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有段時間沒有見面,自是寒暄一番。

鄔華:“族長,這是內人李皖。”

李皖:“族長好。”

權律點頭,“鄔華大夫改變甚大,可見是娶對了人。”

鄔華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

他一個不惑之年的人娶了這麼一個小嬌妻,合著給人笑話。

權律讓人安排李皖母子下去住宿。

只剩兩人後,鄔華不禁面色大變。

“族長,族內一向不與外姓人通婚,如今我的孩子也出生,我身為聶家人,不得不回來,祭祀宗族,這可如何是好。”

權律輕笑:“鄔華大夫,自不用著急上火,不瞞你說,族內已經出生了幾個孩子。”

鄔華:“是真的嗎?這是多少年沒有的喜事了。”

權律:“這幾個孩子都是宗族女子和外姓人通婚所生。”

鄔華:“啊?”

權律:“鄔華大夫可還記得被罰去圈養家禽的幾個罪女子?“

鄔華:”自是記得。“她們幾個雖不是直接導致陛下流產的罪魁禍首,卻是罪有應得。

權律:”看守她們的是我走馬上任時編制的護衛隊。他們在一起時間長了,便有了首尾,如今已經產下健康的子嗣。”

鄔華震驚的看向權律,“那就是說,聶家子嗣甚少,難以存活的原因,竟是我們聶家作繭自縛?”

鄔華是信奉宗族的教條,恪守宗規的人,如今這一切都被掀翻了。不由他不震驚。

權律:“鄔華大夫,也不必震驚,我就是最好的個例不是嗎?”

鄔華:“是,是啊!”族長明明就是與外姓人通婚生下的孩子,而且是健康的孩子,他們以前從未考慮過這個原因。

權律:“鄔華大夫,您覺得以現在聶家的現狀,是宗規重要,還是子嗣重要?”

鄔華不由得深思熟慮一番,按照聶家的現狀不變,百年之後,怕是隻剩族長一人,而若開始與外姓人通婚,他們聶家會有數不勝數的健康後代出生,聶家的未來,彼時子孫昌盛之態。

想清楚這些後,鄔華抬起來,撞進了權律的雙眼裡。

權律:“聶家以後的昌盛,需要鄔華先生的一份力。”

鄔華鄭重點頭。

次日族內召開了大會。幾位和鄔華關係不錯的長老,聚在一起談笑風生。

權律走進去的時候,眾人都下意識的噤聲了。

“今日找諸位長老前來,有要事相商,這合乎聶家的未來。”

眾長老一聽,此事關係甚大,便振奮精神,認真傾聽。

“先恭祝幾位長老喜得外孫。”權律朝著幾位長老淺淺拘禮。

被提到的四位長老,一時怔愣,喜憂參半。

權律:”幾位有功,貴女為族內產下了健康的子嗣,你們可是聽說了?“

議事廳裡面立馬開始交頭接耳。

”這真是奇恥大辱!“這是不知情的。

”這,也是今天才聽說。“這是知情不報的。

”族長拿定論吧。“這是牆頭草兩邊倒的。

權律向鄔華看了一眼,鄔華里面站起開口。

”諸位,聽老夫一言。”

眾人安靜後,鄔華接著開口:“近百年來,族內子嗣或短命或病死,如今。只剩下我們這把老骨頭了,試想百年之後,聶家還能留下什麼?”

“我知道諸位肯定想說我們開著藥物就可長命百歲,可是沒有新生兒的聶家百年之後,就無法傳承。大家都看到了,如今幾個混血孩子都健康的活著,這就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啟示,讓聶家傳承不斷的啟示。”

眾人的議論聲更大了。

族內第一個混血的孩子就是權律,健康的孩子。另外幾個貴女偷偷產下的孩子,也是健康的。

鄔華:“在這裡,我還想諸位長老傳達一個事,我鄔華也成親了,而且生了兩個健康的孩子。”

鄔華出去窮遊的事情,諸位早有耳聞,所以他的妻子根本不是聶家人,這一點母庸置疑。

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與外姓通婚,可保子嗣存貨。

一長老問:“那怎麼保證聶家的血脈流傳下去?”

權律:“都姓聶不就好了?”

諸長老:“有道理!”

這次會議匆匆散了。

比起血脈的純潔與否,他們更希望有後代將聶家的煙火繼承。

家裡有適齡女兒的都被族長們傳輸了會議的思想。

貴女們到了到了適齡的年紀,婚事遲遲不成,族裡又只有權律這麼一個適齡男性,自從鄔麗的事情之後,沒有人想要嫁給族長。

對於同意和外姓人成親的決定,她們是首肯的。

於是這年的開始,閉關鎖國成了聶家的歷史。

聶家人團結起來的力量是沒有人可以低估的,他們集資修建城門,集資蓋酒肆飯館客棧,只要是能留住外人的,他們都可以造。

鄔華和李皖離開的時候,街上已經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聶家齊上陣,在街頭忙碌不已。

李皖:“希望下次回來的時候,可以住上客棧吧。”

鄔華:“我還以為你不願回來了呢?”

李皖:“不就是再生一個兒子嗎?跟你姓就是了。”

各族長面對鄔華的提議自是存了一份責怪之心的,你提議通婚,那你孩子不姓聶,你在逗我們?

鄔華只能暫退一步,說第二胎便姓聶。

鄔華:“你不後悔,這孩子如果姓了聶,他這一輩子就不能由著他了。”

李皖:“為了和我一起,你被聶家除名了,便只能讓另一個姓聶的頂上,我相信我們孩子長大後會理解的。”

鄔華:“謝謝你,夫人。”

李皖:“好了,別扇情了,我們快回家去吧,我想念春花做的發麵餅了。”

鄔華:……竟有種破涕為笑的感覺。

鄔華李皖夫妻倆,帶著孩子離開了正在甦醒中的聶家,這個已經預定好他們下一個孩子的地方。

春花對於自己主家這麼快的回來也是欣喜萬分,立馬開始洗手做羹湯,不,做李皖喜歡吃的發麵餅。

在鄔華和李皖兩口子,吃吃喝喝養孩子,並準備孕育下一個孩子的時候。聶家郡可謂煥然一新。

對於終日困在島上,不知聲色犬馬為何物的全體島民,即便可以搞基建,也如沒頭的蒼蠅到處撞。

他們都是種種藥草,看看病的世家,對於怎麼建設新郡完全沒有概念。

幾個長老們為了能夠延續聶家血脈,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某長老:“初初出島,不知如何是好,又從哪裡下手,但可以借鑑一下其他人。”

某長老:“漂亮!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某長老:“除了咱們還有十五個郡,不對,加上草原的那位,有十六個郡,我們派族中子弟分別前去探查,把好的東西學習過來,完事可成。”

某長老:“有道理,到時候我們聶家郡就是這大陸最繁華的郡了。”

某長老:“我們不缺錢,只缺娃。”

莫長老:“大可不必,如此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