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常誠看著張小雷,然後手指向在場邊熱身的張成渝和張卓,“那邊那兩個小孩看到了嗎?”

“看到了!”張小雷梗著脖子說道。

“看仔細了。”常誠說完扭頭叫道,“張成渝,張卓!過來!”

兩人立刻跑到常誠跟前。

“這次你來防守,他們來傳球,規矩和你們剛才的一樣,唔,也不行。”張小雷聞言心中冷笑,果然不行。

“再加個人,陳英,你和張小雷一起防守。”常誠的話讓張小雷嚇了一跳,兩個人防守?

話不多說,張成渝和張卓已經分別跑到自己的位置準備好了。張小雷和陳英也在中間準備就緒。

“嘀~”哨聲響起,張成渝把球傳給張卓。就在球飛向張卓的時候,張小雷如離弦之箭撲向張卓。

張卓並不慌張,看著來球直接一腳又準確地踢了回去,球都不用停。

“陳英,快搶。”張小雷一邊叫,一邊扭頭撲向張成渝。

張成渝倒是停球了,腳背輕輕一墊,球越過撲得太猛的陳英。這一腳連停帶過利落得很,衝過頭的陳英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張成渝把球傳了出去。一連串動作下來球都沒有落地。

張成渝和張卓兩人連續傳遞,陳英和張小雷在中間疲於奔命,別說搶到球了,就是想逼迫對方出現失誤都無法做到。

張成渝和張卓把球傳來傳去,球在腳下停留時間不會超過三秒,而且兩人的距離越拉越開,已經有四十多米了。

此時的張小雷已經不知道這兩小屁孩傳了多少腳球了,或許他不願去知道。現在的他已經站在中間不在跑了,看著球從頭頂飛來飛去。心裡滿是挫敗感,他的自信已經被擊成無數碎片。

而陳英正好相反,雖然他也無法搶到球,但他越挫越勇,往返幾次後發現沒有效果。也不再傻跑,而是等張卓傳出球后佯裝跑向張成渝。就在張成渝把球踢回來的時候,立刻掉頭撲向張卓。這時,張成渝和張卓兩人的距離有些遠,球飛行時間有點長,陳英也不管什麼規矩了,直接跑到張卓面前,跳了起來,用他一米九三的身高搶先頂到足球。

可他剛一落地,身後的張卓已經不見了。陳英連忙四處看看,發現張卓早已跑到足球落下的地方接住足球。

“嘀~。”常誠的哨音響起,結束了這次比試。

“感覺怎麼樣?”常誠把大家集合在一起問道。

沒有人回答,每個人臉上還掛著震驚,不可能的表情;轉眼又流露出挫敗,沮喪;還有人無所謂,看戲一樣看著常誠。常誠把眾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放在心裡。

“你們一直在想我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裡只練體能?”常誠頓了頓,“因為你們的技術水平達不到我的要求,差得太遠。

別不信。這兩個小球員的水平見到了吧,一個是後衛,一個是邊鋒,不滿十四歲。他們已經在不凡U17打上主力。如果不是年齡太小,不凡的朱教練都想把他們提到一線隊。我就問我們隊裡的,有人能像他們一樣嗎?”又是一片沉默。

“還算你們有自知自明。”常誠繼續說道,“除了你們技術水平不達標以外,還有,我們的時間不多,馬上就是第二階段比賽了。我不想比賽結束後,我們要在積分榜的最後尋找自己的名字;而且我還想帶著你們往前多走兩步。”

“教練。”底下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常誠一看,原來是周小易。常誠點點頭,示意周小易繼續說。

“如果我們不練技戰術怎麼能往前再走兩步?光會跑贏不了比賽吧。”

“不錯,光會跑贏不了比賽。你會跑嗎?”

球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服氣,技術不如人,可跑誰不會。

常誠好像沒看見球員們的表情,自顧自的繼續說:“我看過你們第一階段所有比賽,就不說第一場,那是你們初次參賽,無法發揮你們真實水平。我就說第四場,你們最接近勝利的一場比賽。那一場上半場打得不錯,一直壓迫對手。張小雷的突破分球製造進球的機會,李峰把握機會取得進球。可惜到了下半場後半小時裡,整個局面完全調轉過來,你們被對手壓著打。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本來你們正面防守能力還可以的。可在比賽最後十分鐘裡,範毅和黃俊熙你們看著人高馬大,怎麼會被一個一米七不到的前鋒屢屢搶到頭球,還被對手撞開?而且最後的丟球就是你們兩人被對手在頭頂上把球頂進球門的。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體力不好。”範毅低著頭。

“不是!”

“啊?不是?”所有人都傻了。

“按照你們正常的體力,這種比賽的強度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可惜你們不會跑,很多體力都被浪費了。張小雷,上半場你不停地要球,拿球突破。雖然製造了一個進球,可你算過你失敗的多少次?你讓李峰無謂跑位跑了多少次?這都是浪費體力。”

那場比賽球員們都不會忘記,僅僅只差一分鐘就能夠取得第一場勝利。他們也沒想到常誠又提起這場比賽。他們開始回憶這一場比賽,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還有,足球場上用得最多的技術是什麼?”

常誠又問了一個問題,所有人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不知道這個魔鬼代言人問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傳球吧。”周小易答道。

“對啊,傳接球,還是說那場比賽,上半場,你們壓著別人打。可有個問題,你們傳接球失誤很多,特別是進入到對方半場三十米區域。在上半場領先,多半就是靠張小雷了李峰的個人能力,其它時間除了失誤就是反搶。這樣只會消耗你們的體力,對勝利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下半場,你們的防守除了破壞,就是大腳,不管面前有沒有對手防守。這種防守能夠形成有效反擊嗎?只能把球權一次次送還給對手!”常誠似乎越說越生氣,語氣也越發重了,“這場比賽你們能夠拿到平局已經是萬幸了。”

“教練。”又是周小易。

“說。”

“您一定有辦法了吧。”

“嗯?”常誠看著這個有些瘦弱的高中畢業生,只有他臉上一片平靜,彷彿剛才常誠說得與他無關。

“是,我看過積分榜,我們雖然在最後一名,但是分差並沒有落得太遠,提高傳接球能力短時間是不用想了,最實際的方法就是練好體能,增加對抗能力,加強防守,然後反擊!發揮我們的優勢!”

常誠說完後長出了一口氣,才繼續說道:“現在第一階段的適應訓練已經結束,下一個階段還是以體能為主,還要增加剛才這種長傳訓練。特別是後衛。不要求你們指哪打哪,最起碼方向不要偏得太遠。”

“我明白了,後衛接球后,對方前鋒就會逼搶。中間的防守球員就是模擬前鋒逼搶的吧。”周小易舉起手。

“對,在進攻方面寧翔,李峰,張小雷有速度,有技術,射門能力也不錯。但你們反覆衝刺能力要加強。因為你們不光要進攻,還要兼顧防守。沒體能可做不到這一點。說白了,第二階段我們的基本戰術就是擺大巴,依靠反擊和定位球進攻。明白了嗎?”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像他們一樣踢球?”周小易看向場邊正在玩球的張卓和張成渝。

“這就看你們自己了。”

的確,這些球員最小的都滿了十七歲,技術風格習慣都已經基本定型。如果不付出更多精力和代價是不可能達到更高的高度。

接下來的幾天裡,球員們都明白自己要做什麼。雖然還有叫苦的聲音不時地出現在訓練場,但更多的是默不作聲的完成所有訓練。

而且經過強化訓練,幾名後衛的長傳球水平雖然沒有多大進步,但最起碼面對來勢洶洶地前鋒逼搶沒那麼慌張了,能夠正常的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常誠也在訓練中更深的解析所有球員,比如他發現陳英雖然技術不行,速度一般。可這個大個子一點不傻,甚至可以說是聰明,靠腦子踢球。他的跑位,站位非常有講究,門前搶點能力出色,能夠合理的運用自己身體條件製造機會。可惜腳下技術欠缺,要不然又是一個出色的戰術中鋒。

還有二十一號朱武,這個和神機軍師同名的左前衛和水滸傳裡的朱武一樣靠腦子。他雖然是左前衛,但因為球隊現在的戰術主要是擺大巴,所以他的位置也很靠後。雖然他的防守能力一般,但他協防能力不錯,屢次出現在關鍵點上阻截對手的進攻。而且常誠發現他不僅僅有一腳傳中,朱武的長傳球在球隊裡也是首屈一指。

最不可思議的算是周小易了,這個最會叫苦的高中畢業生在訓練場上總是東張西望,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朱輝說了幾次卻沒有什麼改觀,只得隨他去了。

而在常誠眼裡卻不一樣。周小易跑位很鬼魅,尋找空擋的能力極為出眾。這也是周小易一直能留在球隊的重要原因。可惜他的對抗能力太差,有時候不得不遠離禁區拿球。

就在某次訓練賽的時候,周小易撤出禁區接球,接球后不做調整直接把球傳到另一側的空擋裡,插上助攻的呂飛鵬接到球。可惜傳中球直接傳出了底線。

這一球讓常誠眼前一亮,因為周小易回撤拿球時,正好背對呂飛鵬這一邊,一般球員根本不會發現身後的空擋,而周小易卻發現了。這不是周小易第一次有這種表現了,也讓常誠有了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