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了結
郡主嬌軟!病嬌反派饞瘋了 年年養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明寂想起很多年前,那個下著暴雨的夜晚。
六歲的小姑娘,說什麼都顯得幼稚可笑,非說她在京城的舅舅無所不能,一定會來救他們。李明寂冷著臉面無表情地說“那他還是弄丟了你”,氣得小姑娘掉了眼淚,要跟他分道揚鑣。
可也是她,看見他沉入水中,冒著死的風險也要把他拉上來。她不知李明寂沉入水中並不是事故,而是他不想活,傻傻地跟著他跳了下來。
那曾是他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然後舒窈解下她腕間紅繩,說帶著這信物來京城尋她,她保他後半生衣食無憂。李明寂又想,那好吧,至少活著去京城一趟。
再後來,他的貪念越來越多,連他自己都無法控制。得不到就毀了,李琮說得一點沒錯,他骨子裡就是這樣的人。
察覺他的情緒有些低落——其實無需察覺,任何人遭遇這些事,都不會有好的心情。舒窈踮起腳,示意李明寂彎下腰身,而後扶著他的肩膀,摸了下他的腦袋。
李明寂微妙地挑了下眉。
“好了,別說這些話博本郡主同情了。你的身世,我不與你計較,你自己處理好便可。”
舒窈心想,舅舅和李明寂往來密切,要是真計較李明寂的身份,早該把他跟那什麼梁朝太子一塊抓到大牢裡去了,能讓他好端端的站在這裡?
從前李明寂向她示弱也就算了,那時他確實處境艱難,這樣示弱還能滿足舒窈那點微妙的虛榮心。現在好了,舒窈猜到他之前的“柔弱”都是演的,這筆賬都沒跟他算呢,他還在她面前演?
李明寂啼笑皆非。
說了那麼多違心話,難得說一句肺腑之言,反倒讓小郡主不相信。但他心情很好,並不欲與小郡主解釋,鄭重地點了點頭:
“好。”
……
八月,運河沿岸反叛因糧食告竭而被鎮壓,主事者押往京城等待審判。
揚州叛亂,江家家主江閔是發起人之一。其子江子安大義滅親,告發江閔謀逆之舉,揚州是最早被官兵鎮壓的地方,江閔也由江子安親自押送進京。
皇宮之中,舒窈見到了江子安。
或者說,是扮作江子安的江子若。
即便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知曉她意外認識的小娘子居然是聖上最寵愛的華羲郡主,江子若還是感到一陣驚訝,侷促地向舒窈行禮。
“子若姐姐,你不必客氣,”舒窈扶她起身,“我給你準備好了衣裳,你要不要看看?”
是一套女子衣裙。
京城時下最為流行的百迭裙,點綴著翡翠、珍珠,又搭配了釵環、步瑤。這麼多年,江子若在外拋頭露面,已經很少不曾穿過這樣的女子衣裙。她雖有江家嫡小姐的身份,可若不如男子一般英氣一些,會叫那些船伕瞧不起,因此江子若總穿胡裙,作男子打扮,經常忘記自己也是個年輕娘子。
被宮女們從內殿推出來,向來能言善辯如她,卻是連話都說不好了,拘束得連手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我、我這樣面聖,合適麼?”
“舅舅已經知道你是女子,你不用再扮演‘江子安’了,你以江子若的身份見他就好,”舒窈道,“而且你到大街上走一趟,京中女子哪個不是這樣打扮?這有什麼奇怪的。”
江子若失笑,微微點頭,“好,多謝郡主。”
江子若面聖一回,帶來了不少好訊息。江家被雍帝賜予“皇商”的稱號,而江子若也以女子身份獲得了漕運官的身份。
不久,刑獄中的李琮交上了他的供詞,雍帝下旨將李琮處以絞刑,部下或是招撫、或是抄家流放,地方官員也受到懲處。而在這場事件中立功的人,譬如李進、江子安,或是加官晉爵,或是被授以官職,此案終了。
舒窈在郡主府來回踱步,時不時就要抬頭看一眼外面,問松針有沒有人來找。
嘉懿公主大婚將近,她在宮中待嫁,已經好些天不曾找過舒窈。除了她,李明寂想不明白,還有什麼事這麼讓小郡主期待?
終於,府上有人拜訪,舒窈等到了她想見的人。李明寂掃去一眼,發覺這幾個人來自江家,把一個看起來十分名貴的匣子交給了舒窈。
這居然是一隻金櫛。
金櫛上刻著揚州三月的春景,桃花、柳樹、瘦西湖,連枝頭的翠鳥都栩栩如生。舒窈寶貝似的把匣子抱在懷裡,頗為得意地向李明寂挑了挑眉,“這是給圓圓的新婚禮,我讓子若姐姐找人做的。”
很久之前,嘉懿公主就惦記她那隻金櫛,後來被她當作新婚禮送給了太子妃。江子若正好是揚州人,揚州手藝最好的作坊就是他們家開的,幾個月前,舒窈修書一封,拜託江子若幫她請人準備這份禮物。
免得嘉懿公主說她只顧自己玩的高興,不管他人死活。
圓圓一定會被感動哭的!
事實如舒窈所料,收到這份充滿心意的禮物之後,嘉懿公主眼角微紅,抱著匣子彆扭道:“謝謝你啊,窈窈妹妹。”
她終於肯叫她妹妹了,舒窈會高興吧?
哪知舒窈抱著手臂,頗為不滿,“圓圓,你應該說:謝謝郡主。”
嘉懿公主:“……”
嘉懿公主拒絕跟她說話。
公主出降,這場婚禮辦得極為隆重。戴著金花紅綢的寶馬在前方引路,官兵們抬著數百座花擔,幾十個宮人頭戴珠花、身披羅綺,邊走邊灑水鋪花,皇城熱鬧非凡。
嘉懿公主終於如她所願,嫁給了她從小便欣賞的才華橫溢、又身懷抱負的狀元郎。
舒窈坐在春江花月樓視野最好的地方欣賞婚禮,心想她一點都不嫉妒嘉懿公主。
馬上就到她大婚,她的婚禮肯定比嘉懿公主更盛大。
十二月,華羲郡主舒窈與武安侯李明寂大婚。
從庶子到權臣,再到迎娶雍帝最寵愛的郡主,武安侯的故事,已然成為京城的傳奇。至於舒窈在坊間流傳的事蹟就更多了,幾乎全城百姓都聚在御街兩側,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