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透過開啟的推拉門,灑入教室,暖意洋洋,微風輕拂,院中花團緊簇,爭相開放,樹影斑駁,鳥雀呼晴,天地間一片悠然祥和。

下午,女學生們由古箏名師周怡太傅教授古箏課。

周太傅是國子監裡為數不多的女太傅之一,她愛文墨喜音律,尤其是一把古箏彈得驚才絕絕,如仙境樂聲,周太傅出身簪纓世家,品德高尚,處事嚴謹,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備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女學生們端坐在書案後,各個容貌清秀,雅正端莊,每人面前都擺有一架上好古箏。

周太傅白衣出塵,目光清冷,面向眾人提問道:“今日誰能夠完整的彈奏一曲《高山流水》?”

教室裡靜悄悄,沒有人回答,多數女學生們都面露為難,甚至有人還悄悄低下頭躲開周太傅探尋的目光。

“這首曲子,大家都已學過數次課程,難道沒有人想試一試嗎?也好讓我來指正。”周太傅微微蹙眉問道。

這時,端坐在宋悅欣身旁的一個容顏嬌俏的女孩悄悄扭頭問道:“宋姐姐,快舉手試試呀!”

宋悅欣表情嬌羞道:“惠茜妹妹誇讚了,我只是略熟指法。”

宋悅欣這句話真是巧妙,既沒有否定說不會彈奏《高山流水》,還說明了已會熟練彈奏,但態度謙卑,更讓人心存好感,宋悅欣屢屢成功設計由她人推薦後,再難以推脫地展示才藝,還會落得一個才藝出眾,卻不愛出風頭的好名聲。

宋悅欣這一計頻頻在王惠茜這裡屢屢得手,這個王惠茜雖是正三品大理寺卿王汝安嫡女,身份地位都不錯,卻少見的心思單純。

果然,王惠茜正欲向周太傅推薦宋悅欣時,卻聽到從最後一排傳來一柔弱的女聲“周太傅,婉婉我,我想,試一試,請周太傅允許。”

眾人都順著聲音十分好奇地回頭望去,只見最後一排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學生,神情頗為緊張,小心翼翼地舉著手,這位女學生正是正六品大理寺左寺張遠修的嫡女張婉婉。

女學生們見到張婉婉舉手,都心存疑惑,因為從不見張婉婉表現出過人的音律天賦,在班中為人處事也十分低調。

“婉婉你別胡鬧!”與張婉婉相隔兩排的柳月娥也是驚訝萬分,一副好心的樣子規勸道:“你學習時間尚短,還是先認真學習吧。”

柳月娥的‘好心’發聲,讓場面一時間十分尷尬。

如果張婉婉不再堅持,就會給大家落下琴技不佳,又妄想出風頭,最終心虛作罷的印象。

張婉婉似有遲疑,但手最終還是沒有放下,她目光堅定地說道:“請柳姐姐相信婉婉。周太傅,婉婉願意獻拙,請太傅點評指正。”

柳月娥一直習慣掌控張婉婉,此時見她違逆自己的話,還自信滿滿想要試一試,讓柳月娥有些難以置信。

在柳月娥還欲爭辯時,周太傅一揮袖,示意課堂裡安靜,然後說道:“那好,請張婉婉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婉婉你不必緊張。”

張婉婉點頭。

柳月娥則輕哼一聲,鄙視地扭頭背對著張婉婉,而其他女學生紛紛好奇地看著張婉婉。

張婉婉深呼吸,放緩心情後,神情虔誠專注,纖細的手指輕輕撫上琴絃,優美動聽的音符從指間中流淌出來。

這《高山流水》,傳說是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所以,僅僅看《高山流水》的琴譜來說,指法演奏的難度並不大,難度在於演奏之人的意境境界,首先需要領略過山峰高聳入雲的威嚴之勢,瀑布飛流之下的氣勢磅礴景象,聞過山澗之中的青草清香和芬芳的花香,以及靜心聆聽過山野裡鳥兒的鳴叫,還要將此情此景深深烙印在腦海裡,演奏時要回憶起每一幅優美又震撼的自然風光,將感情代入到演奏中去,讓聆聽的人也能聯想到高聳的山峰、飛流直下的瀑布、鳥語花香,心情在樂聲中陶醉放鬆,這才是最難的。

張婉婉的父親曾是山城的外放官員,張婉婉自幼便喜歡跟隨父親一起近郊出遊,見識了不少如畫的風景,所以,即便張婉婉在彈奏的指法上還欠缺練習,但勝在有意境,引人入勝。

當最後一個音符從婉婉指尖中婉轉流出,餘音繞樑,眾人皆醉。

許久才有零零散散的掌聲,然後是眾人反應過來後的熱烈掌聲。

張婉婉臉頰微微泛紅,睜著大眼睛欣喜萬分地看著大家真摯的笑容,當眼神掃過柳月娥,見她眼神似有怒意,就像叫板一樣,唯獨她一個人不鼓掌。

張婉婉心裡先是一片淒涼,而後又想起甄明珠對自己的點撥之語,張婉婉心中反而瞬間倍感輕鬆,然後看向遠處的甄明珠鼓勵的目光,舒心一笑。

周太傅則滿眼都是驚豔,更難得的是露出笑容,她柔聲誇讚道:“婉婉真是一鳴驚人,更難得的是樂感很有天賦,演奏中又帶有意境,十分引人入勝,小小年紀實屬不易,婉婉繼續努力,他日必能以琴技名動天下!”

周太傅對張婉婉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多謝太傅誇獎!”張婉婉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向周太傅深深行禮。

周太傅滿意地點點頭,示意張婉婉落座,然後周太傅又看向眾人說道:“還有哪位學生想要嘗試?不必拘謹。”