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急救人員的現場救治,患者恢復了脈搏和呼吸。一邊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另外兩人把擔架分開,兩半各自從患者的左右側放在患者的身下,以保證最小幅度的搬動。幾名急救人員呈“品”字型分佈準備抬起來。賀斌見狀急忙補上四人抬起擔架向急診科走去。賀斌握著合金質感的擔架,感覺著一絲絲涼意。用力抬起,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沉,握著微微有些發涼的擔架賀斌感覺握住的不是擔架,而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一種信任。
太陽和月亮不知勞累的交替著爬上來、走下去,賀斌從心內科轉到神經內科、又轉到內分泌科,不知疲憊地追趕著太陽和月亮的腳步。一樣早出晚歸,在各個科室、病房中間穿梭著。一晃大半年的時間在賀斌匆匆的腳步中過去了。醫院外面的世界好像遺忘了他,他也忽略了周圍的人和事兒。每天一大早就到醫生辦公室,把帶教老師需要的化驗、檢查結果整齊地貼在病歷中,晚飯後到辦公室整理帶教老師負責的病歷。把自己感覺有用的內容謄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兩本筆記記錄著他學習到的知識,也記錄著他刻苦努力的付出。
半年後開始在外科轉科實習。這更讓賀斌興奮,他覺得拿起手術刀站在手術檯前的醫生和手握鋼槍站在哨位上的解放軍有著同樣的使命感。早早的透過有外科實習經歷的舍友拿到了手術縫合線,在別人討論CS、討論紅警的時候,賀斌卻把縫合線拴在自己的床頭練習外科基礎打結,這可是外科手術的基礎。豈不知用手術電刀止血已經基本代替了手工打結。但是賀斌沒有因此而氣餒,他相信父親說過的一句話:藝多不壓身。因此,還是覺得手術打結速度的快與慢直接關係到手術時間的長短,也成為考核一位外科醫生優秀與否的基本科目。雖然在學校考核時賀斌的成績很好,但為了給帶教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賀斌還是認真的練了起來。
賀斌從小有一個外科醫生夢,總夢想著有一天自己站在手術檯前,用自己優秀的技術為病人解除疾病的困擾,賀斌好像看到了術後出院的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把一面面錦旗雙手捧到自己的面前,激動的說:“賀大夫,謝謝您!”場景。
週一早上,陽光明媚,賀斌穿著洗的一塵不染的白大褂,懷揣著偉大的夢想,手裡攥著醫訓科開具的轉科證明早早地來到骨科住院部,恭敬的遞到了會議桌中間位置的中年長者。他知道那便是骨科主任郝振鐸。郝主任瞅了一眼醫訓科的證明信隨手丟在面前的會議桌上毫不在意的問:“這是實習的第幾個科室?”
“第七個了”賀斌的眼中劃過一絲得意。
“在外科實習過嗎?”郝主任的眼神枯井一般的隨意看著桌上的一處。
“沒有,這是第一個!”賀斌依然回答的很爽快。
主任“哦”了一聲;對著辦公室裡有說有笑的一群白大褂問:“新轉過來的實習生,誰的實習生少!帶一下?”
眾位醫生互相看了看又繼續著之前正在聊天的內容。
見沒人答應,主任對著坐在附近的一個三十來歲的醫生說:“小郭,給你帶一下吧!”說著把桌子上的轉科證明推了過去。
轉科證明在空中優美地翻轉了一圈兒,落在了小郭醫生的面前。郭醫生隨手把轉科證明壓在自己的手掌下,斜了賀斌一眼說:“我現在有兩個進修生,還有兩個實習生!”像守門員似的想把轉科證明推出去。
“一個是帶,兩個也是教,還能累著你嗎?”郝主任流露出一絲笑容說。
郭醫生名叫郭傑,是骨科主任郝振鐸的親傳弟子。個頭不高,滿臉絡腮鬍。又瞄了賀斌一眼問:“哪個學校的?”。
“綠都青林衛校的”賀斌轉臉對著郭醫生回答說。
聽到青林衛校,郭醫生眼皮都沒有抬一下,輕輕的“噢”了一聲又問:“那是所中專吧,還是所私立衛校?”。
“是的!”賀斌的頭稍稍的低了一些,一抹紅暈也不自覺的爬上了臉頰,口氣也低了一些。
可能是感到了賀斌語氣的變化,郝主任輕笑了一下說:“不管大專、中專,哪怕是本科,在學校學的都是基礎,外科手術是手藝活兒,都是練出來的!基礎不好沒關係,好好學就行!”。
聽到郝主任這樣說,郭傑看了郝主任一眼,又抬起眼皮看了賀斌一眼,接過話說:“是呀,不怕基礎差,就怕不用心。實習生在工作上要多聽、多看,少說話;不明白的可以問,但是要分場合!不要當著患者或家屬的面問這問那的!切記不要順便和患者和家屬解釋任何有關病情的問題!”最後強調問:“記住了嗎?”
賀斌連忙點頭稱是。滿意的郭醫生這才看向坐在他後面的一箇中年介紹道:“這是鄭醫生,全名鄭廣軍,是蘭嶺縣過來進修的,快四十的人了,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執業醫師剛剛考過。以後有事兒你直接找他!”
賀斌看向坐在後排的鄭廣軍,禮貌的問好:“鄭老師好!”
鄭醫生看向賀斌笑了一下算是回答,然後一臉自信的解釋:“我們衛生院就四個有執業醫師證的,我們院長也是執業醫師!只是比我早兩年考過的,不然那院長說不定就是我的了”。
“人家執業醫師都是院長了,你現在不也是執業醫師了?你咋不也弄個院長乾乾?”郭醫生打趣地說。鄭廣軍衝著郭傑“嘿嘿”的笑了兩聲,卻沒有接郭傑的話。轉頭看著賀斌說:“等下先帶你熟悉一下科裡的情況,你認識一下現在咱負責的患者,有機會了帶你上手術。”
醫生在等級上劃分為:初、中、高階職稱;初級職稱就是執業醫師,中級職稱為主治醫師,高階職稱又分副高和正高,分別對應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還有一個最初級的階段叫助理醫師,實際就是幫助醫師幹活的助理,沒有單獨開處方的權利。
賀斌知道鄭廣軍就是郭醫生說的進修生,在其他科室實習時也有這情況,下級醫院到上級醫院進修是很常見的事兒。賀斌看到這個眼珠咕嚕亂轉的鄭廣軍急忙答應說:“好的、好的,鄭老師,以後請鄭老師多多關照!”
兩個“鄭老師”讓鄭廣軍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態,不由得說了起來:“一是第一次轉外科,外科實習和內科不同,內科學習主要在主任和帶教老師查房的過程中;外科主要學習場所是在手術檯上,但是手術檯就那麼大,也就站四五個人,還要給器械護士留出位置。多了也站不下,只要有機會我就帶你上,平時給病人換換藥,也是一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