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李琮
郡主嬌軟!病嬌反派饞瘋了 年年養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她吞吞吐吐地應了一聲,只覺得李明寂奇怪得很,又不是不答應他,怎麼把手攥得這麼緊?倒像是生怕她跑了似的。
還一深一淺地把玩著她的手指,弄得她心裡怪癢癢的。
耐不住他的勾弄,舒窈拍掉了李明寂的手,“好了好了,我答應你就是,什麼時候出發?”
尹福假裝什麼也沒看見,接了舒窈的話,“\b車轎已經在府外等候多時,郡主與侯爺即刻便可啟程。”
這也是尹福察覺雍帝態度轉變的原因——用了僅次於皇帝規格的車轎來接李明寂進宮,等同於以親王之禮相待,李明寂在雍帝心中的地位,絕不只是一位侯爵。
李明寂淡淡嗯聲,仍是緊緊拉著舒窈的手,與她一同走出郡主府。
……
見李明寂與舒窈一同過來,雍帝目光稍頓,不鹹不淡地說道:“你二人將要成婚,未婚夫妻理應避嫌。等武安候府落成,李卿也不要一直住在郡主府了,且先搬到武安候府吧。”
那怎麼行?舒窈已經養成了要李明寂陪伴才能入睡的習慣,豈不是要一直失眠到年底?她轉了轉烏溜溜的眼眸,說道,“舅舅,你給李明寂的府邸賜在哪裡啊?我記得你之前抄了昌平侯趙氏的家,我看那地方不錯,要麼把昌平侯府賜給李明寂?”
雍帝:“……”
昌平侯府與郡主府比鄰而居,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小娘子在打什麼主意。
舒窈撒嬌:“舅舅,我們年底才成婚,你自己跟后妃天天見的,忍心我和李明寂分開半年?你不能這樣差別對待。”
雍帝眉頭直跳,什麼跟后妃天天見,誰人不知他心繫朝政,鮮少踏足後宮,這外甥女怎麼把他說得跟個昏君似的?到底是誰更昏啊?
只可惜他從前就架不住舒窈這樣。會這麼說,更多是擔心舒窈答應嫁給李明寂,是受了他的蠱惑。見二人感情確實不錯,只好嘆了口氣,道:“好好好,朕不拆散你們,隨你們便吧。”
舒窈笑嘻嘻地做了個揖,“舅舅聖明。”
雍帝神色稍霽。外甥女這般伶俐,李明寂會被她吸引,情有可原。連他自己,不也是儘管有其他子女、甥侄,卻對這個外甥女疼愛有加?
“朕今早接到急報,”他轉頭看向李明寂,“如你所說,自洛陽至揚州運河一帶,有三城出現亂軍。朕已經派人去燒他們的糧倉,切斷了他們的糧道,不出半月,即可平定。”
李明寂也垂下眼眸,跟著道一聲“陛下聖明”。
雍帝心裡冷哼,也就舒窈在這裡時,他才知道做個樣子。
“朕已命人準備紙筆,讓蕭綏寫供詞。他託人傳話,說必須由你來審理此案,否則他立刻自戕。你若做好了準備,就去刑獄吧。”
蕭綏不止帶來了一路人馬,且在中原、江南多處都有屯兵,處理起來不是易事。好在主謀已經落網,副使多為李明寂策反,他們又掌握了蕭綏囤糧的地圖,平定叛亂只是時間問題。
李明寂點了點頭:“好。”
刑獄血腥森冷,他沒有強求舒窈陪同在側,攜官吏走了進去。他的確一刻也不想與舒窈分開。從前他的世界由舒窈與復仇組成,如今仇恨已了,便只剩下舒窈,他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她。
蕭綏因反叛入獄,刑獄的獄卒對他沒有半點客氣。如今他仍穿著昨日的衣服,坐在發黴腐爛的乾草堆上,長髮亂如枯草,身上的血跡早已乾涸,雙手被鐵鏈捆著,一條腿褲管空空,無力地垂下,像是一夜之間被奪去了朝氣。
但李明寂對他並無同情。
他只是想起幼時數次徘徊在死亡的邊緣;想起前世蕭綏居高臨下地讓他飲下啞藥,說若是不會說話,這嗓子也不必留了;想起舒窈死後,蕭綏笑聲痴狂,說他永遠不可能學會愛人。
這應該,是他與蕭綏見的最後一面了。
不過,此次見面,並不是李明寂對蕭綏有多少舊情,他只是來解決一個疑惑。
前世他就在懷疑了。有些好奇,但是知不知道真相,也沒那麼重要。
蕭綏背對著他,他何其瞭解李明寂,沒有回頭,卻沙啞地喊出了他的名字:“李琮,你來了。”
“我不是李琮。”
李明寂緩緩道,“蕭綏,你才是李琮吧。”
剎那之間,蕭綏臉上的表情天崩地裂。鐵鏈哐鐺作響,他緩慢地舉起手,摸到了自己的下頜。
彷彿可以隔著這張人皮,摸到真正的,屬於他自己的臉。
他好像被抽乾了力氣,癱倒在腐爛的乾草堆上,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本就粗礪沙啞的嗓音,笑起來尤其刺耳,像是凜冬時節,猛打屋簷的寒風。
“李明寂啊,李明寂……”
這是蕭綏,或者說李琮第一次,以“李明寂”來稱呼他。過去他總喊李明寂為“李琮”,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詛咒。
“孤的血脈,果真隨了孤。”
他已經有太久沒有用過這個自稱了。一眨眼,好像又回到當年,他還是那個心懷抱負、一心想要改變梁朝政局的梁太子。只是生不逢時,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政治抱負,梁朝就覆滅了。
“這座皇宮,本該是孤的家,”李琮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可孤都沒有好好住過。”
他出生不久,洛陽節度使衛康起兵反梁,奄奄一息的梁王朝氣數耗盡,不到一年,衛康攻下洛陽,自立為王,之後又攻進京城,殺死梁帝,正式登基。
李琮的前半生都在亡命。老臣與老將先逃到巴蜀,再逃到江南,最終還是被雍太祖平定,梁太子李琮被生擒到了京城。
“孤被關在東宮最破敗的地方。衛康要我好好看著他的雍朝是怎麼繁榮起來,看著皇宮的人來人往。”
“蕭綏是河東節度使帳下幕僚。孤亡命江南那段時間,是他教我武功、教我讀書,告訴我梁不會亡。我被關進東宮,本以為要蹉跎此生,他寫信給我,說他知道皇宮之下有暗道,並計劃縱火將我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