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就離譜
蘇揚:我有掛,我努力幹嘛? 都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小桑村。
中午,大家都出門在馬路上溜達,突然感覺哪裡不對。
為什麼來村裡的車子越來越多?
村裡出了啥大事兒?
於是,掏出手機,在村子大群裡問,“誰知道村裡突然來了那麼多車是怎麼回事嗎?”
村裡訊息最靈通的大媽秒回,說,“這事我知道,老蘇家獨苗不是發財了嗎?現在回來建設家鄉,聽說要搞什麼農田升級,給他家荒山下石牆圍起來,還要修路蓋大別墅,這事傳的十里八鄉都知道,前幾天挖機都過來施工啦。這些人不是好奇嗎?都跑來咱們村玩呢。”
大媽接著說,“哎,村裡車子都快停不下啦,人太多了,我去路口支個攤賣炸洋芋去啦。”
接著有人冒泡說,“我去賣米線。”
“我去賣烤串。”
“我年前批的甘蔗沒賣完,我也去支個攤。”
“我家種的兩畝草莓熟了,我去支個牌子看看有沒有人來摘。”
……
姜琦,一個二十出頭的漂亮妹子,這幾天聽人到處在說小桑村的事。
她很好奇,這人是不是腦殼有包,修路蓋房子升級農田她都能理解,但給自家荒山下石牆圍起來這是什麼操作?
這腦回路,太絕了。
所以她決定過來看看,聽說小桑村的山神廟也很靈驗,她也想去拜拜,萬一,明年她也發財了呢?
夢想總是要有的。
開著幾萬塊買的二手車,帶上幾個朋友,出發。
可還沒到小桑村,就開始堵車,她無力吐槽。
這山旮旯,鳥不拉屎的地方竟然堵車?就跟太陽撞到月亮一樣稀罕。
她也不著急,跟著車隊慢慢往前挪。
不堵車十來分鐘的路,硬是花了兩個小時,終於,心心念唸的小桑村,到了!
把車找了個旮旯停好,和幾個朋友下車走路。
姜琦招呼朋友說,“聽說那狗大戶已經開始施工了,咱們走去看看,我還聽說他們村的山神廟很靈驗,一會咱們也去上炷香,要是明年也跟著發財那就太好啦。”
她朋友勸道,“我看你去拜山神還不如去舔那狗大戶來的實在一些。
聽說那土豪座駕都是幾百萬的大勞,在縣城又花幾百萬買了一棟豪宅。”
另一個朋友接話說,“有小黃毛說那土豪在沐風市還有一棟兩千萬豪宅和一千萬的庫裡難。”
“前幾天還請小黃毛去吃燒烤,據說那晚他們還吃了一條几十萬的金槍魚,就是這幾天同城短影片到處傳的那個。”
有朋友拿出手機,開始在同城翻找影片,很快,一大堆的影片被刷出來,刷到一個黃毛髮的影片,那朋友說,“你們看,就是這個。”
說著把手機遞到姜琦面前,影片是蘇揚和巖老二還有老席從客廳抬著金槍魚出來的那個。
姜琦問,“誰是那個土豪?”
“寸頭,花襯衫,大花臂那個,現在的小黃毛和二五仔都認他做老大。”
姜琦看著影片,默默流哈喇子,這男人看著就讓她腿軟怎麼辦?
一股男人的陽剛氣息撲面而來,那腱子肉,摸著應該很舒服吧?
做他女朋友應該也很幸福!
“奶奶的,金槍魚啊,我都沒吃過,這群黃毛二五仔先嚐到了。”
“有個有錢的朋友真的很爽啊,你們覺不覺得?”
幾人一邊討論蘇揚,一邊朝村子走去,來到一個工地旁邊,仔細看看,哦,那狗大戶的別墅地基。
沒啥好看的,走!
幾人沒走多遠,看到路口圍著一群人,湊過去一看,哦!賣洋芋的,看著很好吃的樣子,問,“大姐,洋芋怎麼賣?”
大姐擦擦汗,說,“要排隊,五塊錢一份,大份的八塊。”
姜琦問朋友,“我們要一個炸洋芋?”
朋友點頭,“好。”
等了十幾分鍾,幾人每人端著一盒炸洋芋繼續逛。順著人流,這裡瞅瞅,那裡看看,在時不時的點評兩句。
一副領導視察的樣兒。
就離譜。
每塊平整好的水田和山地都有一條車路直達,不過只是平整好,還沒下石牆圍起來,現在石料就堆在地裡。
等過完年就開始動工。
姜琦幾人逛完,又在小賣部買了點香和紙錢爬山去山神廟上香。
“山神保佑我明年發大財,回頭就給你蓋個更好的廟。”
不過,她這個願望可能要落空了。
初四早上。
蘇揚還在抱著楊歡妹子呼呼大睡,大伯蘇大壯就打來電話讓他回村一趟,村裡有事要商量。
下午,村委會廣場。
老村長蘇青河拿著小喇叭,巴巴的開始說叫大家開會的原因。
“今天喊大家過來是商量個事兒,咱們村的山神廟今年的香火很旺,這是個好兆頭,所以我和幾個村幹部商量了一下,大家集資把山神廟翻新一下,免得其他村的過來覺得我們的廟太寒蟬。”
“大家說說各自的意見和看法,要是同意翻新的人多,那我們就搞,要是反對的人多,那這事大家就當沒發生過。”
聽到訊息,大家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就是沒人說話。
老村長又問,“大家都什麼意見?”
村裡最難說話的老太太發話,問,“翻新山神廟我沒意見,可這要花不少錢吧?你就說每家要掏多少錢?”
老村長翻出賬本,說,“這個翻新情況我和大家先說說,我們的打算是蓋個四合院,就是四個一層的房子圍在一起,每間的面積大概七十平米,就是貧困戶一層紅磚房那麼大。
水泥地,紅磚牆,牆面到時候要刮白,屋頂是鋼架和彩鋼瓦,還要修一條人走的水泥梯子到山頂。
預算是20萬,我們村有104戶人家,平均下來每家兩千塊錢。”
等了一會,沒人說話,老村長說,“那就舉手決定要不要搞這事吧。”
村裡最難說話的老太太陰陽怪氣說,“老蘇家獨苗不是發財了嗎?才二十萬,讓他一個人出就行。”
蘇揚想過去給這老北鼻一個大比兜,什麼叫他發財了,讓他一個人出?
罵道,“我有錢,關你屁事?我記得你家有五頭牛,要不分我一頭?”
老北鼻又陰陽怪氣說,“你們看看,有錢了就瞧不起我們這些種地的。”
蘇揚把衣服撕開,露出過肩龍,說,“你在陰陽怪氣,我收拾你兒子了昂。”
說完抖了抖身上的腱子肉,活脫脫一個社會毒瘤。
老北鼻不說話,眼神閃躲。
蘇揚走到前面,把村長手裡的喇叭拿過來,說,“過年這幾天,村裡大家應該掙了不少,其他的我也懶得說,山神廟翻新要搞就搞好點,別今年搞好明年又要花錢去修。
這樣,每家三千塊,搞磚混結構,在修一條摩托車能上去的水泥路和一條人走的水泥梯子。
集資的錢,多退少補,要是錢不夠我來填上,不過我要挖條公路到我家荒山去,不管挖到誰家的土地都別給我找事就行。”
“好,我聽小揚哥的。”人群裡一個二五仔喊道。
另一個二五仔也附和,“我也聽小揚哥的。”
一個黃毛說,“小揚哥說怎麼搞就怎麼搞,才三千塊,我家過年這幾天光讓人去地裡摘草莓就賺了幾萬塊。”
“對,聽小揚哥的,我家這幾天賣炸洋芋也搞了一萬多。”
“我家賣米線也賺了七八千。”
“我家賣煮玉米也搞了七八千。”
“我家今年進的香紙直接賣脫銷,聽小揚哥的準沒錯。”
一群二五仔和黃毛紛紛附和。
現場很詭異,老一輩的沒人說話,說話的都是一群黃毛二五仔。
就離譜。
蘇揚感慨,這群黃毛和二五仔還是有點用的,有賺錢的機會可以帶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