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羅二字,取自碧羅江。”

“碧羅江於何處,我卻不清楚。”

“世間千百種技藝,若是嚴格算起來,武學也是技藝一種。殊途同歸,不論修習何種技藝,能成為佼佼者,成為萬人敬仰的‘大家’者,必然超脫了技藝本身。”

“融入自己對世事萬物的見解、感悟……”

“所謂武學,其實也是武道大家,對世間萬物的理解、感悟,只是以武學為載體,將其表達出來?”

李仙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思維任意發散。揣摩著那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武人。

碧羅掌的掌力陰狠,李仙早就親眼所見。但當他獲得掌法,並且通讀一遍後,卻覺得有些出入。

掌力未必陰寒。

反而有滔滔江水之浩蕩,層層迭迭,浪打不休。估計是夫人觀江良久,見那江水日日如斯,永無盡頭,才忽有感悟,創下此掌法。

當然,這只是李仙的猜想。

武學與書經一樣,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

一種武學,不同人修習,就有不同的表現。

“碧羅掌還需配有藥浴修習,才是最佳。”

“我暫時沒那條件,便自己琢磨著練吧。”

這碧羅掌初期修習,也頗有意思。需要取來絲繩,必須是蠶絲繩,細如髮絲,纏繞在各指節上,末端吊著小風鈴。

嘗試將掌力,透過細繩傳導至小風鈴中。待風鈴陸續響動,譜成一章樂曲時,便意味著,初期的修習完成了。

能做到這點,便算做到了炁運如意,算是入門了。

不能做到這種程度,就永遠無法修習碧羅掌。因為碧羅掌本質上,就是一掌打出的同時,掌心、指節各透出不同的掌勁。

這些掌勁混合、糾纏,纏繞為繩結,就好似上了把鎖。

在人身上留下無法消解的痕跡。

這門武學,前期確實陰狠,但越到後期,便越來越奔騰浩蕩。

如同源頭之水,從不起眼的涓涓細流,慢慢匯聚為翻滾大江一般。

“習武…結合當時的心境,似乎更難幫助理解武學。”

李仙自今日起,開始醉心“碧羅掌”。

巡邏之餘,就是習武,再沒其他的事。

轉眼兩日後。

[碧羅掌]

[熟練度:11/800入門]

[描述:涓涓細流,可成江河。你刻苦修習,掌法已窺門徑。]

“入乘掌法就是不同,單單是入門而已,就需要八百點熟練度。”

“開始肝罷!”

李仙嘀咕一聲,再不多想。

到了這一階段,修習方式改變了。

分為兩種練法,其一,練掌招,即對敵時的套招;其二,練掌勁,這門掌法掌勁,乃是重中之重。

李仙按部就班,齊頭並進。

[熟練度+1]

[熟練度+1]

默默積攢。

一日之中,碧羅掌熟練度增加[152],進展明顯。當然,清風腿也沒落下,熟練度增長[174]。

[清風腿]

[熟練度:719/1500小成]

進步的感覺,讓他充滿了動力。

“積攢實力,積攢實力!”

清朗的月光下。

李仙渾身是汗,打了桶冰冷的井水。迎面一潑,刺骨冷意,帶走了汗水,也帶走了疲憊。

休息片刻,繼續練掌,拼命練掌。

那碧羅掌也不愧是入乘武學,積攢內炁的速度,遠遠快過四方拳之流。

且更為精純,凝炁為絲時,更難以中斷。

這一切的進步,都是清晰可見的。

這種苦修不綴的日子,雖然充實,但也不必過多贅述。

晃眼便是三日後。

“李爺,您肯幫咱指教,著實幫了大忙了。”

夜間。

莊外的大空地上,月朗星稀,地上生著篝火,八九名護院,不斷恭維著李仙。

“算不上幫忙,拿你們錢財,幫你們做事而已。”

李仙說道。

李仙的行事作風,早已在護院中傳開。

出了名的乾脆利落,絕不拖沓,不使絆子。

這時,護院比試又將近了,護院內部,要為比試籌備,許多丙等護院,都指望著再升一升。

再不濟,也能保住丙等,不至於被踢回丁等。

於是就有了“開小灶”的傳統。

既七八名關係不錯的丙等護院,一起籌夠三兩銀子。找一名乙等護院指教武學,知曉自身弱點,再加以改進。

但白日裡,大傢伙都忙。所以小灶一般開在夜裡,前後有一個時辰。

提前報備,不算違反莊規。這也算是潛規則一種。

“李爺,這是籌錢,還望您金口玉言,多開上一開。”丙等護院郝小火,雙手獻上一布袋。

“能指教的,我都會指教。”李仙將錢一收。

又是三兩銀子進賬。

該說不說,越朝高走,來錢的路子越多。有時候,不是自己去賺錢,而是錢自個找來。

“你們誰先來。”

“一個時辰內,我都會指教。”

李仙爽快說道。

“我先來!”

一名高壯的丙等護院,一步跨出,拱手道:“李大爺,我修習的是橫練武學大力功,以及‘羅樁腿’,請你示下。”

不由分說,便已經襲來,他體格壯碩,叫眾人不住心想:“要是李大爺,敗下陣來,那可就玩笑大了。”

見那護院出腿迅猛,確實唬人。但李仙側身一躲,腳尖輕輕踢向其下肋。

那壯漢全身力氣,好似頃刻間被抽乾,一招而已,便敗下陣來。

“我這招是清風腿的‘點送清風’,是以腳打穴的功夫。”

李仙既然收錢,就會負責。

“你大力功增加氣力,羅樁腿下盤穩固,但奈何兇猛有餘,不夠穩妥。”

“對戰弱者,你氣勢確實能將其哄住,快速取勝。但若對戰同檔次的武者,你一開局就漏了破綻。”

那壯漢聽得冷汗直流。

李仙卻不由輕嘆。許多護院的武學造詣,其實不差,但就是發揮不出武學的威力。

也不知為何。

“你先去好好反思,下一位罷。”李仙看向眾人。

經過剛才那幕,眾人都已清楚,這李大爺確實有真東西。都急不可耐嘗試。

第二位護院,精通“虎豹手”、“清風腿”。虎豹手是很險的武學,若是用好,即便弱人一籌,也十足難纏。

配合清風腿,可以說是十分靈活的武學搭配。

但那護院施展時,卻很糟糕,手腳並用,自以為攻勢連綿,實則臃腫贅餘。

好比清風腿中,有一招“微風戲柳”,是打向人側腰的。虎豹手中一招“虎豹雙形”,也是打向人側腰的。

他同時施展,手腳均打向一處。

不但露了破綻,還引人發笑。

李仙一腳踢在他屁股上,說道:“急於求成,你當務之急,是分清手腳。手是手,腳是腳。”

這些破綻,在李仙眼中是很明顯的。

但這些護院就是無法發現,無法改正。

如此這般。

李仙僅僅憑藉“清風腿”,這些丙等護院,就已經難撐過兩招。

提點起來綽綽有餘。

全教育一遍後,李仙休息片刻,打算再來一輪,看看他們有無進步。

忽聽一聲異響。李仙停下了動作,凝重望向遠處。

只見山道上,傳來馬蹄踏雪的聲音。

一名女子,乘著月光,披著狐襖,騎馬而來。

“喂,你們是莊子裡的人嗎?”那女子問道。

李仙心神一頓,腦海中頃刻閃過:

“這是江湖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