個理念,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並且把它列為從政所必須,尊崇的的五美之首。

所有這些理念都充分顯示了,富民思想在孔子的政治學說中的無可匹敵的地位”許是被荀漪的說法勾起了興趣,荀彧主動參與了討論。也許是被荀漪的觀點震驚到,不自覺的想要附和。

荀漪微笑著看了看眼前的二哥,心想可不能被你小瞧了,作為學過論語的人,還能被你這個兩千前的人給吊打,看我讓你好好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其次,我覺得是仁政的思想。《論語》裡面是經常講到仁政的,仁政不僅僅是個人的美好道德品質,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在待人接物中表達的態度,更重要的這還是孔子的基本的政治原則,所以說包含了十分豐富的意義。而這一主張的提出,離開不了當時各國實行的苛政。”

“哦,何出此言?”荀彧驚異的看著荀漪,似乎在評估這眼前的荀漪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弟弟。

“孔子他是這樣說的。苛政猛於虎,也因此他竭力反對嚴刑峻法,反對苛捐雜稅。更是在堯曰中又有了進一步的展開。孔子認為一個國家政策的實施及執行、任命的官役都不能去禍害百姓,都要考慮到百姓的利益。第二節之中的“擇可勞而勞之”,就是要讓百姓選擇能夠做的事,然後再讓他們去做。”

“很不錯,有理有據”荀彧道,許是想了下最近荀漪一直在家裡,也不存在被掉包的可能性,而放下心來,仔細的聽他怎麼說。

似乎是得到了二哥的稱讚,荀漪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再次,就是尊重百姓得政治思想。在第二節中孔子要求,具有一定地位和權力的人待人的態度更是要莊重,不能去恐嚇平民,要做到威嚴而不兇猛。不必說遇到管轄範圍內的百姓,更不必說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都不能對他們進行侮辱和怠慢。這是要求尊重人格的平等。”

“最後執政者要學會主動承擔政治上的責任。第一節中,在孔子精心選擇的文獻裡,我們清晰的看到英明的人王,都會主動承擔治國中出現的罪責。這些說法同孔子關於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說法一致,同時也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念。”

“在孔子看來,這些都是為了達到一個偉大的目標,即是“以天下之民為心”,從而使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都能夠得到很高的發揮。”

額,好像有點沒控制不住,不會表現的過火,糊了吧。他想。

而此時的荀彧似乎還沉浸在荀漪的論述中,良久才道:

“好!好一個以天下之民為心。我輩讀書之人就該以天下之民為心。仕者,自當有氣節,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

“看來,我家四弟最近讀書見長,是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