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海上貿易 史書後記
愛上殘廢太子後,我重生成女帝了 宋清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宇文惠輕嘆一聲,多厲害的陰謀詭計,陰謀陽謀,都比不上有著強大威力的熱武器。
宇文惠:“埃蒙德王子遠道而來,一定要多呆上幾天。”
埃德蒙:“我是要多呆上幾天的。”
波希王也是個千年的老狐狸,從秦風小露一手的事情上就知道,她來的國家定時不凡,對於兩國互通貿易之事也是相當支援。
一個月後,埃德蒙滿載而回的回國了,並和秦風約定很快就會再見面。
秦風送走了這尊大佛,才想起來自己的郡。
宇文惠:“這才想起來了,我以為你把依蘭郡都忘了。”
秦風:“那不會。”她相信自己的陛下,一定會為她打點好一切。
兩人就是如此的新人,互交後背。
宇文惠:“你走之後,翠蘿就去了。”
秦風:“那不虧了。”翠蘿跟著宇文惠這麼些年,歷練的如何,她是知道的。
不過等秦風一回去依蘭郡,就被震驚了。
隨著黑石頭礦石的挖掘,很快在全國各個地方應用起來,除了船需佔一部分外,很多喜歡追潮流的百姓發現這個黑石頭耐用,功效好,無煙,雖然貴點,但好用。
於是漸漸的,黑石頭的問世代替了很多原始如木頭紙張等燃料。
在依蘭郡每天都有大型的鏢車來運走礦石,然後運往全國各處。依蘭郡很快就富有起來。
“王爺,你回來啦!”新建的大城牆上,站著依蘭郡守城門計程車兵。
“你竟然認得我?”
“王爺可是大名鼎鼎的英雄昂,天下誰人不知?更何況,這裡可是依蘭!”這個士兵自豪的回到,然後他舉起大喇叭,“鄉親們,我們王爺回來啦!”
秦風睜大眼睛,看著本來人數哩哩啦啦的城門頓時湧出來很多陌生面孔。
“啊,這,你們是什麼時候遷過來的?”秦風問。
“王爺為我們守衛國家,我們為王爺守護家園!”眾人異口同聲。
秦風隨著簇擁的人群,進了城門,然後就看見他們剛才喊得話,就刻在裡面的大牆上。
秦風:嗯,我雖不知道是誰幹的,但是我謝謝他三輩祖宗。這是讓天下人笑話她不會治理依蘭郡嘛。
全郡都蓋起來三層白色小洋房,大小形狀一樣,上面還鑲嵌著五顏六色的琉璃,遠遠望去,煞是好看。
不同於其他郡,依蘭郡的人,都喜歡聚居在一起,因此,居住區遠遠看去就像切割整齊的豆腐塊兒。
筆直嶄新的管道一直通向了大草原,遊牧渠和養殖區劃分的整整齊齊。
秦風還看到之前還有些突兀的山頭,已經被蒼綠佈滿。西邊的空地還被架起來長長的棚子。
秦風揪住一個看熱鬧的百姓,“那是什麼?”
“王爺,那是大棚菜,郡守初到時,頓頓吃肉不習慣,就著人搞了那個大棚,裡面一年四季的蔬果都有,熟了就可以採摘了。”
秦風:要不然我還是離開吧。
“王爺安。”翠蘿的聲音響起。
秦風一扭頭,看見已經步入中年的翠蘿。
“額,謝謝你啊,翠蘿。”秦風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
“翠蘿已經死了,如今陛下已經賜我國姓,我叫宇文欣榮。”
秦風:“好名字,陛下對你真好。”
宇文欣榮輕笑:“王爺請看,如今的依蘭今非昔比,站在財富榜榜首已經很長時間了,這裡的百姓似您為信仰,敬愛您,擁戴您。連附近的土匪都安安生生下來從良了……”
秦風:“什麼玩意,竟然還有土匪?”
宇文欣榮:“……都敬仰您的行為,安生下來從良了,因為大家只要辛勤工作,就會有回報。”
秦風:“哎,白開心了,我也有段時間沒有活動筋骨了。”
宇文欣榮:“所以王爺,您不用妄自菲薄,您就是大興的定海神針。”
秦風:“不用竟說好話,打江山我會,治理我服了,我不如你,這次我就是回來看看,我丈夫和孩子都在京都,謝謝你。”秦風說著,“翠蘿。”
宇文欣榮:“真是讓人感動不了三秒。”
秦風閒來也無事。便熘熘達達的騎著馬選了另外一條道回去,順便觀察下民情,秦風其實想表達一下,若有土匪什麼的,她也可以活動一下手腳,太閒了。
秦風哪裡知道,很多土匪、流寇礙於她的威名,早就金盆洗手撂挑子了。
行至聶家郡,她順便去郊區看了看當初被罰到這裡養家禽的幾個罪女。
以往荒涼的地方,如今已經成了農莊,東邊是大片的種菜大棚,西邊是飼養家禽的廠房,北邊是兩間普通的民社。
秦風依稀可以看見幾個女人或揹著或抱著孩子在忙碌著,周身再沒有貴女的驕矜和跋扈,剩下的只有被生活磋磨的麻木不仁。
秦風和權律喝了一頓小酒之後便把人忽悠瘸了。
等埃蒙德再次來大興的時候,帶來了宇文惠一直盼著的黑匣子照相機。
宇文惠也被教著擺了幾個姿勢拍了照,並很快做好了有著她照片的懷錶。後來隨著照相機的普及,這種有著女帝陛下照片的懷錶深得民眾喜愛。
秦風和權律一起請纓去波希國學習他們的技術,畢竟波希此次來就帶來了數十人來主動學習大興的文化傳統。
宇文惠見攔不住兩人,便同意了,司徒修也派了一隊人馬前去保衛。
然而等輾轉到邱天郡坐船時,蘇啟也主動請纓去波希進修,幾人正猶豫不決無法應答的時候,蘇理勢先斬後奏的把自己兒子推上了船,然後寫信給宇文惠請罪。
蘇理勢在信中寫道,自己兒子在大興已經無緣了,說不定外邦有他的紅鸞心動,既能當孝子,又能安邦定國,何樂不為?文惠竟哭笑不得。
後記:大興十年,大興與波希國簽訂百年互不侵犯合約,同年開啟了海上貿易之路,此舉開創先鋒,為大興的鼎盛時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大興十五年,皇太女宇文惠清雅登基,太子宇文惠清河輔政。兩個年輕人的掌權時代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