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上顏玉蘭,李鐵打算去西於村,尋訪那個養過蠍子的人。

李靈兒抱著小蘭,也要當跟屁蟲。

“靈兒,你跟香凝姐一起玩兒,哥哥和蘭姐去找人,又不是去玩兒。”

李鐵有點不想帶她,那邊的情況不清楚,再說那人似乎還病著。

“我想去,鐵子哥,待在這裡好無聊的。”

靈兒說著,手裡還在和小蘭握著手。

“吱、吱、吱……”

小蘭也瞪著小豆眼,看著李鐵只點頭。

“小蘭,你也想去吧?小樣兒,上車!”

靈兒開心的鑽了上去。

出了村,小蘭的豆眼好奇的看著窗外,滿是驚喜。

山外原來是這樣的。

“靈兒,自從你回來了,小蘭這妮子都不理我了,成了你的小乖。”

李鐵撩起了妹妹。

“人家是小女生不合適,跟你個大男人,小蘭是吧!你看鐵子哥吃醋了。”

靈兒又握住了小蘭的小爪爪。

經過顏玉蘭家門口的時候,李鐵踩了一腳剎車。

看看玉蘭沒有下車的意思,李鐵才把右腳轉到了油門上。

養過蠍子的山高松,還住在村子的最裡邊的黑風裡。

道路越來越窄了,而且由先前的破水泥路,漸漸的變成了石子路。

順著一條小河蜿蜒而上。

好在q7的越野效能還可以,半小時後,終於停在了黑風河的盡頭。

一座乾打壘的瓦房,出現在她們的視野裡。

屋外的土稻場裡,叉起的長竹竿上,飄蕩著四五件深色衣服。

“嘔兒……嘔兒……”

灰黃的的土狗,齜牙咧嘴的朝她們吼叫著。

隨著她們的前行,邊叫邊後退著。

“一邊去,叫啥?”

黑乎乎的門洞裡閃出一道清瘦的身影。

滿臉小麥色的年輕女子,揚起右腳,做勢要踢那隻狗。

牛仔褲配深藍色短衫,身材一般。

“山歌,你在家呀!山叔在家麼?”

“玉蘭,稀客,快屋裡做。”

山歌?名兒但還不錯。

李鐵瞄了一眼,屋裡似乎缺乏陽氣,有些陰森森的感覺。

“我爹,唉!別提了,脖子上長了個瘡,都幾個月了。”

好不容易來了幾個客人,山歌的話一下子多了起來。

聽說李鐵想找養蠍子的人。

山歌告訴他,父親山高松早幾年出門打工,在浙省養了三年多的蠍子。

“這綠茶不錯,山歌美女,是你家自產的吧?”

李鐵喝了幾口她剛泡來的綠茶,忍不住讚美了。

口感清香幽遠,回味甘醇,湯色嫩綠持久,就是條子鬆散,看相不佳。

“李老闆,讓您見笑了,我們住的這地方偏僻,早些年政府號召大力發展綠茶。

可後來人都慢慢的搬走了,山上的綠茶倒是長好了,沒事兒我就採一些回來,自己炒了一些。”

山歌有些害羞的回他。

好東西,在這山溝裡蒙塵了,要是搞個霧靈陣,再升級一下加工工藝,豈不是要出絕品?

好極了!

“李老闆要找養蠍子的人幹啥?”

山歌好奇的問他了。

“我們村裡準備養蠍子,所以我來找個師傅,不然沒法進行,既然山師傅有病在身,能不能讓我看看。”

李鐵直接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這個,我爹他臥床了,醫院都看不好,恐怕……”

山歌的眼裡頓時多了些許擔憂和無奈。

“看看吧!也許我能治好他,醫院嗎?就那回事,搞錢……”

李鐵淡淡的一笑道。

看了山高松的後頸瘡,李鐵一驚,“對口瘡……”?

再晚一個月,此人必死無疑,還沒搭脈,他就感覺到了死氣。

“溫燒不退,渾身乏力,血脈虛弱,胡思亂想……”

李鐵如唸經的老僧般,一下子說出了老山的症狀。

“啊……李老闆是醫生?說的這麼準確。”

山歌眼露喜色,似乎發現了救命稻草。

老爹的這病,耗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沒起好氣色。

“病入膏肓就是這個意思,山師傅的這對口瘡之毒,已經破壞了他的骨髓了,所以造出來的血液,已經沒有了免疫力,才使他的創口難以癒合。”

李鐵看著山歌,給她解釋這藥石無醫的原因。

“李老闆的意思,我爹這病沒治了?”

“這不是醫院的結論麼?我只是說出了這個對口瘡、治不好的原因,似乎沒說這對口瘡無解?”

李鐵嘴角一挑,微微一笑道。

“太好了,李老闆,您能治療這對口瘡?還請您出手相救,山歌願意做牛做馬,報答李老闆的大恩大德。”

山歌焦急地拉著他的衣袖,懇求他出手救治老爹。

“山姑娘,你們這裡找得到螞蟥嗎?要是能找一些螞蟥來,要不了多久,他這病就治好了。”

螞蟥?治病和螞蟥有啥關係?

不但山歌愣住了,就連顏玉蘭也聽得一呆。

沒聽說過螞蟥治病有奇效啊。

充其量螞蟥是一種中藥材而已,但是也沒聽過誰用活體螞蝗治病的。

吸血,那傢伙倒是個牛逼的存在。

不過這螞蟥確實是一味中藥材。

也是藥廠的必須原材料之一,心腦血管的藥品中,十之八九都要用上螞蟥。

“螞蟥我們這裡找得到,那廢棄的水田裡、黑風溝裡都應該還有,李神醫要多少,我這就去抓。”

山歌急了,有點躍躍欲試。

“十幾條就行了,你再給我找個紙筆,我寫個房子。”

等山歌抓回來半瓢螞蟥,李鐵已經開好了方子了:綠茶50克水潤、黃豆芽50克鮮、麥芽50克鮮,石膏20克三味共搗碎為糊狀。

就這麼簡單?

拿著方子的山歌有點不敢相信,愣了半響看過去。

李鐵已經給老爹脖子裡扎滿了銀針,正用筷子夾著螞蟥放進瘡口中。

這??

不僅是她看呆了,李靈兒、顏玉蘭都呆住了。

但是看著認真治傷的李鐵,她們都強忍著沒問。

“山姑娘,黃豆芽和麥芽都沒有吧?你還不去準備?”

“哦!我這就去準備。”

這兩種東西,對農村裡來說,很簡單,現在泡著,明早就會發芽。

再加上這初夏的溫度,也很適合種子發芽。

等她泡好了種子,過來一看,那些吸過瘡口膿血的螞蟥,都肥碩如蠶豆了。

再看老爹後頸的瘡口,血肉似乎紅潤了很多。

“那些藥泥配好以後,等螞蟥吸完瘡口的膿血,直接糊上去,六個時辰一換,不出一月,就能痊癒了。”

李鐵扭過頭給山歌解釋著。

天!螞蟥還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