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高風亮節
仙子,求求你別喜歡我了! 牢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陸平直言說出了自己的來意,雖然之前心有所感,但柳和還是不由得怔了一下。
反應過來後,他不由得一陣狂喜。
“侯爺此言當真?”
陸平聳了聳肩:“本侯向來言出必行,說一不二,也沒有閒情逸致專門過來與柳大人你說笑。”
啪嗒!
得到肯定答覆,柳和直接站起身,而後走到陸平面前,朝他重重躬身,行了個大禮,神色激動無比地顫聲道:
“下官代淳平縣一千五百二十一戶百姓,感謝侯爺大恩大德!”
雖然陸平說的是為了食邑百姓,但忠義侯的食邑畢竟是淳平縣人,要想讓食邑過得好,真正成為侯府的根基所在,以後世世代代給忠義侯府交稅,那肯定離不開淳平縣。
這些食邑跟忠義侯府捆綁的同時,也跟淳平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淳平縣變好,他的食邑百姓才能跟著變好,食邑百姓有了生機,侯府才能世代受益。
就算陸平只關照食邑百姓,但他們終究是淳平縣人,普通淳平縣百姓也能跟著沾光。
所以,陸平只要肯給淳平縣砸真金白銀,那就是淳平縣百姓的再生父母,作為真正把淳平縣放在心上的父母官,柳和怎麼可能不感激涕零?
甚至要不是軒炎官員只能跪聖、天、地、君、親、師,他甚至恨不得給陸平當場磕一個。
陸平側過身,沒有接這一禮。
“柳大人不必如此,此舉出自本侯私心,並無大義,當不得大人如此大禮。”
雖然他自認不是什麼好人,但卻向來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這麼做是為了敗家,為了飛昇大計,並不是為了這裡的百姓。
因此,他的品格並不高尚。
而反觀柳和,卻是一個願意為淳平縣百姓付出一切,身為文官,卻在從他這個勳貴的身上看到希望後毫不猶豫地放下身段,以最高禮節致謝的好官。
他一個品德一般的人,哪有臉接受一個品行高尚的好官的大禮。
聽到陸平這麼說,看到他錯開身位,柳和不由心生敬意,感覺侯爺當真是與眾不同。
“侯爺所言,請恕下官不敢苟同。”
柳和站起身後,對陸平搖了搖頭。
“正所謂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在淳平縣絕望之際唯有侯爺主動伸出援手,此舉不管有沒有私心,淳平縣的數千百姓和朝廷因此受益都是事實。”
“淳平縣百姓因為侯爺有了活路,下官這個做父母官的,豈能不有所表示?”
然而陸平還是擺了擺手,讓他別行禮,自己是真的擔不起。
只不過他越是如此,柳和對陸平的品格和為人就越是欣賞和敬佩。
瞧瞧,什麼叫高風亮節?什麼叫君子坦蕩蕩?
這就是!
自覺有私心,德行有虧,就拒不接受別人的誇讚,但人生在世,為功名利祿所困,誰能沒有私心?朝堂袞袞諸公,哪個不為名?哪個不為利?
這要是換做別人,早就心安理得地坦然受之了吧?
但陸平就是覺得受之有愧,如此高潔的品性,當真難得。
陸平見推脫不開,只好嘆了口氣,:“柳大人,時候不早了,本侯今天還得回侯府呢,你還是趕緊跟我說說淳平縣的情況吧。”
聞言,柳和頓時收斂心神,面色一正。
“不知侯爺想了解哪些方面?”
陸平毫不猶豫地道:“柳大人直接說如何恢復淳平縣民生就行,不管怎麼樣,這都是重中之重,也是本侯和柳大人共同的目的。”
“恢復民生需要解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花費幾何,先從哪個方面入手,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是什麼,淳平縣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何處等等。”
說到這裡,陸平對柳和輕笑了一下。
“柳大人深耕淳平縣多年,對這些應該瞭如指掌,想來該如何解決淳平縣的困境,柳大人應該有不少心得,本侯只負責出錢,具體事務還是以柳大人為主。”
聽到他這一針見血、直指重點的話語,柳和不由得眼前一亮,心中對陸平的欣賞和敬佩又高了一層。
“不瞞侯爺,下官在淳平縣為官多年,並非只是坐堂,而是經常走訪各地。”
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按捺住心中的激盪之意,而後一臉自信地道:
“說句不謙虛的話,經過多年走訪勘察,下官不僅對淳平縣的諸多難題可謂是一清二楚,經過不間斷的實地考察後,還冥思苦想,思索出了許多解決的辦法。”
說著,他轉過身,從桌案上拿出一本不知道翻改了多少遍的線裝書。
“此乃《治淳平策》,下官把這些年的治政心得和如何治理淳平縣的方法、策略和思路都寫在這上面,並且多次呈交紫極城,只可惜......”
說到這裡,他突然面色一黯。
不用聽他說完,陸平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治理淳平縣並非不可能,但還是那句話:靡費甚巨,收效不明
朝廷這些年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國庫已經這兩年還出現了虧空,銀子如此吃緊,怎麼可能會冒著巨大風險撥銀子給一個很可能打水漂的地方。
而且治理好淳平縣也沒多大好處,畢竟這裡百姓都不足一萬人了,純粹的下下下等縣,不然當初也不會在這裡給忠義侯封食邑。
柳和的奏疏,要麼一直在內閣卡著,要麼就被打回來了,根本不可能過得了內閣的票擬,更不用說皇帝的硃批了。
陸平思索著,接過柳和遞過來的線裝書,開啟翻看起來。
注意力很快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了過去。
這本書裡面詳細地羅列出淳平縣的各種問題和解決辦法,比如如何把黑水集中引流,黑石轉移,佈置聚水陣吸引水靈氣恢復土地等等。
各項方案還列出了花費。
見陸平聚精會神地翻看,柳和也不打擾。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很快,半個時辰便悄然流逝。
而陸平才翻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便回過神來,而後合上線裝書,對柳和說道:“柳大人,這書借我回去研究一下,可以嗎?”
對此,柳和自然是欣然同意。
“侯爺,時間還早,下官帶你逛一下縣城、看一下這裡的大致情況吧,有些事情路上說比較好,不然不夠直觀。”
陸平笑了笑。
“好。”
..........................
聖京,紫極城,紫宸殿。
“說說吧。”
蕭婧高坐於龍椅上,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底下幾個身著麒麟服的武官,冷聲道:
“這都幾天了?怎麼還沒有那些從雍涼行省潛入京畿的赤翎逆賊的訊息?啊?!”
面對女帝的責問,幾個武官同時跪倒在地,噤若寒蟬。
“陛下息怒。”
“非是我等懈怠,實在是賊人狡猾,我等找不到任何線索...”
“陛下,我等已排查了十七個靈氣充裕之地,還是沒有找到賊人蹤跡。”
“.....”
蕭婧面色越來越冷:“夠了!”
眾人當即閉嘴。
“朕只想看結果,不想聽你們的破藉口。”
蕭婧的聲音如同刺骨的寒風,讓眾人忍不住顫抖起來。
“再給你們五天時間,要是再找不到一點賊人的線索.....哼!休怪朕不留情面!”
聞言,一眾武官頓時面色一變。
“陛下,五天實在是......”
蕭婧眯起眼睛,看向說話的中年人。
“覺得做不到的,現在就可以掛印回家了。”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一句話不敢說,只得苦著臉,硬著頭皮應下了這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