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記得大明湖畔的小仙女了嗎
公主被讀心聲後,全書劇情崩了 紫色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端華帝來到坤寧宮的時候,見到是兩大一小相處其樂融融,十分和樂的一幕。
他那平時吝嗇給他這個父皇一個笑容的寶貝女兒正窩在純妃懷裡,笑得眉眼彎彎,一臉不值錢的樣子,而皇后呢,不知道被純妃說的什麼話給逗笑了,笑靨如花,明媚燦爛,而純妃呢,一手摟著個奶娃娃,另一隻手也沒閒著,在給皇后戴髮飾。
忽略純妃是個女子,而不是男人這一點,看著真有幾分一家三口的意味。
顯得他很多餘,很多餘。
好像他就不該來一樣。
明明是端華帝自己攔著宮人,不要他們先進來通報的,可這會兒,端華帝心裡酸得不行,還有點兒尷尬 。
他都來了好一會兒,三個人沒一個發現他來。
最後端華帝覺得再等下去怕也是白等,只好自己裝作剛來的樣子,微微咳嗽兩聲,引起皇后等人的注意。
皇后和純妃連忙起身。
端華帝擺擺手,示意她們不必行禮,從純妃懷中接走了寶貝女兒,順便狠狠地瞪了純妃一眼。
哼,他的寶貝女兒,那幾個臭小子要和他搶也就罷了,怎麼純妃也要來搶,寶貝女兒還和她相處得那樣好,比和他這個親親父皇都要好,忍不了,實在忍不了。
還有梓潼,那可是他的梓潼,純妃這人也太沒分寸了,竟對梓潼“動手動腳”的,簡直是荒唐,太荒唐了。
心裡像是喝了十瓶八瓶陳年老陳醋的端華帝心裡酸得不行,看純妃哪哪兒都覺得不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純妃有些莫名,無緣無故的,陛下瞪她幹嘛,眼珠子都要瞪出眼眶了,她是招陛下還是惹陛下了?不可能啊,她才剛回宮呢,要想招要想惹也沒時間啊。
莫非是陛下年紀上來了,到了情緒多變的時候了?
就在這時,純妃見到端華帝取下了皇后髮髻上的一個髮飾,然後又重新戴上,還裝模作樣地道:“朕見這步搖有些歪了,皇后看不見,不如朕代勞了。”
在這一瞬間,純妃無師自通地悟了,恍然大悟。
原來陛下剛剛是吃醋了。
陛下這心眼啊,嘖嘖,著實不算大,她也沒做什麼,不就是對小公主和皇后娘娘略微親近些嗎?瞧陛下這醋意滔天的樣子,好像她把皇后娘娘給拐跑了一樣,小公主是她和皇后娘娘的孩子。
皇后不是個反應遲鈍的,端華帝瞪純妃那一眼,她看得真真的,正奇怪端華帝為何對純妃是一副不待見的態度時,又出了端華帝給她重新佩戴步搖這一出,聯想一下片刻之前發生的事,皇后便知道端華帝為何行為反常了,心裡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當夫妻都十幾年了,端華帝這人依舊霸道,甚至比以前更霸道了。
皇后還記得,在他們都年少時,約莫十二三歲的時候,端華帝這人就霸道得很,要是見著誰和她走得稍微近些,尤其是異性,明裡暗裡地就要把那人給趕走,只許自己和他親近,不許和別人親近,要是自己不答應的話,就暗戳戳地鬧脾氣,板著一張臉,一副生人勿近,很不好惹的樣子,喊他也不理人。
皇后有好幾年沒見到端華帝為她吃醋的樣子了,不在意自然不會吃醋,會吃醋就說明是在意的,雖然有些好笑,但皇后心裡還是開心的。
眼見帝后深情對望,純妃明白這下自己才是那個多餘的人了,很有眼色地找了個藉口離開了,從背影中都可以看出她的急切。
只有慕容熙呆呆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了,見到純妃走了,小嘴巴下意識地癟了癟,有些不樂意。
【嗚嗚,偶的大美人啊,偶那麼大一個香香軟軟,人比花嬌的大美人,怎麼就沒了。】
【假如沒有見過陽光,便不會嚮往光明,老天爺,你怎麼能如此殘忍,硬生生地奪走偶的大美人。】
【大美人你為何要跑得那麼快,你輕輕地來了,又輕輕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可你獨獨忘了偶這個小仙女。】
【你難道不記得大明湖畔的小仙女了嗎?】
【曾幾何時,你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而你如今卻無情無義。】
端華帝感覺自己的太陽穴在隱隱作痛。
自家寶貝女兒這腦子,和常人不太一樣,想法也是奇奇怪怪的。
那是他的妃子,在名義上,寶貝女兒得喊純妃一聲“純母妃”,怎麼就成她的大美人了?
幸好寶貝女兒不是皇帝,她要是皇帝地話,就她這沉迷美色,不可自拔的樣,妥妥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昏君啊,江山遲早要被他給敗完。
小小年紀,便如此貪戀美色,將來……
將來就讓她養上一後院的美人不就好了嗎?
只許男子花天酒地,尋歡作樂,流連花叢,女子為何不可?
別的女子他管不著,但寶貝女兒要是想的話,不是不可以讓她心想事成。
至於外界的輿論是怎麼樣的,會不會有麻煩?
端華帝覺得那個時候,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已經退位了,有什麼麻煩都是新皇的,關他什麼事兒啊,他只需要支援寶貝女兒就行了,他是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惡人就讓老大當好了。
當哥哥的,不就是得在前頭給妹妹遮風擋雨嗎?
正在上書房唸書的慕容璟忽然感覺後背發涼,有種不好的預感。
是老三又闖禍了?
還是老四老五又惹亂子出來,要他收拾爛攤子了?
還是父皇又在打什麼壞主意了?
“太子。”
冷不防的,太傅點了慕容璟的名字,要他起來回答問題。
慕容璟雖然開了會兒小差,沒有全神貫注地聽課,但架不住他是個學霸,雖是一心二用,但該聽的課都聽了,回答一個問題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兒。
見慕容璟對答如流,侃侃而談,太傅臉色稍緩,滿意地微微頷首。
看來是他誤會太子了,太子一向是最專心的,又不是三皇子,怎麼會在上課的時候走神呢。
……
幾天後,正好是十五,每到初一十五,是後宮嬪妃們集體去給太后請安的日子 ,如果太皇太后精神好,願意見人的話,嬪妃們還要給太皇太后請安。
一大早的,眾嬪妃先齊聚坤寧宮,見過了皇后,便由皇后帶著前往慈寧宮。
慈寧宮,太后端坐在上首,先和皇后交談了幾位,又和幾位高位嬪妃說了會兒話,便打發后妃們回去了,只留下了皇后。
“怎麼不見哀家的小孫女?”太后摸著手上的佛珠,有些疑惑地問道。
皇后解釋道:“母后見諒,兒臣早起時,見熙兒還在熟睡,便沒有叫醒她,但兒臣囑咐了嬤嬤,待熙兒醒後,便會送熙兒來母后這兒,這個時辰,熙兒約莫已經醒了。”
小孩子覺都多,越小的孩子睡著的時間越長,太后自己是養過孩子的,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因此並沒有心生不悅,反倒覺得皇后是個疼愛孩子的,心細的,行事會考慮到孩子,連體弱多病的二皇子都被皇后養到這麼大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後宮裡曾經有個后妃做的蠢事了。
太子慕容璟是端華帝的嫡長子,這點沒錯,但如今的二皇子慕容雋卻不是端華帝的第二個孩子,而是第三個孩子,比慕容雋稍微大一些的那個孩子是個皇子,是齊妃所生。
那時宮裡就只有兩個皇子,齊妃是個心氣高的,仗著自己家世不錯,自己的肚皮又爭氣,一舉得男,生了個皇子,便和皇后打擂臺,妄想取代皇后,登上後位。
在端華帝面前,齊妃不如皇后得寵,於是齊妃便想到了攀附太后,大冬天的,齊妃非要帶上小皇子一起去給太后請安,美名其曰讓祖孫培養感情。
小孩子抵抗力弱,常常被齊妃帶出門,一個不注意小皇子受了寒,高熱不退,太醫們全力救治無果,小皇子到底還是去了。
因著未到一歲便夭折,便沒有序齒,是以只有宮裡的一些老人才知道二皇子前頭,太子之後還曾有過一個皇子。
好好的一個皇子硬是被齊妃折騰沒了,端華帝震怒,太后也十分生氣,齊妃被貶入冷宮,沒多久就瘋了,瘋瘋癲癲好幾年,死在了兩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