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多事
重生嫡女,三嫁寡婦為王妃 雲曼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除了左都御史外,跟風上折的,居然還有四五位!
不過這些摺子都被老皇帝留中不發,顯然還在斟酌。
如果換一位識時務的藩王……世子,那估計得嚇得滿頭冷汗,趕緊上表請罪,表示今年的萬壽節,臣定然早早入朝敬賀了。
可那代王世子,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還是壓根沒聽到風聲,居然就什麼動作也沒有!
甚至到了萬壽節之前,代王府派的還是原先那位王府屬官。
哦,這回的說詞倒是變了。
說是因代王府世子妃身懷有孕,眼看即將臨盆,而老代王那邊,也尋到了名醫,為老代王調理舊傷,似乎略有起色,也正是關鍵時候,正需要唯一的孫子在膝下照料,因此未能進京賀壽,還請陛下恕罪云云。
就連早就傳說已經老糊塗人事不知的老代王,也寫了一封奏章,替孫兒請罪。
那陛下能說什麼?
說起來老代王還是他的親叔叔呢。
難道老代王病情正膠著需要兒孫在膝下服侍的時候,他非得讓人大老遠地來京城給他過壽?
萬一要是代王世子進京的時候,老代王有個三長兩短,這不得都記到他這個陛下的賬上?
於是他不但不能苛責,還得下旨撫慰一番。
可老皇帝是什麼人?
他能受這個暗氣?
於是代地代城軍的軍餉,就被戶部以救災為由緩發了。
明眼人都知道,這才是皇帝對代城軍下的狠手。
什麼來不來朝賀,什麼卡著不讓世子襲爵……這都不過是小菜而已。
只要一年不給代城軍軍餉,那代城軍的軍力就得下降一半。
若是兩年……那不得引起譁變?
到時候,就以謀逆為由,將那些老代王的班底全都殺的殺,換的換。
全都換成皇帝自己的心腹。
然而就在皇帝剛過完萬壽節,緊急軍情就來了。
還一來就是兩處。
一處是東邊靠海的青港,被一個什麼黑龍島主的,領著幾千聚集起來的海匪,趁夜攻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而第二處,正是被斷了軍餉的代城軍。
大約是皇上的小心思被北蠻人窺得,又聽說了糧餉被斷,於是徵集了八萬大軍,南下扣關來了。
實際上,這兩處變亂,都剛好發生在萬壽節前後兩日。
但就算是再膽大包天的臣子,也不敢在這節骨眼上呈上奏摺,觸老皇帝的黴頭。
這兩處軍情,說嚴重也嚴重,說是疥癬之禍也恰當。
說嚴重,是因為這般規模的戰亂,是大晉朝建國以來的首次。
兩位先帝在時,那北蠻頂多是小股匪軍滋擾邊境村落,搶些財物就跑而已。
可如今竟然敢集結大軍,圍困雄關了!
這不是瞧不上當今皇帝,瞧不上大晉朝又是什麼?
至於那什麼黑龍島主,不過佔了個外洋上小島,手下有個幾千人,竟然敢蹬鼻子上臉,攻佔大晉朝的城池!
若不是那青港不過是大晉朝裡不起眼的小城,沒有多少城防,又怎麼會被幾千盜匪佔下?
可這也是大晉朝裡頭一回呀!
何時這種不入流的海盜也敢來撩撥大晉的虎鬚了?
更何況還是在萬壽節這會兒?
老皇帝龍顏震怒,抽調兩萬大軍前往青港剿匪。
又任命這位位將軍長駐青港,訓練水師。
可對於代城方面的戰事,老皇帝的處理,就很是讓人琢磨不透了。
之前被扣下的軍餉,倒是陸陸續續發出了一部分。
兩個月後,那佔了青港的海盜聽說了大軍來到,就棄城而逃了,只留下了個被燒殺搶劫一空的青港。
那大軍竟是連個海盜的毛都沒摸著!
於是就有傳聞說,青港離燕城八十里,原本那些海盜是盯上了燕城的。
只是燕城城防甚嚴,因此這才棄了燕城,轉而盯上了比燕城小許多的青港。
又有傳聞說,海盜們之所以敢上岸,就是因為原本的海龍王海家,滿門被抄斬,原先歸屬於海家的幾十條商船隊,散的散,分的分,不但燕城都不如從前繁華,就是這些外洋商隊,實力也大大不如從前了。
至於代城軍那邊,三個月內,已經發生了上百次大小戰役。
敵我傷亡俱是慘烈。
求援的摺子一封接一封地送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